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孟夏走皖南 · 訪古探幽宣城記

東南西北老貓

孟夏走皖南,首站: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 宣城。<br>杭州西站出發(fā),高鐵一小時就到。 宣城,古稱宛陵、宣州。自西漢設(shè)郡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晉永嘉年間,首開文化昌盛之風(fēng),歷經(jīng)隋、唐、宋、元、明、清諸朝文化發(fā)展,其文脈源遠(yuǎn)流長。范曄、謝眺、沈括、文天祥等先后出守于此,李白、白居易、杜牧等相繼來此寓居,宣城因此享有“宣城自古詩人地”的美譽。 <div>來到宣城,直奔謝朓樓。朓:拼音:tiǎo<br>謝朓樓,江南名樓之一,宣城太守謝朓所建。原名高齋,后人稱謝公樓、謝朓樓。<br>謝朓(464年-499年),字玄暉,南朝齊杰出的山水詩人,與謝靈運同族,并稱“大小謝”。謝眺的詩歌對后世詩人如李白、杜甫等都有深遠(yuǎn)影響。李白曾多次在詩中表達(dá)對謝眺的敬仰,如有名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等,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更是成為千古傳唱的佳句。<br></div> 歷史上謝朓樓曾多次毀壞和重建,最后一次毀于1937年的日軍轟炸?,F(xiàn)在的謝朓樓是國家AAAA級景區(qū),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四檐高飛、曲徑回廊的仿古建筑,分為上下兩層,四周設(shè)有屏風(fēng)門。樓基周圍還有歷代詩文碑刻和修樓碑記。 <p class="ql-block">江南四大名樓的屏風(fēng)</p> 1998年5月,謝脁樓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復(fù)建的懷謝亭,亭柱上刻有行書對聯(lián):“四時憑眺依舊澄江靜如練,千古復(fù)登總教臨風(fēng)懷謝公”。其中“澄江靜如練”來自謝朓詩作《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p class="ql-block">謝脁樓附近正在施工,一處連接謝脁樓的景區(qū)即將完工。從開啟的邊門進去,先睹為快了一番。樓臺亭榭回廊,古韻幽幽流香。待新景區(qū)完工開放,謝朓樓規(guī)模將更上一層樓。</p> 來宣城前做功課時,發(fā)現(xiàn)宣城有一古塔,始建于西晉永寧年間。晉初名永塔,唐稱開元寺塔,宋稱景德寺塔,亦稱多寶塔,明、清又稱永寧塔。<div>古塔伴古寺。景德寺當(dāng)年是宣城歷史最古老,也是等級最高的寺廟,府一級管理佛教的機構(gòu)僧綱司即設(shè)在寺內(nèi)。杜牧、湯顯祖都曾寓居這里。民國時存地藏殿和鐵佛殿,解放后,大殿被拆除,后建為宣州影劇院,現(xiàn)建為開元小區(qū)。<div>所幸景德寺塔得以保存。古塔經(jīng)歷代多次重修,塔形及其結(jié)構(gòu)都有較大變化,唯有塔頂三截插瓶護環(huán)上盤掛的粗鐵鏈,自北宋以來一直保持著原樣?,F(xiàn)景德寺塔為九級六面形樓閣式磚塔,高34米 。為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div><br><div>看著眼前這1700余年高齡的古塔被一幢幢居民樓和郁郁蔥蔥的樹木簇?fù)碇?,一種奇特的感覺不由而生。</div></div></div></div> 孟夏之時,萬物并秀。碧綠茶田,生機勃發(fā)。行走其間,實在養(yǎng)眼得很。 <p class="ql-block">眾鳥高飛盡,</p><p class="ql-block">?孤云獨去閑。</p><p class="ql-block">相看兩不厭,</p><p class="ql-block">只有敬亭山。