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月19日,郵輪到達我們行程的最后一站——智利首都圣地亞哥。我和同伴原先生都來過圣地亞哥,因此這次怎么安排旅游,我都聽原先生的。原先生選中了郵輪最貴的行程,即參觀附近的酒莊,看一個馬術表演以及吃一頓午餐,經過市區(qū),然后把我們送往機場,每個人210美元,價錢真不便宜。</p> <p>圖1、卡薩瓦萊維納馬爾酒莊</p><p>我們乘坐郵輪安排的大巴,首先來到距離圣地亞哥 45 分鐘車程的卡薩布蘭卡谷。名字雖然和電影《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相同,卻并無關系。電影《卡薩布蘭卡》是1942年的美國經典電影之一,榮獲1944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獎,電影的地點是摩洛哥西部的城市卡薩布蘭卡。 </p> <p>圖2、酒莊墻壁上有酒莊的名字</p><p>12月正是智利的夏天,陽光雖然很強烈,卡薩布蘭卡山谷里卻很涼爽。我們參觀的是卡薩瓦萊維納馬爾(Casa Valle Vi?amar)葡萄園及酒莊。這是一座屬于Vi?amar的摩洛哥風格的漂亮白色建筑,該公司與 Leyda 和 San Pedro 等其他公司一起隸屬于 VSPT 集團。VSPT 集團是全球排名前 20 位的葡萄酒生產商。</p> <p>圖3、游客參觀卡薩瓦萊維納馬爾</p><p>卡薩瓦萊維納馬爾酒莊擁有 150 年的釀酒傳統(tǒng),除了生產著名的葡萄酒外,還贏得了夢寐以求的“偉大的葡萄酒之都 ”(Great Wine Capitals )全球最佳葡萄酒旅游獎,該獎旨在表彰世界上杰出的葡萄酒產區(qū)的葡萄酒旅游創(chuàng)新和卓越表現(xiàn)。 </p> <p>圖4、酒莊雇員在想游客介紹酒莊的歷史</p><p>幾乎所有在酒莊工作的人都來自卡薩布蘭卡或鄰近的小城鎮(zhèn)。負責旅游接待的20人團隊熱情地迎接游客,體驗經理卡羅來納州阿佐卡爾(Carolina Azócar)帶著游客來到酒莊的直升機停機坪介紹說,這是他們公司總經理的直升飛機停機坪,他在美國加州、阿根廷等地都有葡萄莊園。是他發(fā)現(xiàn)這里的緯度、氣候以及地質條件很像美國加州葡萄鄉(xiāng)納帕山谷。 </p> <p>圖5、酒莊一望無際的葡萄園</p><p>卡薩布蘭卡山谷涼爽的沿海氣候和特殊的土壤非常適合種植葡萄。該酒莊有98公頃葡萄園,主要種植霞多麗(Chardonnay)、黑比諾(Pinot Noir)和長相思( Sauvignon Blanc)三種葡萄, </p> <p>圖6、進入葡萄園參觀</p><p>霞多麗是一種極為流行的白葡萄品種,她的魅力在于其多變的風格和廣泛的適應性,在任何氣候條件下,她的質量都不錯。黑皮諾是用來釀造紅葡萄酒的釀酒葡萄的亞種,也可用于釀造香檳酒、氣泡酒等。長相思為白葡萄品種,最顯著的特征是其十足的酸度,其次是其易于辨認的濃郁香氣,多用于釀造酒體清淡或者適中且適合年輕時飲用的干白葡萄酒。 </p> <p>圖7、正在生長的葡萄</p><p>在智利,10月至4月是參觀葡萄園的時機,葡萄生長在郁郁蔥蔥的葡萄藤上??ㄋ_布蘭卡山谷成功的關鍵是它靠近海洋,確保了涼爽的夜晚和炎熱的白天。該地區(qū)咸咸的海洋空氣、涼爽的微風和濃重的晨霧,是生產霞多麗和長相思的理想氣候。</p> <p>圖8、酒莊的銷售商店</p><p>體驗經理卡羅來納州阿佐卡爾介紹,釀造優(yōu)質葡萄酒的葡萄,很多生長在很貧瘠的土壤里,甚至陡坡上,由于表層缺少水和養(yǎng)分,葡萄藤為了生存,會把根扎到深層土壤里,在吸收水的同時,也會吸收深層土壤里的礦物質,這樣結出的果實釀的酒,風味也會復雜。 </p> <p>圖9、酒窖</p><p>這片莊園出產的酒之所以出名,還因為有機健康的理念。帶領我們參觀的卡羅來納州阿佐卡爾介紹說:“所謂有機,不僅指在葡萄的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藥物,還指回歸幾百年前自給自足的農牧生活狀態(tài),用經過處理的羊群、馬匹的糞便施肥,百分百可循環(huán)生產。” </p> <p>圖10、酒窖</p><p>我們參觀的項目除了葡萄園,還有酒窖。