<p class="ql-block">從麻姑山下來后,我們乘車來到了撫州市,</p><p class="ql-block">撫州市,位于江西省東部,地處撫河中游,東鄰福建省、靠近閩南“金三角”經濟區(qū),南鄰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寧都縣,西連吉安市永豐縣、新干縣和宜春市豐城縣,北接鷹潭市余江縣、余干縣和南昌市進賢縣。</p> <p class="ql-block">撫州市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設郡建州迄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曾涌現(xiàn)了大批名儒巨公,如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散文家曾鞏,詞壇巨擘晏殊、晏幾道,人稱“百世大儒”的哲學家、思想家陸九淵,明代戲劇家、思想家、文學家湯顯祖等,形成了以南城麻姑山為依托的麻姑文化、“臨川四夢”為支柱的戲曲文化、曹山寺為平臺的禪宗文化等,素有“才子之鄉(xiāng)、文化之邦”的美譽。同時,市內還有樂安流坑古村、撫州玉隆萬壽宮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南豐跳儺[nuó]、樂安儺舞、宜黃禾杠舞、黎川舞白獅、宜黃戲、廣昌孟戲、撫州采茶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7個。</p> <p class="ql-block">文昌里歷史文化街區(qū)位于撫州市中心城區(qū)東北部,與主城區(qū)僅一河之隔,保留了大量贛派建筑。文昌里歷史文化街區(qū)是撫州市文化旅游的龍頭項目,是“東方戲圣”湯顯祖的故鄉(xiāng)。湯翁留下的戲劇《臨川四夢》。今年一共謀劃了中洲堤路建設、橫街修繕(含三角巷、竹椅街)、玉隆萬壽宮東西廣場及周邊環(huán)境提升工程等14個項目建設。</p> <p class="ql-block">文昌里的稱謂源自唐代中期,撫州官府在城東撫河段修筑攔河蓄水堤壩。堤壩建成后,根據古星相學說:"文昌在斗而北,謂主撫州。"堤壩上值文昌星,預兆撫州文化昌隆,故命名為"文昌堰",又稱"千金陂"。北宋沿襲唐代鄉(xiāng)里制度,撫河以東屬港東廂,因其地有文昌堰,故將文昌堰附近區(qū)域命名為"文昌里",迄今已歷千年。其后與"文昌"相關的地名,如文昌橋、文昌門、文昌堂、文昌樓、文昌閣、文昌軒等一批代表臨川文化特色的贛派建筑相繼應運而生。</p> <p class="ql-block">文昌里歷史文化街區(qū)位于撫州市臨川區(qū),是臨川老城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區(qū),承載著撫州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是撫州的“歷史檔案館”和“老城博物館”,同時也是江西省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qū)。</p> <p class="ql-block">文昌里街區(qū)共分三個片區(qū):南部片區(qū),圍繞玉隆萬壽宮、湯顯祖家族墓園、中國戲曲博物館,全力打造大明朝“勾欄瓦舍”的盛世縮影,還原湯顯祖歸鄉(xiāng)后大明市井場景,成為國內古風文化愛好者的網紅打卡地;中部片區(qū),依托保存較好的歷史街巷,還原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明清老街;北部片區(qū),以三翁戲曲小鎮(zhèn)為核心要素,以臨川四夢之《牡丹亭》為藍本,結合水景和周邊歷史建筑,打造大型實景演出“尋夢牡丹亭”,著力建設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戲曲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湯顯祖(1550年-1616年),字義仍,號若士,又號海若、清運道人。明代杰出的劇作家、文學家,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地位,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p> <p class="ql-block">湯顯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戲曲創(chuàng)作為最。其戲劇作品《還魂記》《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合稱“臨川四夢”,其中《還魂記》(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這些劇作不但為中國人民所喜愛,而且已傳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其專著《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也是中國戲曲史上論述戲劇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獻,對導演學起了拓荒開路的作用。他還是一位杰出的詩人。詩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紅泉逸草》一卷、《問棘郵草》二卷。其中,《玉茗堂全集》包含了各類文體,有許多出類拔萃的賦、序、碑、記、制藝等精彩作品。</p> <p class="ql-block">撫州文昌里《尋夢牡丹亭》明朝萬歷年間,21位詩人、作家湯顯祖在福州農村留下傳奇故事《還魂記》,又稱《南柯記》、《邯鄲記》,并稱為“臨川四夢”。</p><p class="ql-block">1??杜麗娘還魂</p><p class="ql-block">劉夢梅與雨浸梅花庵,杜麗娘還魂,王子乘船而去。</p><p class="ql-block">2??驚覺相思</p><p class="ql-block">杜麗娘與柳夢梅之間跨越生死的愛情故事,展現(xiàn)得如夢如幻。</p><p class="ql-block">3??人世間千嬌百媚</p><p class="ql-block">“人世間千嬌百媚,是我情之所鐘”,這就是托比鳥,生死相伴,成全的你。</p> <p class="ql-block">《尋夢牡丹亭》再現(xiàn)了湯顯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情境。演出篇幅為《游園驚夢》《魂游尋夢》《三生圓夢》三折,演繹了杜麗娘與柳夢梅生死夢幻愛情故事。演出還原了《牡丹亭》中的亭臺樓閣如夢似幻的景致,結合全息數(shù)字影像技術,巨型圓環(huán)裝置投影等聲光電技術。</p> <p class="ql-block">《尋夢牡丹亭》實景演出分為《游園驚夢》《魂游尋夢》《三生圓夢》三場,演出現(xiàn)場也據此分為三個區(qū)域,一區(qū)代表古典、二區(qū)代表當下、三區(qū)代表未來,觀眾以“行進式”方式動態(tài)觀演。三部分內容講述身心俱受壓抑的太守之女杜麗娘游園中入夢與風雅文士相遇,夢醒后的杜麗娘惆悵難安,“情不知所起” 而相思成疾,病體難愈終至香消玉殞。一場如幻如夢的相會,由此帶來剪不斷的緣分。三年后,杜麗娘夢中之人柳夢梅偶得佳人自繪畫像,麗娘也以游魂之身再入人世,尋找夢中姻緣?!叭斯怼毕嘤?,如膠似漆感天動地,最終杜麗娘復活與柳夢梅演繹“人間真情”。一場如詩的夢境, 造就一個偉大的傳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愿君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江西撫州是世界級戲曲大師湯顯祖的故鄉(xiāng),其筆下“臨川四夢”之一的《牡丹亭》則是世界戲劇長廊中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尋夢牡丹亭》 實景演出在劇本上并沒有做太大的改動,而是對音樂、臺詞等細節(jié)下足了功夫,一些晦澀難懂的唱詞被改編成了通俗易懂的戲曲韻白,歌舞表演以舞助歌、以歌舒舞、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讓古老的故事情節(jié)改編得易于被現(xiàn)代人接受,從而令演出大放異彩。演出也結合了電影語言及中國古典戲曲思維,用沉浸式的表演方式,展現(xiàn)湯翁這部跨越生死的浪漫主義精神杰作。</p> <p class="ql-block">走在尋夢牡丹亭景區(qū),你能切實感受到撫州為深入挖掘《牡丹亭》文化內涵所做的努力。景區(qū)從傳統(tǒng)的夜間演出束縛中掙脫出來,創(chuàng)新“白+黑”旅游模式,通過戲劇的周邊延展,打造白天可以觀看體驗的互動演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