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除了《穿越春光六千里——我們的京珠探友自駕之旅》的文字,還有一組照片,靜靜記錄著沿途的自然壯美與人文溫度。</p><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個普通的攝影愛好者,攝影對我來說,是一種徹底的悠閑,也是一種內(nèi)心的安然與平和。為了提升生活的情趣,我選擇按下快門:不為結(jié)果,不為炫耀,只為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享受那一刻與光影獨處的寧靜與愉悅。以下分自然風光、人文市井及聚會時光三部分各精選15張共計四十五張為宜。以示存檔查看。</p><p class="ql-block"> 選擇以下風光片的理由:第一,構(gòu)圖、色彩、曝光都掌握得比較好。</p> <p class="ql-block">配音朗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輯:自然風光</p> 1、江嶺油菜花海與城鎮(zhèn)呈S型分布 2、取景:前、中、后景有層次,江嶺城鎮(zhèn)—山谷—云彩 3、取景同第一張,不同的是將鏡頭拉近了,突出了右下角的一條河的形狀。 4、在篁嶺一家民居墻上拍的中國地圖,在構(gòu)圖、色彩及曝光等操作尚可 5、在篁嶺入口處的平臺上拍攝,去掉了照片上面的竹竿,使得畫面更加干凈。在構(gòu)圖、色彩及曝光等方面尚可。拍攝時間為當日上午9點多。 6、歙縣深渡鎮(zhèn)陽產(chǎn)村土樓,在不同的角度拍攝的土樓。 7、這是在婺源縣小靈山景區(qū)村中一家農(nóng)戶家拍攝的,家里70歲的老伯主動邀請我看他家后院山坡上種植的蘭花,大雨過后,各個葉片帶著露珠含笑待人。 8、在婺源縣江嶺俯拍油菜花海,其中在中間部分有一個S型車到,是我想突出的地方。 9、在婺源縣篁嶺古村“梯云村落,曬秋人家”。 10、在江西贛州宋長城遺址旁的《東河浮橋》橋頭的平臺上拍攝。拍攝時間約為上午11點左右。建議今后在拍類似這類片子時,除了拍全景,也要拍局部如:腿及胳膊,使畫面更加感人。 11、歙縣深渡鎮(zhèn)陽產(chǎn)村土樓,在不同的角度拍攝的土樓。在構(gòu)圖、色彩及曝光等尚可。其中,想突出的是圖中間的紅字標識。 12、肩負傳承舞獅非遺的年輕一代 13、呈坎江南小景。白墻黛瓦,馬頭墻高聳;磚雕門樓,飛檐翹角?;张山ㄖ阉囆g(shù)嵌進生活,把詩意藏進磚石,是江南水鄉(xiāng)深處最溫婉的注腳。刪除了有關(guān)多余的樹葉等。 14、清晨霧起,光未全亮。南澳島跨海大橋仿佛凌空而建,浮于云端之間。就在這一刻,一束金光透云而下,直射橋心,仿佛天光垂臨,照亮人間通途。<br> 我正好守在橋邊,觀察著這場光影變幻,心動之際果斷按下快門。這一瞬,如有神助,天地間的美景與我的鏡頭完美相遇。 15、燈塔佇立海角,如守望者,凝望著那蜿蜒跨海大橋,靜靜訴說島與路的思念。燈塔的顏色、佇立的姿態(tài)與跨海大橋交相呼應(yīng)。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輯:人文市井</h3> 1、自拍像 2、呈坎的小橋流水 3、江南特色臘貨 4、宏村湖邊一景 5、眼神的交流 6、有點頑皮 7、江南一帶流行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魚燈 8、考水茶田采茶的大姐 9、交流 10、篁嶺清晨的煙火氣 11、幾根竹竿斜倚墻邊,兩顆毛筍靜放在地上,不言不語,卻自有山林風骨與春光氣息。 12、東河浮橋商販待售的魚干 13、汕頭的手信 14、曬秋的景 15、篁嶺的映山紅開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輯:聚會時光</h3> 1、兄弟們終于見面了 2、與老友的合影 3、 4、與澳門的兄弟齊聚一堂 <p class="ql-block">4-1</p> 5、在長沙見到小旭兄弟 6、新海利海鮮廣場 7、拱北蓮花路的老街道,新面貌。 8、 9、珠海著名餅店之一 10、自拍 11、新關(guān)閘 12、同上 13、銀都酒店停車一隅 14、拱北蓮花路的早餐店 15、再建中的粵海大道 結(jié)束語。一路風景,一路心境,影像留痕,記憶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