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征文】踏上青春征程的日子

孤老獨會閑

<p class="ql-block">美篇名稱:孤老獨會閑</p><p class="ql-block">美篇編號:8101355</p><p class="ql-block">圖片攝影:<span style="font-size:18px;">孤老獨會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本破舊的筆記本,我再難見到了,但心里永遠都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世紀80年代,我剛參加工作,被分配到山區(qū)縣一個偏遠的稅務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記得那時,山區(qū)縣稅務局機關只有政秘股、稅政股和計財股三個內設機構?;鶎右钥h城為中心,分設東南西北中五個稅務所和一個企業(yè)稅收管理所(簡稱企管所)。五個稅務所各分管三到四個鄉(xiāng)鎮(zhèn)的稅收征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被分配到北面的溫水稅務所工作。全所管轄四個山區(qū)鄉(xiāng)的稅收。所上共有六人,除了所長、會計各一人,其余四人分管四個鄉(xiāng)?;鶎铀亩悇杖藛T叫稅收專管員,一個鄉(xiāng)鎮(zhèn)所有涉及的稅收業(yè)務都由專管員全盤負責,每月只要完成分配的稅收收入任務,工作基本就圓滿完成了,沒有繁雜的瑣碎事,也沒有政治學習,當月縣局下發(fā)的稅收業(yè)務文件,所長批給誰,誰就學習,學完簽個名就辦結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負責所上最靠北部的山區(qū)小鄉(xiāng)。師傅帶上我跑了一圈,就交給我負責了。當時,稅收征管模式很簡單,每月按時完成分配的500元稅收征收任務就行了。我作為專管員,日常工作就是背上統(tǒng)一發(fā)放的稅收征管專用包,內裝一本“稅收完稅證”(一式三聯)、一支圓珠筆、幾張復寫紙和一個塑料皮破舊的筆記本。那時根本沒有計算器,每人發(fā)一個十七桿的七珠算盤,算盤下鄉(xiāng)時不好帶,收稅時用筆在紙上計算稅款。好在那時基層日常只涉及營業(yè)稅、產品稅兩個稅種和3%、5%、10%三個稅率,稅務干部戲稱“三五十干部”,大概干部這個概念從日本引進后,這個表述是最精確傳神的注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時按縣局要求,管鄉(xiāng)的專管員周內要住在所管鄉(xiāng)。那時是單休日,每周六是正常工作日。每周六我們基層專管員大多數時間在所管鄉(xiāng)住著,因此也叫駐征員。后來,駐征員演化成了臨時聘用的稅收專管員專用的代名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縣級稅務局是在二十世紀80年代初二步利改稅時,從縣財稅局分設的新機構,各鄉(xiāng)鎮(zhèn)給稅務所都有一兩間辦公室,資產歸稅務局,如今基層所(局)辦公條件好了,交通便利了,稅務人員已基本不在鄉(xiāng)鎮(zhèn)住了。我當時所住的鄉(xiāng)政府設在縣城北部偏遠山區(qū)不大的山溝,鄉(xiāng)供銷社、信用社、鄉(xiāng)政府和衛(wèi)生院四個單位及一個貿易貨棧,都在一條東西走向的溝底山路北邊,構成了一個半邊街“單邊溜”的街道,東西走向的沙礫路街道不足一公里長。鄉(xiāng)政府坐北朝南占據C位,其他三個單位分列左右兩側,這也符合天下衙門朝南開的傳統(tǒng)。路對面除了一個籃球場正對著鄉(xiāng)政府,剩余都是農家的耕地?;@球場與碾麥場一樣,只是比農家的碾麥場方正些,多了一副用兩根原木和一塊木板做成的籃球桿。籃球場多半時間堆放附近群眾的麥草垛或玉米稈等。有次我們湊巧聚齊了四人,玩半籃比賽,不小心籃球砸在籃板上,反彈回來,砸碎了我的眼鏡架子,砸傷了額角,流血不止。偏巧衛(wèi)生院沒有大夫,我一手捂住額角,一手握緊自行車把手,一路狂奔四十余里山路,到縣醫(yī)院做了縫合手術。由于路途耽擱時間太長,縫合傷口時有殘留物導致發(fā)炎,又做了二次手術。至今額角留下了深深的疤痕,慶幸沒有影響我后來的找對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所住的鄉(xiāng)每月初一和十五有集市,方圓村的村民都會帶著一籃雞蛋、一把土旱煙等土特產品,或拉著架子車來買種子、化肥、稱鹽和點燈的煤油等,山里人大多是一年半載來集市溜達散心慌,花錢的正經事不多。