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提水往回走時半路碰見閆東,“山林,我村有一棵兩千年的柏樹,你不忙的話不妨去看看。我今天回村里行門戶,我們今天一塊下去再上來?!彼麑ξ艺f。我尋思在家里也沒啥事干,不如去看看,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棵樹,居然能活兩千年,就沖著這兩千年的古樹我也要去看個究竟,大有一睹它的芳容為快。雖然平時也聽說柏樹的壽命很長,據(jù)說現(xiàn)在還有五千年的古柏,它就生長在黃帝陵,傳說是黃帝親手所植。能看一棵東漢時期的古柏,對我來說也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它大大超越了平時我對樹木壽命的認(rèn)知,也超出我平日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說走就走,閆東還帶著他的兩個女兒一塊回老家去。上西渠我去過一次,大約三十多年前我們在后街坪挖一米寬,一米深的坑道,用來栽蘋果樹,那時我和本家叔到上西渠停了一宿。現(xiàn)在上西渠的村容村貌一定會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三十年的發(fā)展,今日的上西渠村早已是生態(tài)優(yōu)美,生活幸福的小康村。一路上閆東開車,我坐在副駕駛室,強烈的好奇心讓我不由地打聽這棵樹的來歷,閆東告訴我:“這里還是原始森林時這棵樹已經(jīng)有了,當(dāng)時村里的老住戶并不姓閆,也不是姓劉,閆家和劉家都是后來搬來的,老住戶已經(jīng)不知那里去了。這棵樹旁邊有一座廟,上西渠黨教室就建在廟的右前方。樹干正中有一塊中心板被人偷走了,也不知是誰干的,雖然報了官,最后也沒查出來?!?lt;/p><p class="ql-block"> 汽車在210國道上疾馳,閆東的小女兒已經(jīng)睡在后排座位上,八歲姐姐照顧著妹妹。車窗外山巒起伏,樹茂林密,正是棗花飄香的季節(jié),我搖下車窗玻璃,一縷醉人的花香撲面而來,清凌凌的延河水嘩嘩地向前流去,幾只白鷺悠閑地在河邊散步。一個半小時不覺不已就過去了,汽車停在閆東家大門口,院子里很久沒有打理過,雜草過了人的膝蓋。院外有石桌石凳,東面有三分荒地,以前一直種著各種蔬菜,作務(wù)方便,采摘也方便。一口旱井,移開井蓋水面離井蓋不足二尺,一排三孔石窯洞,組合成一個簡樸的農(nóng)家小院。姐妹倆用小手采摘一朵朵粉紅的牽?;?,玩得不亦樂乎。我的心思都在那棵千年古柏上,雖然閆東給我介紹這孔窯洞是人住,那孔窯洞存放糧食,那孔窯洞堆雜物。幾十年前的老相框里貼著許多照片,這是我的全家福,這是我的畢業(yè)照。我胡亂應(yīng)付著,心里盼著早一點去看一棵樹,去看一棵樹的活化石,因為這棵樹就是一部歷史,一部值得人去鉆研探討的歷史。它身上有許多有關(guān)氣候,有關(guān)生命,有關(guān)旱澇的秘籍。</p><p class="ql-block"> 四五十分鐘的時間對我來說幾乎幾個世紀(jì)之久,急切向往的心情充斥心間。我們來到一戶農(nóng)家大門口,里面的帳篷已經(jīng)搭好了,人來人往的,不乏有我的同學(xué),我們握手寒暄,我的同班同學(xué)閆軍民也跟事情。“山林,你和這家人沒有親戚吧?”“沒有,我聽閆東說你村有一棵兩千多年的古柏,特意前來看看。”“你可是咱們班里的文人,罷了好好宣傳宣傳我村的黨史,我村的村史,我到我哥哪里給你尋鑰匙去?!薄澳翘兄x老同學(xué)了,我是真走運,沒想到能碰上你,攔羊捎帶打酸棗,一舉兩得。”“你在這里等等,我去一會就回來?!闭f著他急匆匆地向他哥家走去,看著他漸遠(yuǎn)的背影,我不僅感嘆,同班同學(xué)五十多個,有的見利忘義,有的趨炎附勢,有的見風(fēng)使舵,唯有他還和當(dāng)年那樣,古道熱腸,急人所急,想人所想。不被利欲熏心,不被世風(fēng)日下的社會所污染。</p><p class="ql-block"> 他氣喘吁吁地趕來,帶我走出這條小胡同,來到村邊的大路上,再往西南方向斜斜穿過,大約走了二十米,遠(yuǎn)遠(yuǎn)就望見古樹的樹冠蒼翠欲滴,有幾支干枯的樹枝夾雜其中。