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位于‘中國’的西南部,屬于‘長江’上游地區(qū),也是“四川盆地”的東部,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和‘大婁山’環(huán)繞,即便市區(qū)海拔只在160-700米之間,依然是“山城”?!爸貞c市規(guī)劃展覽館”的模型,顯示了‘中梁山’和‘銅鑼山’之間,700多平方公里的主城,到2020年的規(guī)劃。 “戰(zhàn)國”時,‘巴國’從“漢水”南遷至這一帶,先后在“枳”(涪陵區(qū))、“江州”(渝中區(qū))、“墊江”(合川區(qū))建都。東周慎靚王(姬定)五年(前316年),“秦”(惠文王)滅掉‘巴國’,后屯兵修筑“巴郡城”(江州城),舊址在‘長江’與‘嘉陵江’匯合處的“朝天門”附近,史載建城伊始,‘巴郡’為“秦”(36郡)之一。<br> “三國”時的蜀漢(后主)建興四年(226年),‘李嚴’(中都護)加筑大城。隋開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下游)繞城為由,改稱“渝州”,是簡稱“渝”的來歷。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改為“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趙惇’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州”為“府”,它由此得名。<br> 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彭大雅’(重慶知府)據(jù)半島地勢拓修,范圍又擴大了約兩倍,奠定了直至“明清”的城廓格局。當時的“圣旨”從“臨安”經(jīng)‘長江’傳來,才有了“朝天門”這個稱呼。明洪武四年(1371年),‘戴鼎’(重慶衛(wèi)指揮使)依基址大興土木,特別是按“九宮八卦”之數(shù),改或新建了十七座城門(九開八閉),最雄偉的是‘朝天門’,“重慶府”隸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br> “朝天門”是“重慶”最大的水運碼頭,自古舟楫穿梭,商業(yè)繁盛;街巷棋布,人行如蟻。城市的繁榮,一定程度也表現(xiàn)在這座水上門戶里,例如,全“川”最大的絲綢市場。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它開為商埠,次年“朝天門海關”成立??上г谥腥A民國十六年(1927年),因擴建碼頭和拓寬道路將城門拆除;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大火后僅剩城基墻垣,“古渝雄關”連一張照片也沒留下。 ‘東水門’在正東,爬坡上坎,曾是往‘長江’南岸要道。 ‘通遠門’在城內(nèi)最高處,是唯一的陸路通道。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克壯千秋”的它終被‘張獻忠’攻破,以至門外一帶成為亂墳崗。如今當?shù)厝藙澣芯屏?,有“七星崗鬧鬼”一句。 之后是“大西”(張獻忠的國號)、“滿清”、“南明”的混戰(zhàn),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筑‘通遠門’,長達19年的爭奪戰(zhàn)才告一段落。據(jù)記載,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慶”(渝中半島)僅有3000人,淪為空城。“湖廣填四川”的移民舉措,經(jīng)濟才漸漸恢復。<br> 清朝初期這一運動,使“重慶”具有悠久的移民歷史和豐富的移民文化,奠定近現(xiàn)代它社會的根基。作為直轄市轄區(qū),清朝分‘重慶府’和‘夔州府’,后又分出‘酉陽直隸州’和‘忠州直隸州’。<br> “湖廣會館”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是“禹王廟”、“齊安公所”、“廣東公所”等建筑群的統(tǒng)稱,沿襲“明清”時“四合院”的布局,它們依山面江,鱗次櫛比,是繁華商埠最好見證。<br> 戲臺的斗拱,恰如探出的龍頭;整體雕欄畫棟,精美絕倫。 朝代即便更替,祭祀依例“紫氣東來”。茫?!爸貞c城”,“老君洞”(太極宮)大約在“三國”時期就有,隋朝末期和唐朝初期時為“佛教”寺廟,到了明朝末年以后,它又變成了“道教”宮觀。 傳“大禹”娶“涂山氏”女,人們敬重其治水功績,供奉的祭祠已無年代可考,‘白居易’(忠州刺史)獨游時已是“涂山寺”。 “慈云寺”創(chuàng)建于唐朝,“民國”時成為“僧尼”共有的唯一寺院至今。石獅與對岸‘白象街’相望,謂“青獅白象鎖大江”。 ‘長江’南岸‘南山’北坡“黃桷古道”約始于“唐宋”,如蜿蜒繩線連接著“川黔”?!翱箲?zhàn)”入“緬”的部分軍隊由此出征。 “羅漢寺”始于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原本獨守清凈,“文革”間,五百“阿羅漢”泥塑被“紅衛(wèi)兵”打得粉身碎骨。 “華巖寺”的始建也無史可考,清“康熙”等年間相繼擴修,小寺“華巖洞”為之祖廟。這里曾創(chuàng)辦佛教小學、“川東聯(lián)合中學”、學院等,錘煉學人無數(shù),故而“解行相資,學修并進”傳為家風。 北宋咸平年間(998-1003年),‘嘉陵江’邊這塊地方形成了“白巖場”。明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燕王)奪位,‘朱允炆’不知所終。傳說流落“寶輪寺”藏匿四五年,后改稱‘龍隱鎮(zhèn)’。<br> 清朝初年后,瓷器成為這里主要產(chǎn)業(yè),最發(fā)達時有70余家。“民國陪都”時期,因為水運方便,成為中上游農(nóng)副土特產(chǎn)的集散之地,每天有300多艘(平均載重約10噸)貨船進出碼頭,有商號、貨棧和作坊1600多家,還有專業(yè)性的鐵貨、木竹街和豬、米市等。<br> “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萬盞明燈。”川流不息的人們逐漸叫出“瓷器口”,因與“磁”相通,又“磁器口”。‘林森’(國民政府主席)見其繁榮,題稱“小重慶”,“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br> 教育同樣發(fā)達,有“四川省立教育學院附屬嘉陵實驗小學”,‘丁肇中’先生(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讀于此。學貫中西的‘吳宓’在這里傳道授業(yè)、著書立說,還有“國民政府教育部美術委員會”的“大咖”們,都有誰呢?‘徐悲鴻’、‘傅抱石’、‘宗白華’等。 山的緣故,城區(qū)被分成上半城和下半城。下半城為“重慶”的母城,“十八梯”是連接到上半城(山頂)‘較場口’的一條街道。 在“鳳凰臺”可以看見“法國領事館舊址”,附近曾聚集了“英、德”等國的“領事館”,它們都是“重慶”開埠歷史的見證人。 “山城巷”有‘法國人’創(chuàng)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的“仁愛堂醫(yī)院舊址”?!爸貞c”第一所“西醫(yī)”院,從門診部到住院部,從各科室到高級護士職業(yè)學校,“重慶人”享受開放帶來的文明。 中華民國十八年(1929年)它建市,二級乙等“四川省轄市”,人口28萬?!昂駨]”是‘藍文斌’(川軍)宅邸,建于30年代。 下半城‘白象街’,“清末民初”為大商號青睞之處,是本地的經(jīng)濟中心?!敖┨枴苯z綢商鋪,先是“美國大來公司”所有。 “卜鳳居”為‘李耀庭’公館,因經(jīng)營票號成為“西南”首富,“重慶商務總會”首任“總理”。他對“同盟會”多有襄助,‘孫中山’親書“高瞻遠矚”相贈,今天的“鵝嶺公園”正是他家的園林。 中華民國十五年(1926年),為了共贏,各藥材“幫會”協(xié)商成立“重慶藥材同業(yè)公會”,才有了這棟漂亮的會所“公會舊址”。 ‘白象街’臨近的‘儲奇門’,歷來都是山貨藥材集散地。明末清初的“江西(臨安)幫”,就設了最早藥材商號,隨著“浙江幫”、“廣東幫”等相繼涌入,這一帶成了‘長江’中下游和沿海地區(qū)連接“西南”各省的中轉(zhuǎn)站,以及全國最繁忙的藥材市場。鼎盛時期集中了藥鋪、藥棧等100多家。殘酷的競爭,使各“幫”,及本地與外省之間的摩擦和內(nèi)耗愈演愈烈,這才有“同業(yè)公會”,方便協(xié)調(diào)。<br>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宜昌大撤退”后,大量企業(yè)遷至“重慶”,兵工廠就有十七家,聚集九萬多員工,成為軍火為主的重工業(yè)城市。中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市區(qū)人口突破百萬。<br>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勝利喜悅沒多久,就與“中共”會談,‘毛澤東’三次(9月4日、18日,10月8日)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禮堂”出席茶會、宴會,與“蔣委員長”單獨交談。<br> 培養(yǎng)空軍后備力量,對教育貢獻卓著的‘陳立夫’(部長)籌建“跳傘塔”,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在‘兩路口’建成。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較場口’發(fā)生令人不安的“血案”,‘郭沫若’等被打。真相依舊迷霧,對夾帶“私貨”黨派,歷史已給出答案,誰才是“嗜權(quán)而致如此下作,也就無藥可救了!” 