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九龍瀑,位于安徽黃山風景區(qū)南大門以東3公里處,是中國七大名瀑之一,古人曾賦詩贊曰:“飛泉不讓匡廬瀑,峭壁撐天掛九龍?!笨梢?,九龍瀑不同凡響。<br> 枯水季節(jié),尋蹤拜訪,逆流而上,走入龍源峽谷、九龍瀑布,擇其精華,一覽風景。<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龍源峽谷</font></b></h1> 龍源峽谷,完全就是一個山水世界。<br>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深潭綠水的龍女潭,色若翡翠,明艷照人。遠處黃山的香爐峰與羅漢峰高聳入云,自山峰富集的雨水山泉正源源不斷的向我們涌來,很是清冽。 <br> 細長幽深,兩側懸崖壁立,樹林茂密,一場原始的探尋,引導著我們步入戲珠池、牧龍池,再后面就是龍禪院。<br> 龍禪院不大,僅僅是一間小屋,有香燭香火香霧繚繞,還有祈福紅布掛滿枝條,隨風飄動。<br> 龍禪院相傳是黃帝派云陽先生在此養(yǎng)龍所筑的一所石屋,乾隆皇帝微服游山后在此坐禪祭天,后人為紀念之而建的集儒、佛、道為一體的寺院?,F(xiàn)僅存“龍禪院古塔之位“石碑和一間小舍。<br> 愈往前行,峽谷怪石中涼氣撲面,曲徑通幽。<br> 青龍澗,猶如一條青龍般的巨石橫亙在峽谷溪水中,遠望如青龍戲水,這也是億年演化的冰川遺跡展現(xiàn),蔚為壯觀。<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九龍瀑布</b></font></h1> 過了青龍澗,再往上行,便看到一塊巨大的平整懸崖,其上流水落下,似游絲練帶,飛珠濺玉,清涼撲面,這就是著名的第九瀑,張藝謀《臥虎藏龍》曾在此取景,章子怡的經(jīng)典鏡頭——利劍飛瀑讓人印象深刻。<br> 臨石而立,低頭可看到深潭見底,水落珠濺。仰看崖頂,崖壁光滑,流水不止很是靈動??梢韵胂笤谪S沛的雨水季節(jié),整個扇面的絕壁上流水覆蓋,氣勢如虹,該是如何的壯觀再現(xiàn)。<br> 百米上行,穿過慈母巖,就到了龍心潭。<br> 龍心潭為第六瀑處,走進觀看,可見潭形似心狀,潭中有潭,據(jù)說潭邊有一枝松下伸,豐水時期能撫水擺動,名曰撫龍松。攪動潭水,更是覺得清水深潭,碧瑩可鑒,內(nèi)潭深不可測。<br> 九龍瀑的最佳觀賞點,就是觀瀑亭。<br> 站在觀瀑亭,就可直觀的看到第三、四、五、六瀑全景,一瀑九折,一折一瀑,一頓一潭,盤旋飛掛撐天峭壁之上,果然如此。仔細觀察,可感受地質(zhì)結構奇特神秘,讓人震撼不止。<div> 很遺憾,因景區(qū)維修,一二瀑封閉暫不開放,沒有機會一睹風采。<br></div> "他瀑或肥短,或輕瀉;其偶有迂折者、三四折而止。若九龍則上、下九曲,頗有黃河千里曲直之況,奇觀也。"近人邢端在其游記中描寫很是貼切。<br> 涓涓細流在懸崖上傾瀉,緩緩水流推動歲月的年輪,在巖石上刻下的道道溝痕,讓我們很直觀的感受到滄桑巨變。自上而下的光陰刻記,雄壯俊美的山水畫卷一覽無遺。<br> 不妨聯(lián)想,雨季豐水季節(jié)的來臨,在巨大的懸崖上,會看到瀑水飛溢,奔騰沖擊,折而復聚,聚而又折,懸掛于千仞青壁之上,整個U型山谷,必定是雷聲陣陣,水霧彌漫,磅礴大氣,雄偉壯觀。<br> 明代楊補曾到此游玩,并作詩詠道:“欲下青峰趾不前,斷崖立杖更依然。直看九派飛流下,消人蒼茫破作煙?!币咽敲髯C。<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后記</font></b></h1> 觀九龍瀑布,看山水畫卷。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九龍瀑之行,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九龍瀑布,有些靈性。<br> 九龍瀑之行,面對億年滄桑巨變的歲月痕跡,有些感悟,因為不論你來不來,它都在這靜靜存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br> 一路走來,有遠觀,有近聆,有攀爬,有陡降,記憶里最深刻的還是觸摸天然巨石和水流沖刷帶來的一種透徹心扉的愜意,還有碧綠如鏡的池水,如寶石般鑲嵌在崖上瀑間,瀑潭一體讓久居喧囂世界的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珍惜。<br> 感恩遇見,感恩同行。九龍瀑布,還會再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