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記憶中,老家最熱鬧的地方就是電影院。小城的電影院建于1950年,最初叫工人電影院,1954年更名為人民電影院。1966年重建,拖了四年才完工。我家就住在電影院對面,有時會和同學(xué)偷偷溜進工地,坐在水泥板上談天說地。這張照片大概是80年代,電影院進入日薄西山時期留下的。</p> <p class="ql-block"> 人民電影院有三層,是澧水流域最高的電影院。每天晚上候場時,電影院門前的街道上擠滿了人,左一堆,右一堆,一邊嗑花生瓜子,一邊閑聊,熙熙攘攘,水泄不通,似乎全城的人都聚在這里,全城的喧嘩都交織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 家鄉(xiāng)進行舊城改造,人民電影院周邊的老房子都拆除了,唯獨這座電影院被保存下來了。不知是哪位領(lǐng)導(dǎo)的遠見,為家鄉(xiāng)人民留住了一份念想。每次回家,盡管找不到曾經(jīng)居住過的房子,但以電影院為坐標(biāo)我還是能找到我家的方位。站在人民電影院的面前,歸屬感親切感總會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其實整個建筑都不是我記憶中的模樣,只有“人民電影院” 五個大字和當(dāng)年一模一樣??粗?,總會想到當(dāng)年在電影院打鬧如今不知在何方的小伙伴,想到偶爾逃票溜進去看電影的瞎胡鬧。</p> <p class="ql-block"> “人民電影院”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我沒想到的。我們失去了太多應(yīng)該保存下來的古跡,當(dāng)我們明白這點時,只能追悔莫及了。</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人民電影院”是“津市工業(yè)博物館”。但在二樓和三樓的房間里,是電影展示室。這是放映室,高大的放映機遠比農(nóng)村電影放映隊使用的16毫米放映機威風(fēng)多了,兩臺放映機交替播放,以避免換卷時短暫黑屏。當(dāng)時有這樣兩臺放映機還是很牛逼的,這也從一個側(cè)面顯示了人民電影院在澧水流域的江湖地位。</p> <p class="ql-block"> 這是電影拷貝盒。一部電影一盒,里面有幾個卷。電影拷貝是指電影制作完成后,為便于在電影院放映制作的物理復(fù)制版本,現(xiàn)在主要是使用數(shù)字拷貝。</p> <p class="ql-block"> 在二樓的紅色講堂,博物館會定期地舉行公益懷舊電影展播,今年五月就安排了四次,放映《百鳥朝鳳》《茶館》等懷舊電影。</p> <p class="ql-block"> 這是幻燈片,用于正式放電影前的宣傳,也就是暖場吧。今天的年輕人可能沒見過這玩意。</p> <p class="ql-block"> 后來老家有了三家電影院,于是就出現(xiàn)了“跑片”。第一家電影院放完第一卷后,由專人騎自行車飛快地送到第二家電影院放,如此反復(fù),謂之“跑片”。</p> <p class="ql-block"> 這是當(dāng)年(應(yīng)該是80年代吧)的電影宣傳海報。我記憶更多的是50、60年代的電影廣告、電影明星的宣傳照,可惜沒有在里面看到。</p> <p class="ql-block"> 今天大城市出現(xiàn)的電影院與過去的電影院不可同日而語,它屬于今天的年輕人。</p><p class="ql-block"> 這是當(dāng)年電影院的一些活動記錄,是不是能勾起你心中的回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