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薛拯,筆名:黑馬,微信:xueshishishuo。號:癡兒、鬼手,又號臥月先生、犁幽居士。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人,1986年生,初中畢業(yè),17歲入伍,職業(yè):保安。中華詩詞學(xué)會會員,中國楹聯(lián)學(xué)會會員,北京華夏詩聯(lián)書畫院高級研究員、特聘藝術(shù)家,中國楹聯(lián)學(xué)會對聯(lián)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十年如一日,在33歲之時(shí)完成了古典哲學(xué)詩集【薛氏世說】一書,薛氏家訓(xùn)、靜夜思語、布衣齋話、混世譚、若水譚、舍略、何憂、靜潭棲月、馭風(fēng)鏡、悟世雕心、我念佛珠108詩。并在37歲之時(shí)亦完成了哲學(xué)聯(lián)集【我道我經(jīng)】、【淺說我道我經(jīng)】,酌月清心、臥譚沐月、擁被吟、神斗決、詭將經(jīng)。以及新書【持劍菩提】上冊之【詭將神兵】,又名【薛拯兵法】,下冊之【蓬室無塵】,又名【薛拯心經(jīng)】,和詩詞集【我的紅塵】。</p> <p class="ql-block">91.忘塵趣足 陶境宜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趣不在多在醉心,清風(fēng)明月作知己,忘卻名,忘卻利,忘卻紅塵種種,其美千秋,千秋如酒;</p><p class="ql-block">夢無須遠(yuǎn)須陶境,幽竹寒梅是友人,癡于茗,癡于琴,癡于回憶悠悠,這詩一路,一路勝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使我們開心的,有趣的,不一定是很多很多的,但一定是可以醉心的??梢宰屛覀儻偰У?,瘋魔的癡醉于其中。哪管世間太多的欲望,哪管世間名利的爭和斗,俱是與我們無關(guān)的。我們癡醉的,癡醉于其中,是可以使我們忘記世間諸多煩惱的。與清風(fēng),與明月,哪怕是與我們一個人的影子,相陪著,感受著其中的瘋魔。所以說,得到的再多的功名利祿,未必會使我們快樂,也許會使我們痛苦于其中而泥潭深陷。但使我們醉心有趣的,一定不會讓我們?nèi)缒前愕耐纯?。因?yàn)?,真的使我們瘋魔于其中的,無論經(jīng)歷了什么,都是我們心甘情愿的承受著這一切。而我們要做的只是沉醉于其中,拼命的追求,用我們所有的精力去享受這其中給我們所帶來的苦與歡。能讓我們瘋魔的,便會一切的無所畏懼的享受著執(zhí)著追求的過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夢般的感受,很多時(shí)候并不是我們所得到的多少,而是在于我們心境的感受。與幽竹,與寒梅為友人的我們,我們的境界是如此的陶醉。夢,不需要多么多么的遠(yuǎn),夢只需要使我們?nèi)绨V如醉的朝暮,如癡如醉的人生。是的,哪怕是癡于烹茗的自在感覺,哪怕是癡于琴瑟隨意撥弄的灑脫,更可以癡于我們悠悠的,悠悠的回憶,一切都使得我們是如此的陶醉著,夢一般的輕松寧靜的感覺。所以說,這一路如詩的人生,便是早已經(jīng)勝卻無數(shù)神仙的路途。畢竟,我們的夢一般感受的人生朝暮,都是仙神們所要修行的境界啊。我們也許可以一無所有,但,我們可以做到我的心、我們?nèi)松鐗舭忝烂畹母惺堋<?xì)品我們的每一個當(dāng)下,哪怕是一朵朵路邊的野花,靜靜的,呆呆的,我們癡望著,這般的感受,都可以使我們?nèi)绱说淖硇呐c輕松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2.清凈養(yǎng)心 崇高掃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草窗書屋悠揚(yáng)意,已醉心兮何覓長,踏萬水千山只是枉然,哪哪都詩,清凈之魂方賞也;</p><p class="ql-block">美色王權(quán)迷濁身,常癡欲矣當(dāng)修靜,得千金萬棟徒為虛妄,空空且悟,崇高之志以參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總想著這樣那樣的方法去讓我們找到心里舒服且享受的感覺,但其實(shí),能讓我們舒服且享受的不是千山萬水的去苦苦尋覓著。尋覓,亦是枉然,因?yàn)槲覀兏具€沒有懂得如何去感受紅塵,若真的懂得了,哪還會這樣那樣,這里那里萬水千山的尋覓著?懂得品味生活的人,即使是草窗書屋下的我們,學(xué)會了感受著此中的清凈,淡雅,我們是可以如此悠揚(yáng)的醉意。醉了我們的心,醉了我們的魂,身邊的任何一處,學(xué)會了品味與感受,哪里不是詩意?哪里不是詩韻般的感覺?是我們心里裝的東西太多了,太雜了。當(dāng)我們清空了自己的內(nèi)心,而所以清凈魂魄的我們,是可以輕易懂得欣賞身邊一切的舒適。所以,懂得欣賞與品味紅塵的我們,哪里都是詩意,哪里又都可以醉心,又何需要千山萬水的尋覓那些想象中的感覺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越是癡迷于欲望的時(shí)候,越當(dāng)是我們修行的時(shí)候。想,美色與王權(quán),癡于其中的我們,都是泥潭深陷的。但,越是能使我們泥潭深陷的時(shí)候,越是修行我們自己的時(shí)候。畢竟有一句話,參禪悟道不是在深山,更不是在道觀與廟宇,而在欲望的紅塵,刀劍的江湖。只有越是紛亂的環(huán)境,越是最能修煉我們的時(shí)候。就好比,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越是這樣不堪的環(huán)境,才可以真正的修行我們自己。所以,對環(huán)境的抱怨是沒有意義的,但越是糟糕的環(huán)境,越是最好的道場。真到想明白的時(shí)候,悟透的時(shí)候,千金萬棟的富貴,也都只是虛妄而已,終是悟其空空的一切,而可以這樣悟的人,必是常懷有崇高之志與理想的人。畢竟,不同的道,參以不同的紅塵與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