粗壯的干枝,濃密的葉子,在陜北古老的黃土地上站成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我想起莊子的樹神論來,這棵樹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的三分之一,經(jīng)歷過東漢的戰(zhàn)亂,三國的問鼎,兩晉的殺伐,南北朝的兼并,大唐的繁華落盡,北宋南宋的瀟瀟風(fēng)雨,成吉思汗的開疆拓土,辟地千里,大明王朝的腥風(fēng)惡雨,滿清入關(guān)后的康乾盛世延續(xù)到辱權(quán)喪國的條約簽訂。最后華夏無日月,萬民無家園,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甲午戰(zhàn)爭的風(fēng)云,讓祖國不再有春暖花開,不再有溫情和關(guān)愛。血淚史,賣國史、抵抗史,直到民國的興起,終結(jié)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史。國共的合作與分裂,解放戰(zhàn)爭的遍地烽火,終于迎來了一個嶄新的中國。百年屈辱,千年功過,這棵樹都是親歷者,都是見證者。</p><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樹下仰望,古樹依然煥發(fā)出旺盛的生命力,曲曲折折的樹枝,枝上重重疊疊的樹葉,給上西渠村撐起一片濃陰,猶如一團綠色云朵在上空盤旋。今樹曾經(jīng)見古人,古樹也曾伴今人。我懷著素然起敬的心,去欣賞一棵樹,這不是一棵普通的樹,這是一棵歷經(jīng)滄桑的樹,經(jīng)過人世間的朝朝暮暮,物換星移,朝代更替。它的閱歷,它的智慧,它的見識遠(yuǎn)非一般樹可比。我見過高大的樹,從沒見過這么高大威猛的樹,我聽說過數(shù)百年的老樹,從沒聽說過有兩千多年的古樹。今天它就站在我面前,它讓我的見識上升到此前無法企及的高度。多少流星從它頭上劃過,多少閃電雷鳴從它頭上劈過,千重霜的重疊,萬場雪的疊加,地震火山都沒有動搖它渴望生長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粗糙的樹皮形成一道道縱紋,一圈圈年輪記載著它的樹齡,五人合抱才能勉強擁抱過來的樹干,就像時空的穿越者,用泰山北斗形容這棵樹一點都不為過。它的根深深地扎在地下幾十米深,它的頭昂然頂著藍(lán)天白云,疲勞的鳥雀在它枝上休息,有的則把巢建在樹上,生兒育女,在它的庇護(hù)下快樂健康地成長。它不僅僅是一棵樹,還是鳥雀們美麗可愛的家園,為它們遮風(fēng)擋雨,為它們驅(qū)寒保暖。它活成一部童話,有浪漫主義色彩,也現(xiàn)實主義的風(fēng)格。它活成一首詩,用豐滿的生活給詩注入韻腳,用寒來暑往標(biāo)上平仄,用古往今來點綴意境。它是樹卻用哲學(xué)家的邏輯和推理去詮釋它的生命歷程,用生物學(xué)知識解釋它的密碼。這是超越時代潮流的樹,也是超越歷史風(fēng)云的樹。該知足啦!可是它并沒有壽終正寢,依然站在壕溝的邊沿,一座古廟的陪伴,讓它不再寂寞。廟也不知何年所建,至于上西渠村的黨史資料館,那是后來人建起來的,用來顯示羅子山最早的黨支部的神圣和尊嚴(yán),就像這棵柏樹在羅子山鎮(zhèn)也是獨一無二的一樣。</p><p class="ql-block"> 我姐夫和我同學(xué)閆軍民給我講解上西渠村的村史,講解閆志道在國民黨統(tǒng)治羅子山時在上西渠秘密建立黨支部的事跡。我們在樹下談天說地,在前后左右為它拍照、錄視頻、與古樹合影。五六只啄木鳥從遠(yuǎn)處飛來落在古柏不同的位置上在跳躍著尋找著寄生的蟲子。故事里的童話都是騙人的,這棵樹卻不會騙人,它圣于天神于地,就參孫那樣只要扎根大地,就有無窮的力量和智慧與一切自然的力量搏斗,活成了斗戰(zhàn)勝佛。</p><p class="ql-block"> 去看一棵樹在我的生命中是前所未有的,上西渠村的這棵柏樹也是我唯一最崇敬的一棵樹,它的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它的故事卻無人知曉,沒有人能活過兩千歲,它的前生是一團迷,它的今世我曾駐足,不求它生命精彩絕倫的全部,但求它今生美麗的遇見。</p><p class="ql-block"> 我在老同學(xué)和幾個村民的陪同下參觀了上西渠村的黨史資料館,拍了墻上貼著不同時期珍貴的照片,這一切遠(yuǎn)沒有那棵柏樹重要。轉(zhuǎn)眼一年過去了,這些黨史資料太繁瑣,要從先后順序把這些照片整理出來費時費力,實在令我頭疼不已,也讓我愧對老同學(xué)的所托,寫不出什么有影響的文章來。我有感于一棵樹,惦記著那棵兩千年的柏樹,期待與它重逢有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