</p><p class="ql-block">——[唐]李白《獨坐敬亭山》</p><p class="ql-block">敬亭山橫亙于宣城市北郊的水陽江畔,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帝諱,易名敬亭山,屬黃山支脈,東西綿亙十馀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吧讲辉诟?,有仙則名?!弊阅淆R謝脁《游敬亭山》和唐朝李白《獨坐敬亭山》詩篇傳頌后,敬亭山遂成為名齊五岳的“江南詩山”,聲名鵲起。</p><p class="ql-block">前往敬亭山的路上,一側(cè)是連綿起伏的碧綠茶田,一側(cè)是李白主題雕塑、書法精品碑刻等。下圖雕塑一看便知是詩仙李白正興起揮毫作詩呢。</p> 啟功先生墨寶: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詩作)<br> 登山游步道上有一座古昭亭牌坊,“昭亭”其實就是敬亭(山)的原名,這座牌坊已經(jīng)在敬亭山上佇立了近400年。最近的一次修繕是2021年。<br> <p class="ql-block">沿著青石板路,繼續(xù)一路向上,來到一個支路路口,按照路牌指示,一條幽深的竹林小徑一直延伸到皇姑墳景點。</p><p class="ql-block">?下圖為玉真公主的塑像。</p> 玉真公主乃唐玄宗的同母妹妹,本名李持盈。24歲便出家為道士,號持盈法師。<div>皇姑墳,相傳為玉真公主的荒冢,景點由玉真公主塑像、皇姑墳、相思泉和皇姑橋組成。</div> 李白為玉真公主寫下《玉真仙人詞》:“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云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yīng)相逢?!崩畎椎睦寺筒涣b由此可見。<div>至于玉真公主與詩仙李白的故事,有多個版本,網(wǎng)上可搜索,恕不在此贅述了。</div> 過了皇姑墳景點,再走不遠(yuǎn)就是石濤紀(jì)念館?;彝甙讐Γ驼{(diào)。<div>石濤(1642年-1707年),明宗室靖江王贊儀之十世孫,南明元宗朱亨嘉的長子。明亡后,其父朱亨嘉自稱監(jiān)國,被唐王朱聿鍵處死于福州,滿門抄斬。時石濤年幼,幸由宮人冒死帶走得以逃生。后出家,法名原濟,字石濤,別號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br></div> 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shù)理論家。<br>他幼年遭變后出家為僧,后駐錫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廣教寺,半世云游,以賣畫為業(yè)。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fēng)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尤精冊頁小品。工書法,能詩文。存世作品有《石濤羅漢百開冊頁》《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山水清音圖》《竹石圖》等。 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名言有"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dāng)隨時代"等。<div>石濤最為珍貴的作品是他青年時期在安徽宣城廣教寺出家的時候創(chuàng)造的工筆人物作品《石濤羅漢百開冊頁》。據(jù)保守估計,此套冊頁目前價值30億元人民幣。(資料)</div> 康熙五年(1666),25歲的石濤來到宣城,掛單敬亭山廣教寺、金露寺、閑云庵等寺廟,與當(dāng)?shù)氐漠嫾颐非逡鄮熞嘤?。石濤在皖南之時,經(jīng)常出入徽州和黃山,賞玩諸多大戶的藏品,心性和技法得到很大提升。 石濤紀(jì)念館內(nèi)的羅漢雕塑(該圖來源朋友所攝) 一路有碧綠茶田相隨,習(xí)習(xí)微風(fēng)帶來幽幽清香,沁人心扉。 回望走過的路,遠(yuǎn)處的宣城已然披上了一層薄紗,有點撲朔迷離。 山半腰的翠云庵,看上去好像剛剛修復(fù)過。