在酒窖里我們聽取葡萄酒生產的過程:采摘的葡萄被送往釀造車間進行篩選、除梗、破皮及壓榨,榨成葡萄汁后被泵入大池子中,葡萄籽等會自然沉入池底,將這些沉淀與葡萄汁分離。對于紅葡萄,葡萄汁連同葡萄皮一起被送入發(fā)酵罐中進行冷浸和發(fā)酵,這是紅葡萄酒獲取色素的過程。不然,紅葡萄就釀造出白葡萄酒了。發(fā)酵的過程就是將葡萄中的糖轉化酒精的過程。當發(fā)酵結束后,葡萄醪(即發(fā)酵完成的葡萄汁)需要進行壓榨、過濾和澄清,然后裝桶在酒窖里進行數(shù)月不等的陳釀。</p> <p>圖11、品酒</p><p>我們品嘗了2種酒,一種是紅葡萄酒,一種是白葡萄酒。我因對酒精過敏,很少飲酒,也品嘗不出酒的好壞。但我依然學著原先生,晃晃酒杯,先聞聞酒的香味,然后小口細細品嘗酒的味道。我更喜歡紅葡萄酒的甜味。 </p> <p>圖12、酒莊大廳展示的酒</p><p>酒莊舉行的旅游活動,還包括品嘗調制的雞尾酒以及就餐。因為郵輪的旅行團人太多,因此這兩項都取消了,我們將選擇在Puro Caballo莊園午餐。Puro Caballo位于瓦爾帕萊索第五區(qū)的卡薩布蘭卡公社,原本是一個專門飼養(yǎng)智利馬匹的地方。</p> <p>圖13、游客在餐廳就餐</p><p>現(xiàn)在,他們利用自己的設施開設了一家可容納 250 多人的餐廳,供應典型的智利美食牛排,并佐以各種智利和國際的葡萄酒。就餐中,有歌手演唱歌曲,原先生會唱許多歌曲,跑去和歌手一起演唱,博得游客們的歡迎。 </p> <p>圖14、表演馬術的瓦索人歡迎我們到來</p><p>智利馬背上的騎士一瓦索人(類似于美國西部牛仔)以其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和身份特征構成了獨特的智利文化符號,也在一定程度上詮釋著這個民族的歷史背景和性格特征。他們與馬有著不解之緣,舉辦各種馬術競賽(每年智利國慶節(jié)都有馬術表演),以體現(xiàn)對民俗傳統(tǒng)的堅守。 </p> <p>圖15、和馬術隊合影</p><p>自殖民時期起,即以農、牧業(yè)為生而出現(xiàn)大批“瓦索”(huaso)在大莊園從事農、牧等勞力工作。所謂“瓦索”,乃牛仔之意,至于農婦則稱為“瓦莎”(huasa)。隨著歲月流轉,這群致力于智利經濟開發(fā)的農工階層,為智利奠定富含民俗色彩的庶民文化。 </p> <p>圖16、馬術隊進場</p><p>“瓦索”們在南美音樂中與身下的駿馬展開復雜的動作,一番塵土飛揚后,乖乖被馴服的自然是駿馬。“瓦索”、“瓦莎”源自西班牙安達魯西亞,意指缺乏文化修養(yǎng)的鄉(xiāng)下人。不過,另有學者認為,該詞來自安地斯山區(qū)中部??傊?,“瓦索”即智利牛仔,并擴及精于騎術的長工或莊稼漢,類似墨西哥的“恰洛”(charro)、委內瑞拉的“亞內諾”(llanero)、阿根廷的“高卓”(gaucho)。 </p> <p>圖17、一對男女表演求婚過程</p><p>“瓦索”身披斗篷,頭戴寬緣帽。除了這兩款基本服飾之外,“瓦索”依工作、騎馬等活動而有不同穿著,工作服以寬松衣褲為主。他們的服裝、馬具和相矣工藝品(銅制品及其他工藝)也成為智利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身著民族服飾的姑娘跳起旋轉舞蹈,講述與騎士的愛情故事。 </p> <p>圖18、表演在奔跑中“急停”</p><p>由于智利地形起伏劇烈,馬是穿梭各地最便捷的交通工具,“瓦索”在馬背上的時間相當長,斗篷是最好的騎馬裝,舒適且能襯托出馬背上的英姿;不過為了因應不同場合,“瓦索”會改穿歐式剪裁的騎馬裝。至于“瓦莎”,則習慣翻領開襟外套搭配合身長窄裙,腰間系著紅帶,粗獷中散發(fā)女性媚力。 </p> <p>圖19、表演馴馬躺倒</p><p>除了有精湛的騎術之外,在智利“瓦索”還練就了騎馬圍牛的本事,并因這項本事而提升了社會地位。在拓殖初期,智利牧場沒為牛做記號,一旦牛只走失,即很難再找回,“瓦索”練就了圍牛技巧??偠揭蚨铝钤诿磕甑钠咴露闹炼迦諆商?,統(tǒng)一在圣地亞哥閱兵廣場(Plaza de Armas)表演圍牛技巧。這項運動已經在智利進行了四個世紀。 </p> <p>圖20、馬背體操</p><p>馬背體操(Equestrian Vaulting),顧名思義就是在馬背上進行體操動作,這項運動是國際馬聯(lián)官方認可的10個正式馬術項目之一。選手用平衡克制顛簸,將柔軟的體操運動與奔騰的駿馬相結合,以馬背為舞臺,準確優(yōu)美地完成各種優(yōu)美的體操動作。從考古發(fā)現(xiàn)的資料顯示,中國早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有專門的馬上技巧表演。 </p> <p>圖21、盛裝舞步</p><p>盛裝舞步(dressage)是馬術比賽項目之一,訓練一匹馬參加盛裝舞步比賽需要多年的經驗和磨合。騎手要訓練馬如何利用身體、按照某種特定方式移動馬步。人馬合一、配合默契是關鍵。騎手和馬之間展現(xiàn)完美的協(xié)調,不能有一絲的勉強和強迫。騎手通過控制韁繩、雙腿動作以及重心移動與愛馬進行交流并發(fā)出各種指令,人與馬之間要建立起絕對的信任。 </p> <p>圖22、洛斯多米尼加市場大門</p><p>離開了Puro Caballo莊園,郵輪的大巴前往圣地亞哥市區(qū)。按照原來的說法,我們將會乘車游覽圣地亞哥市區(qū),實際上,大巴根本沒進入圣地亞哥最著名的歷史中心即老城,而是穿過新市區(qū),來到了一個幾乎看不到游客的洛斯多米尼加市場(los dominicos market )。導游給我們30分鐘游覽這個市場。 </p> <p>圖23、市場一角</p><p>洛斯多米尼加市場成立于 1980 年,作為私人倡議開發(fā)的,旨在利用原農場的馬廄和釀酒廠的舊建筑。藝術家和工匠接管了農場的釀酒廠的舊建筑和馬廄,并使用傳統(tǒng)的殖民地風格的土坯建造了更多的小商店。這是一個出售智利手工工藝品和商品的文化公園,就像一個傳統(tǒng)的小村莊,擁有 200 多家商店。還有幾家餐廳供應傳統(tǒng)的智利美食,例如肉餡卷餅和巧克力粉。市場開放時間為上午 10:30 至晚上 7 點,每周一休市。 </p> <p>圖24、就像個小村莊</p><p> 這里的店鋪生產智利傳統(tǒng)和當代的手工藝品,代表智利所有地區(qū)的工作坊風格,包括織物、礦物、青金石、木材、天然產品、銅制品、傳統(tǒng)服裝,柳條制品、照片、寵物、花卉盆景、藥材、祭壇畫、燈具、珠寶、古董、木制玩具和智利旅游紀念品等。</p> <p>圖25、前面是店鋪,里面是工匠的生產空間</p><p> 該市場像迷宮一樣,道路曲折,布局雜亂,如果沒有路標,很可能迷路。話雖如此,精品店和商店都布置得很好,大多都是前面是店鋪,里面是工匠的生產空間,工匠邊工作邊出售商品。如果有人正在尋找傳統(tǒng)智利的東西,這個市場倒是可以來逛逛。</p> <p>圖26、竹制樂器</p><p> 原先生對智利民間樂器很感興趣,傳統(tǒng)樂器有排簫“西庫”、圓鼓“庫爾特倫”、單音木笛“皮富爾卡”、四孔竹笛“平庫爾韋”及竹制的長號“特魯特魯卡”等。工匠兼老板熱情向他推薦,他最后買了一個木笛“皮富爾卡”</p> <p>圖27、礦石、寶石制品</p><p> 智利生產銅礦,其它稀有礦石也不少,因此生產寶石制品的小商店很多。我以前收集了很多奇石,家里已經擺不下,夫人再三告誡不要買石頭了。在一個奇石小商店里,我看到一個漂亮的拋光瑪瑙石(蛋白石),花紋美觀,就向原先生推薦。店主要價12美元,原先生10美元買下。</p> <p>圖28、青金石及其制作的珠寶</p><p> 青金石是一種較為罕有的寶石,為變質巖的一種。在阿富汗的巴達赫尚,發(fā)掘青金石的歷史已經超過6,000年。在古埃及前王朝時期遺址亦可發(fā)掘到青金石所制的首飾,在高加索梅赫爾格爾的新石器時代葬地,甚至遠至毛里塔尼亞亦可找到青金石的珠鏈。</p> <p>圖29、智利漢堡</p><p> 在圣地亞哥機場,我們即將結束這趟南美郵輪之旅。為了感謝原先生一路上的相伴和照顧,我請原先生在機場吃了我倆從沒見過的、智利著名的超大漢堡。我的飯量一直不大,這個漢堡的兩個超大牛肉餅我一口沒吃,土豆也沒吃,主要吃的是三個超大油炸洋蔥圈和蔬菜。原先生飯量一直是我的兩倍以上,最后也沒吃完他的漢堡。</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