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福建晉江市歷史悠久,自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置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晉江文化多元,中原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在此交融。</p> <p class="ql-block">晉江安平橋是中國現(xiàn)存古代最長的石橋,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它因安海古稱安平道而得名。其始建于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歷時十四年建成,明清兩代有多次重修。橋體為東西走向,橋長約2255米,橋面寬2.9-4米,條石鋪就,兩側(cè)護以花崗巖欄桿。</p> <p class="ql-block">夕陽下的安平橋</p> <p class="ql-block">這里曾經(jīng)是安平橋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這是安平橋原有的橋頭,建有一個水心古剎</p> <p class="ql-block">新修建的水心禪寺</p> <p class="ql-block">安平橋旁邊的書吧</p> <p class="ql-block">梧林傳統(tǒng)村落,這里保留有大量明清和近代的建筑,展示了閩南華僑文化和福建人下南洋的創(chuàng)業(yè)史。</p> <p class="ql-block">這是村口的“朝東樓”,是旅菲華僑所建,始建于1930年,現(xiàn)已成為“村史館”。</p> <p class="ql-block">清朝官式紅磚大厝</p> <p class="ql-block">民國時期留下的“胸懷祖國”樓</p> <p class="ql-block">從槍樓上俯瞰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石井書院是閩南地區(qū)歷史上最早的書院之一。其前身是南宋紹興年間朱熹的父親朱松在安海鎮(zhèn)任職時開辦的鰲頭精舍。朱熹也曾在此講學,傳播理學。石井書院幾經(jīng)興廢,歷代多次重修擴建,使其從宋代延至清末,興學倡教,經(jīng)久不衰。</p> <p class="ql-block">霽云殿是閩南道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鄰近霽云殿的奎光閣是晉江市境內(nèi)唯一的文昌閣</p> <p class="ql-block">晉江龍山寺,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也是全國重點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隋皇泰年間(618-619年),現(xiàn)存建筑物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由靖海侯施瑯等捐資修葺,康熙五十七年又擴建。</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藏經(jīng)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