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孫慶芳</b></h1><h1><b>俗話說:園無石不秀。中國園林常以石為魂,歷史上很多名園都置有名石。如:蘇州留園有冠云峰、瑞云峰、岫云峰、朵云峰、仙掌峰、玉女峰、晚翠峰;蘇州怡園有屏風三疊;上海豫園有玉玲瓏;無錫寄暢園的美人石;杭州西湖有皺云峰等。皇家御苑更是在江南名園的基礎(chǔ)上 將置石推向極致。現(xiàn)在我們可以看到:北京紫禁城御花園、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等皇家園林都有相當高水平的置石安放。<br></b><b>紫禁城內(nèi)有四大花園:御花園、建福宮花園、寧壽宮花園、慈寧宮花園。御花園位于紫禁城中軸線的北端,南北長約90米,東西寬約130米,為皇富后苑。它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在面積不到1.2萬平方米的園內(nèi)矗立著以不同石種組成的57座石峰,可以說是石峰星羅棋布、三步一石、五步一峰。這些石峰不但造型各異而且石種不同,其中有太湖石、靈璧石、英德石、海浮石、鐘乳石、木化石、晶體石、虎皮石等。</b></h1> <h1><b>御花園里還有一道靚麗的石景線,它讓人們要低頭俯視,這就是御花園的石子路。從外表上看,它是由用石子鋪成的900個畫面所組成。其實,這石子路是為后宮嬪妃消閑解悶而設(shè)計的,并且是寓莊于諧的、永遠的地上畫冊。圖案的內(nèi)容涉及嬪妃們在宮內(nèi)應(yīng)該了解的各種知識,包括花鳥魚蟲、七珍八寶、吉祥圖案、龍鳳呈祥、歷史典故、民間故事、人物傳奇等。在嬪妃們漫步路上時,太監(jiān)為其講解,從而使她們可以掌握更多知識。石子路工藝十分精湛,選石極為考究,所選用的石子均系 3-6厘米長的扁平狀海卵石,避免了河卵石體形過圓而鑲嵌容易松動的質(zhì)量問題。石子路的鋪裝工藝現(xiàn)在仍有借鑒的意義。原來,它不像我們今天一般公園所見的石子路,在水泥上將石子按壓進去就大功告成了。它是先由設(shè)計人員繪制圖紙,然后選用結(jié)實的大磚依圖和所選石子的圖形逐一進行雕刻,即每個石子都有自己專用的巢穴,且在穴內(nèi)鑲嵌 2/3,露出1/3,然后再用桐油發(fā)白石灰和精白面粉進行粘結(jié)。<br> </b><b>被稱為“萬園之園”、“世界園林的典范”的圓明園自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起開始營造,經(jīng)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代,用時151年建成,是杰出的造園藝術(shù),更因其精美的建筑和豐富的文化收藏而聞名于世。然而不幸的是這座名園于1860年10月被英法聯(lián)軍搶掠焚毀,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慘痛的一頁。圓明園是在清代強盛時期所建,置石水平更是卓然赫赫。今園雖毀,但是園中一些石頭還穩(wěn)如泰山地安在?,F(xiàn)在,圓明園的遺石多在頤和園、中山公園內(nèi)安放,如中山公園內(nèi)的青云片、青蓮朵、搴芝、繪月等。</b></h1> <h1><b>原置于圓明園時賞齋的青云片石,高3米、長3.2米、周長7米。其色青奇特、姿態(tài)優(yōu)美,是一尊典型的北太湖石。在中山公園來今雨軒南面,自北向南望去,它像一朵祥云飄然而至。石上刻有乾隆題“青云片”三字,還有不少題詩。乾隆還為此石賦《青云片歌》。而且,此石與頤和園樂壽堂前的青芝岫石,同為愛石成癖的明代米萬鐘的遺物。這兩塊石均來自北京房山,后運抵良鄉(xiāng),被迫棄于郊野,乾隆年間將其中大石“青芝岫”運到頤和園、小石“青云片”運至圓明園時賞齋,乾隆三十二年賦詩,刻于石上,詩曰:“詭石居然云片青,松風吹竅韻清冷,英英塵處如為雨,膚寸何殊岱岳靈?!?lt;/b></h1> <h1><b>青蓮朵是一尊擁有傳奇色彩的歷史名石,被譽為太湖石之王?,F(xiàn)置于西壇門外小土山前,高1.7米、周圍3米,石上溝壑遍布,質(zhì)地細密,上刻乾隆御筆“青蓮朵”三字。據(jù)考:青蓮朵系南宋臨安(今杭州)德壽宮中故物,原名“芙蓉”。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南巡時在杭州吳山的宗陽宮游覽,發(fā)現(xiàn)此奇石,十分喜愛,并與此石結(jié)緣。因此石端莊穩(wěn)重、皺秀兼?zhèn)?、形如欲放的菡萏,故取名芙蓉石?lt;br></b><b>在四宜軒東側(cè)有一塊玲瓏剔透的太湖石,高2米、寬1.3米,上刻乾隆題“繪月”二字。石上半月形的孔洞,猶如明月當空。這就是原置于圓明園四宜書屋的“繪月”石。<br></b><b>搴芝石是原置于圓明園長春園含經(jīng)堂前的一尊太湖石,如靈芝狀。石高2米、高2.5米,石上刻有清乾隆題“搴芝”兩字?,F(xiàn)置“宰牲亭”前。<br></b><b>頤和園是當今保存最好的皇家園林。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評價:北京頤和園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戰(zhàn)火中嚴重損毀,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進行了修繕。其亭臺、長廊、殿堂、廟宇和小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根互和諧、藝術(shù)地融為一體,堪稱中國風景園林設(shè)計中的杰作。頤和園里置石也是很多的。<br></b><b>石丈是頤和園內(nèi)最具端莊典雅的太湖石,壑穴奇幽、疊障凝翠、褶皺相迭、妙自天成。此石位于舉世矚目的長廊西端,且因置此石而設(shè)亭,名為石丈亭。此石來自江南揚州九峰園,1761年乾隆到揚州時發(fā)現(xiàn)并運回京師,因引宋朝米芾拜石的故事,命名為石丈。<br></b><b>頤和園一進東門有壽星石、玉瀾堂前有母子石、仁和殿前有四季石、排云殿前有十二生肖石。</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