它屬‘大巴山’系“華鎣山脈”分支‘中梁山’的一段,長約23公里“歌樂山”位于西郊(沙坪壩區(qū)),現(xiàn)為國家森林公園。 山下“白公館”,為‘楊森’(川軍)下屬‘白駒’的別墅。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被“軍統(tǒng)局”買下作為本部直屬的看守所,關押高級別的,或有背景的“政治犯”,如《紅巖》作者‘羅廣斌’、‘周均時’(昆明同濟大學校長)、‘廖承志’(父親:廖仲愷、母親:何香凝)、‘黃顯聲’(東北軍中秘密共產(chǎn)黨員)等。<br> 所內(nèi)墻上寫有“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等標語。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1月27日,“大屠殺”期間,這里關押的“犯人”僅20人脫險。遺書《獄中八條》“防止領導成員腐化;不要理想主義,對上級也不要迷信;注意路線問題,不要從右跳到‘左’;切勿輕視敵人”等,有現(xiàn)實意義。<br>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6日,‘楊虎城’及‘宋綺云’兩家六人,在“戴公祠”(松林坡)被殺,就有‘宋振中’(小蘿卜頭)?!畻铄▽O)要求‘馬英九’(國民黨主席)道歉和平反,他們表示“西安事變”受軍法審判,作為武裝兵變主謀,沒有平反問題。<br> 另一監(jiān)獄“渣滓洞”,熟知的“江姐”(江竹筠)就關在這。<br> 同年11月14日,‘江竹筠’等29人在“電臺嵐埡”遇害,年29歲;之前10月28日,已有10人在“大坪”刑場被槍殺;尤其是11月27日,有200多名殉難。最終,兩監(jiān)獄僅30余人逃生。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美國海軍情報所”收集對“日”作戰(zhàn)情報,與“軍統(tǒng)局”共同成立了“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地址選在‘歌樂山’下,中華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合作結(jié)束。 當年“氣象總臺舊址”,為了獲得沿海地區(qū)水文、氣象等資料。它與兩座監(jiān)獄沒有任何關聯(lián),只是需隱蔽而恰巧安排在了一起。 ‘賀龍’主持辟建的“大田灣體育場”,于1951年開工,1956年竣工。作為甲級體育場,曾是體育比賽以及訓練的重要場所。<br> “中共中央西南局”成立于1949年,對“重慶”及“四川、云南、貴州、西康”四省一市實行領導,駐地在“重慶”。1954年,“重慶”的直轄市被撤銷,降為副省級,同年“西南局”也被撤銷。<br> 1954年竣工的還有“人民大禮堂”,更加宏偉和耗費,不知當年財政是如何挺過來的?!坝始医ㄖW會”和“倫敦大學”的《世界建筑史》,收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43項建筑,它位列第二。<br> 1964年,“重慶”作為“三線建設”核心城市;到1968年,“上海、江蘇、東北”等地內(nèi)遷職工多達27萬余人,占“重慶”的四分之一還多。不堪回首是慘烈的“武斗”,從拳腳到冷兵器,1967-1968年間,動用槍炮和坦克。有22起較大流血事件,死亡數(shù)百人。<br> “沙坪公園”的“紅衛(wèi)兵墓群”,是全國保存較好的唯一一處。能確認墓塋有113座,埋有500多人,其中400余人死于“武斗”,都是“八一五”派成員(當時對立的是“反到底”派)。他們最小的僅14歲,年齡最大的60歲,其中20歲以下的占比近40%;以工人最多,占比近60%,其次是學生,約35%?!安徊鸪?、不宣傳、不開放”能認知歷史,面向未來嗎?誰保證“頭可斷,血可流,毛澤東思想絕不丟;可挨打,可挨斗,誓死不低革命頭”口號不再重喊。<br> 春天總會來的!為了“三峽水利工程”,1997年,“重慶”再次成為“中央直轄市”,現(xiàn)轄38個區(qū)縣,面積8萬多平方公里,人口已3200多萬。在“中國三峽博物館”,你會贊嘆移民的“登高涉遠,負重自強”。的確,“三峽大移民,決不是百萬人口的簡單重組。它所引發(fā)的巨大社會變遷,絕不亞于三峽自然景觀的滄海桑田變化。”<br> “重慶庫區(qū)”百萬移民,除了到本地外,一部分去了外省市,包括“四川、山東、上海、浙江、廣東”等,過得還好嗎?老鄉(xiāng)!<br> 1986年運行的“凱旋路電梯”,是國內(nèi)首次將室內(nèi)電梯用于城市的公共交通。50多米的落差,不會再腿軟,打卡“山城”吧! <br><br> 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6點48分<br> 修改于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4點15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