有集市這天,趕集的人若能有百十人就是大集市了,就顯得熙熙攘攘,繁華喧鬧了。我的職責是查找外來的商販和三四戶有集時基本固定的面皮、醪糟和油糕的小商販,能收幾元稅款。平日里每天下午兩三點后,街道就靜悄悄的了,只有新鮮的豬糞和牛糞與干癟破碎的陳糞便隨意在街面的沙礫路上自由呼吸著,蝸牛悠閑地尋找最新鮮的牛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那時年輕,沒有集市的日子里,每天背上征管包,騎自行車走村串戶代開一些零散的發(fā)票,雖然代開一張稅票幾元錢的稅款,那是固定納稅人之外“飛來”的稅款,是完成收入任務的重要來源之一,每一筆我都要記在一個破舊的筆記本上。那時的財政體制,由各稅務所負責按月將稅收收入劃分給轄區(qū)各鄉(xiāng)鎮(zhèn)財政所,稅務所直接決定各鄉(xiāng)鎮(zhèn)的財政收入完成情況,都盯著代開發(fā)票收入,各鄉(xiāng)鎮(zhèn)、各所之間常有跨區(qū)域代開稅票引起的收入矛盾,我有筆記本的記錄,化解了不少矛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現在看起來每月稅收任務500元是個極小的數目,但在當時,我每月要完成都很艱難。我當時分管的鄉(xiāng)全鄉(xiāng)兩千余人,是全縣最偏僻最貧窮的鄉(xiāng)之一。從師傅手里接過的征管底冊就是一個破舊的塑料皮筆記本,用雜亂不同的筆體潦草地記錄著多年來,各納稅人繳稅的時間、金額等情況。我像拿到一本沒有密碼的電文,反復解碼,才濾清了稅務登記的納稅戶底子,包括全鄉(xiāng)地域范圍內的幾戶企業(yè),十二個村及下轄村民小組,鄉(xiāng)政府駐地的一個集貿市場和全鄉(xiāng)范圍內走村串戶收頭發(fā)、羊毛、廢鐵爛銅的流動商販的稅收征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師傅帶我把全鄉(xiāng)的納稅人和大部分村組跑了一遍后,將那個筆記本交到我手上,就算工作交接完成。從師傅手里接過破舊的筆記本,意味著我將獨自管理一個鄉(xiāng)的稅收征管。一本破舊的筆記本,就是一個鄉(xiāng)多年來稅收征管的明細臺賬,凝結著前四任曾負責這里稅收的師傅的心血和汗水,是信任,是囑托,是期望,無比光榮,責任重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記得第一天出發(fā),我?guī)еP記本,在山溝里崎嶇的砂礫路上,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往日里連綿起伏,環(huán)抱的群山,蒼翠欲滴,我卻突然變得很陌生,很茫然,稅款在哪里?去哪里收?問天天不應,問地地無聲。藍天依舊,白云悠悠,草木蔥蘢,溪水長流,似乎一瞬間輕快歡樂的征途一下都隨風而去,我禁不住眼淚長流。往日踩著自行車一道道蹚過的溪流,今天騎到水中間怎就過不去了,怕濕了包里的完稅證,我毫不猶豫地踏進水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個破舊的筆記本伴隨我走過了三個春秋,走遍了整個鄉(xiāng)的角角落落。一月月艱難地完成了收入任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來,我調到企管所工作,那個筆記本又傳給了我的第一個“徒弟”。三十多年過去了,憶起那個筆記本的模樣,依然清晰地在我的腦海閃現,師傅、徒弟、一些納稅人和踏過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宛如昨天。前兩年我去過一次那個偏遠的稅務所和鄉(xiāng)政府所在地,面目全非,稅務所已撤并,鄉(xiāng)政府已合并成了溫水鎮(zhèn)的一個社區(qū)。去往社區(qū)的路綠樹夾道,四季常綠,崎嶇狹窄的沙礫路,早已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七扭八拐的河道架起了一座座橋,再也不用蹚水過河了。遠遠望見,藍天白云下,群山環(huán)抱的社區(qū)建筑掩映在綠樹叢中,高高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正趕上初一大集市,熱鬧非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燒了一碗醪糟,喝一口甜如蜜,醉到了心底。我下意識地想去尋找破舊的筆記本,去指認每一位曾經付出的納稅人,向他們道一聲“共和國不會忘記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