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雜記之羊肉泡</p><p class="ql-block"> 中午不知道吃什么?快遞通知取包裹,我知道網(wǎng)上訂的西安羊肉泡到了。西安的羊肉泡雖然不是安康東關(guān)的做法,也算是老家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最早吃的泡饃自然是東關(guān)的味道。那時間也就一塊多錢,一個饃一碗湯。湯端上來,饃端上來,先吃一口饃,甜甜的麥粉香,邊加鹽,邊撕饃,嘴里還說“老板,蒜沒有了!”老板端上一碟蒜,嘻哈哈的說,好吃不?東關(guān)第一家吃的多了,味道記憶就上頭。一次在巴山路邊一路邊攤吃,味道不咋樣,但下崗的老板卻有趣味。他說“我的泡饃不是東關(guān)味道,叫做西安燴饃。你吃過沒有!”我不想理他,他意思是我沒有去過西安。我說沒有吃過。他這個時間就得意不知道自己是誰了,說:“你看,我給你煮個正宗的西安燴饃?!敝笸辏⑼?,放幾粒大蒜,用刀一排,再放在碗里,說:“西安泡饃最佳的地方就是這一拍?!焙髞聿恢肋@個伙計去哪里了,知道的是在那個失業(yè)下崗的時代,有一個中年小伙子自主創(chuàng)業(yè),還敢吹噓,還自信滿滿,那個事期真是機會多多、自信滿滿的呀。</p><p class="ql-block"> 在西安讀大專時吃的北關(guān)羊肉泡味道記不清了。記得清的是去康復(fù)路進貨的經(jīng)歷。那幾年老師被人瞧不起,不是不會教書,是不發(fā)工資。沒有工資的老師就是癩皮狗。回家不招老婆喜歡,在外不招牌友喜歡。自然要屈服,那就是跟著老婆做事情。老婆剛好開始擺攤子,也就是個體戶。一天有幾十塊收益,也就是老師一個月的拖欠工資。既然一家人,老婆做啥我做啥。首先是去西安進貨,具體就是在康復(fù)路進貨。坐一晚夜班車,喝三瓶二鍋頭之后,在玉祥門下車,再坐車到了康復(fù)路,同行的都進一個羊肉泡饃館吃飯,老板說:“優(yōu)質(zhì)還是普通?”其他都點普通,我說來個優(yōu)質(zhì)的,本以為肉多。其實優(yōu)質(zhì)的就是羊油多。吃完大碗羊肉泡饃,大家分頭在康復(fù)路購買自己的貨物。其實幾年前我在西安讀大專的時間,看著背大包小包進貨的商販,都很同情。等自己融入其中的時候,也不覺得丟人,誰知道幾塊錢的衣服,回去就是十幾塊呢?康復(fù)路的貨物弄好之后,再到玉祥門,再吃一大碗蒜蘸面。再買三個二鍋頭,然后昏睡回安康。別問為啥昏睡,你坐過翻越秦嶺的夜班車,你就知道為啥要喝酒了。</p><p class="ql-block"> 后來吃了陜西多種口味的羊肉泡,比如澄城的水盆羊肉,潼關(guān)的燴饃之類的。吃的最得意洋洋的還是安康東關(guān)的味道。一天一個外地老師和我搭話,說:“你們安康啥都好,就是羊肉泡沒味道,寡淡!”我知道他是第一次吃安康羊肉泡,自己沒有在湯里放鹽,那味道自然是寡淡無味的。</p><p class="ql-block"> 安康的羊肉泡沒有做成泡面式的,所以外出的家鄉(xiāng)子弟吃不到。但西安的泡饃已經(jīng)做成了大氣候,一點擊頁面,下單,幾天就收到西安的泡饃,鍋開,撲鼻的老家氣味,真的很地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