<div>據(jù)資料顯示,翠云庵有據(jù)可考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宣歙觀察使裴休所筑的“卜靜室” (禪寺),即翠云庵的前身。因韓愈少年時曾在敬亭山下讀書求學(xué),韓愈成名后,宣州人在“卜靜室”為韓愈建祠紀(jì)念,將韓愈的塑像供奉其中,時來禮拜。</div><div>唐代的“卜靜室”和其后的翠云庵原為禪門,1919年始改住黃冠(道士)。解放前夕,翠云庵幾乎已毀壞殆盡,只留下庵門前的虎窺泉。1987年經(jīng)批準(zhǔn)重建翠云庵。<br></div> 看到的都是未完工神像。這也正是機會難得可以一窺神像本色原貌。 <p class="ql-block">仔細(xì)看,每一處拼接都是用木頭固定而不見一個鐵釘。</p><p class="ql-block">看樣子,目前這狀況可能是上漆前的準(zhǔn)備階段吧。</p> 翠云庵前有一口“虎窺泉”。相傳山僧苦無水,有虎刨土,且刨且嗅,群僧于虎刨處掘井,得清涼甘泉,遂名虎窺泉。 終于到了太白樓,又名太白獨坐樓。<div>太白樓建于天寶十二年(753年),因李白在此所著名詩《獨坐敬亭山》,后人在此處建“擁翠亭”,并立碑記事。此亭又俗稱“太白亭”。清代,將此亭改建成太白樓,樓下為道士寓居。1937年毀于戰(zhàn)火。2014年11月,宣城市政府新建太白獨坐樓位于敬亭山半山腰懷英亭附近,樓高33米,共4層,仿唐建筑。</div> 進入樓內(nèi)一層廳,就見正中一尊石膏雕塑的李白坐像,詩人側(cè)身目視遠(yuǎn)方,仿佛在尋找他的偶像謝眺,抑或是沉醉在敬亭山的溫柔中。 登二樓,見墻上懸掛一首塮眺的五言詩《高齋視事》:<div>余雪映青山,寒霧開白日。<br>曖曖江村見,離離海樹出。<br>披衣就清盥,憑軒方秉筆。<br>列俎歸單味,連駕止容膝。<br>空為大國憂,紛詭諒非一。<br>安得掃蓬徑,鎖吾愁與疾?</div><div>詩人在作品的結(jié)尾明確表達(dá)了歸隱的愿望,既是他思想上苦于“視事”,又不貪戀享受的必然歸宿??上?,謝眺最終還是被誣死于獄中。<br></div> 謝眺像 在太白樓二樓陳列了好幾個精美的大型木雕作品,內(nèi)容基本都是對李白詩歌的一種詮釋,如《送友人》,等等。 <p class="ql-block">懷英亭</p> 從太白獨坐樓出發(fā),循著步道爬階而上,可登頂敬亭山最高峰翠云峰,隨后繼續(xù)前行,可經(jīng)覽天際閣、穿云亭、湖光亭等到達(dá)敬亭山南大門,還能游覽韓愈文化園。此步道路程比較長,有一定難度,比較適合登山愛好者。<div>在石濤紀(jì)念館有景區(qū)觀光車接送游客到游客服務(wù)中心,觀光車票單程成人每位10元。這個選擇可以節(jié)省體力。</div> 下山后又去了江南千古名剎、曾與九華山化城寺、黃山翠峰寺、瑯玡開化寺合稱四大名寺的廣教寺。廣教寺建于唐大中三年(849年),是一代名相裴休任宣州刺史時,為迎希運和尚即黃檗禪師所建。黃檗禪師是禪宗的五大流派之一臨濟宗的始祖,臨濟宗也稱“當(dāng)頭棒喝派”此宗后傳入日本、朝鮮等地,成為這些國家的禪宗主流。<div>廣教寺毀于1939年抗日戰(zhàn)爭時期,僅遺存廣教寺雙塔。</div> 2006年經(jīng)政府批準(zhǔn),廣教寺道場正式興建,現(xiàn)已對外開放。<div>廣教寺現(xiàn)建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藏經(jīng)樓、鐘樓和鼓樓等。<br></div> 這里陳列的石濤畫作雖然不是真跡,但也應(yīng)該是高仿吧。一共8張,我全拍了。一張張仔細(xì)欣賞,圖上每一個人物,以及動物花草,都自帶脫俗的靈氣。 廣教寺雙塔建于北宋紹圣三年(公元1096年),為七級方形平面直井式塔心室仿木樓閣式磚塔,保存了唐代佛塔的古意。1956年,被列入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又由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憾的是由于去晚了,吃了閉門羹。勉強拍得雙塔之一,自嘲“聊勝于無”。 文末特別介紹一下宣城的魏氏餛飩,果然好吃,價格還非常合理,不愧為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