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生前最后的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是在輪椅上度過的。輪椅有三輛,一輛比一輛好,都是二哥從市區(qū)買好了送回老家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去世后,母親就拉扯著我們兄弟仨長大。后來,又帶領我們?nèi)齻€家庭火火熱熱地過日子。晚年的母親跟著大哥在老家生活,七十多了,還幫著做飯,喂豬,照看孫兒,與街坊鄰居相處和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4年的一天,突然接到大哥電話,說母親經(jīng)過屋內(nèi)的天井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骨折了。我和二哥急忙趕回家,把母親送到縣醫(yī)院治療,拍片診斷是右腿和盆骨骨折。母親躺在病床上叫疼,幾天就瘦了。躺久了,她渾身不舒服。為緩解母親疼痛,我把兩只手墊在她的脊背和臀部,不時撓撓,手麻了再抽出來,活動兩下,再墊下去,就這樣反復進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醫(yī)生說需要打石膏固定,我們想,母親這么大歲數(shù)了,肯定吃不消。挑擔四處打聽,介紹了一個鄉(xiāng)土醫(yī)生,用祖?zhèn)鞣阶?,不吃藥不打針,只需敷上幾劑膏藥,休養(yǎng)幾月即好。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我們接來了那位醫(yī)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醫(yī)生的特效藥是紅、黑、粉三種粉末藥物和一種漆黑的膏藥混合成的。用酒精將患處消毒后,先將三種粉末敷上,再用膏藥貼緊固定,最后用布條裹緊扎好,七天一換。醫(yī)生很忙,便將藥物留下,讓我們按照順序和要點,自己給母親換藥。我們換第二道藥時,母親傷處已有麻酥酥的感覺,待第五道藥用罷,已能下地慢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些日子,我和二哥只要有空就會過去陪伴母親,總希望她能快點好起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傷口愈合不久,就嘗試走路。但是走不了多久,就得歇一歇。椅子太硬,坐著不舒服。二哥特意跑到市區(qū),給母親買回了第一輛輪椅。有了輪椅,母親就方便多了,我們也省了不少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轉眼到了2013年的一個下午,母親又跌了一跤。我們拍了片子發(fā)給讓她保守治療的這位醫(yī)生,醫(yī)生二話不說,從廣水買了火車票直奔我家。上好藥,留下藥,飯一吃又往回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了第一回換藥的經(jīng)驗,這次我們就輕松了。消毒,敷藥,貼膏藥,纏緊綁好,有條不紊。經(jīng)過兩個月的治療,又可以下地了。由于兩度跌傷,年近九十的母親身子骨更脆弱了。陪伴她多年的輪椅好像要散架了,不時發(fā)出咯吱咯吱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哥生怕輪椅把母親摔著,趕緊從市區(qū)買回了第二輛輪椅。新輪椅,又大又牢實,母親看了咧著嘴直笑,這摸摸,那瞅瞅,“嗯,這輛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畢竟年齡大了,經(jīng)過兩次傷筋動骨,行動很不方便,多數(shù)時間就躺在床上。為處理大小便,我們就在床鋪上留個洞口,下放個木箱子,箱內(nèi)放上套有方便袋的塑料桶。用一次換一次,始終保持床鋪的干凈舒適,母親也沒有長褥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將母親抱上輪椅,推著她在附近走走。鋪的蓋的也抱到太陽下曬。母親和鄰居們聊聊天,拉拉家常,打發(fā)了時間。晚上鉆到暖和的被子里,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年的母親,吃飯有些淘氣,吃幾口就不吃了,說不餓,非要我們哄。吃完后,我們又給她喂水。每一天,我們都盡力把她照顧周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是我們遭受困厄最很的一年。九十高齡的母親也格外煩躁,吵著鬧著要搬回她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去住。有時候自言自語地說胡話,莫名地發(fā)脾氣。每隔一段時間總要鬧騰一次。有一次,她趁我們不備,竟然獨自推著輪椅朝著老房子方向走幾百米。我們很驚訝她哪來的力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過了幾年,母親坐在輪椅上曬太陽,迷迷糊糊中滑了下去,摔了第三跤。我們又請來了那位醫(yī)生,用的還是很有效的秘方,但母親真的已是風燭殘年了,身體更加脆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一生經(jīng)歷了新舊兩個社會,吃了很多常人沒有吃過的苦,受過好多常人沒受過的罪, 飽嘗了人情寒冷和世俗的冷漠。特別是在父親被錯誤的打成“右派”后,經(jīng)受了太多太多的冤屈和辛酸。在農(nóng)業(yè)社時代,像男子一樣上坡種地,下田栽秧,掙工分養(yǎng)家;包產(chǎn)到戶后,更是勤扒苦做,種糧種菜養(yǎng)豬,操持家務,一樣不落。父親平反后,情況才得到徹底好轉。如今條件好了,我們盡量讓母親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讓母親舒服些,2017年,二哥從市區(qū)買回了第三輛輪椅,這輛輪椅大氣、美觀,還可以固定。我們期望母親坐上新輪椅,身體和心情都能好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天不遂人愿。我可憐的母親,在坐上第三輛輪椅后的第二年離去,頤壽95歲。母親是在輪椅上安詳離世的,沒有任何遺言,我想,她這是壽終正寢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寄托對母親深深的思念,我們把第三輛輪椅擦拭干凈,放在母親房間的床頭??吹捷喴?,就仿佛看到母親還安詳?shù)刈谏厦?。我們念記著:輪椅在,母親就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寸草春暉,母恩難報。受苦勤勞了一輩子的母親啊,愿您在天堂里享福!</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