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少年時代我喜歡讀書,一度到了癡迷的程度,而真正的讀書正是發(fā)自于內(nèi)心的熱愛,這份愛純粹天然,就像向日葵總是追尋著太陽,聽從的是心的召喚,正是這份愛,讓人無論在何時何地、何種境遇都能嗅出書的馨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生于五十年代末的某部隊大院,少年時的我性格內(nèi)向、膽小怕事、不善言辭,而讀書讓我變得自信自強,開朗大方。我的讀書經(jīng)歷源于小學(xué)二年級,那幾天家里翻箱倒柜,整理出許多我從沒見過的書,有《歐陽海之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巖》、《敵后武工隊》……還有許多雜志、畫報,我欣喜若狂,一頭扎進書的海洋里,有些書上的字還認不全,只能先揀著有圖片的雜志看熱鬧,第二天放學(xué)后趕緊往家跑,可家里已經(jīng)收拾的干干凈凈,原來那些書全都上交了,看了一半的書就這么沒了,心里別提多難過了。小小年紀的我,第一次對書有了渴望,書賦予我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開闊的視野,新奇的世界,書的魔力真是太大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上小學(xué)三年級時,爸爸因病在家休養(yǎng),他每天生活很有規(guī)律,午睡后看會書,然后出去散散步。下午我放學(xué)回來,爸爸在看書,很厚的一本,出去散步時,他把書放到柜子里,關(guān)好柜門,很小心的樣子,我很好奇,待他出去悄悄地拿來看,原來是豎版的《紅樓夢》,其中有一幅插圖,是坐著的一位少年,約十三、四歲的模樣,衣帶飄飄,神清氣朗,這應(yīng)該就是寶玉,這書在當時可是描寫才子佳人的禁書。</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被書中的內(nèi)容所吸引,囫圇吞棗地也跟著看起來,雖然好多字都不認識,但大概意思也能看懂,估計爸爸快回來時,再悄悄地把書放回去,就這樣,我為黛玉的處境而悲,為寶黛的命運而憂,為眾釵熱鬧的詩社而喜。時至今日,偷看禁書這件事,除我之外,誰也不知道,老爸已經(jīng)去世多年,他要知道當年一個小屁孩,與他一起偷看禁書,少不得胖揍我一頓,一個小孩看《紅樓夢》,在今天看來,可笑至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入伍幾年后,我在新華書店買了一套《紅樓夢》,這次我從頭到尾仔細通讀了一遍,有些段落看了不止一遍,有一陣還真是著了迷,說是“紅”迷也不為過。這次再讀,心情異常平靜,完全沒有了當年偷看禁書時的好奇、激動、迫切的感覺,這就是大人越不讓做的事,做起來才越覺得新鮮又刺激,當然這是后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對知識的渴望讓我多看多聽,也讓我的世界豐富起來,我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在文科方面的進步是很明顯的。上初中后,我擔(dān)任了學(xué)習(xí)委員、語文課代表,是班里第二個加入共青團的學(xué)生,我的作文被老師當作范文在全班展示。班主任教語文,她叫學(xué)生回答問題時,如果答的不對就會繼續(xù)點名,教室里有時會站著十幾個人,直到答對為止,我是最后被老師叫,如果我也答不上來,那大家就一起站著挨訓(xùn)。在我們這個小地方我是“矬子里的將軍—拔大個”,但我的自信心就這樣被老師慢慢地培養(yǎng)起來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梅同學(xué)的姐姐在市圖書館工作,她經(jīng)常拿些不讓上架的禁書給我看,時間多則三、五天,少則第二天就得還給她,因為還有人排著隊等著看這些書。那時候,我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貪婪地吸吮著書中的知識,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我讀的書,有些在當時雖然是禁書,但事實證明,都是些好書,如果是壞書,照我這種看法,說不定就誤入歧途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段時間讀的書很雜,《紅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歐陽海之歌》、《青春之歌》、《紅與黑》、《茶花女》、《十萬個為什么》,還有好多都記不得了,有些書前后頁都掉了,沒書名沒作者,不知輾轉(zhuǎn)傳了多少人。我所有的空閑時間都用來看書了,干家務(wù)、剁雞食,手里也拿著書。有時放學(xué)拿到一本書,第二天上學(xué)就得還,只有連夜看了,晚上,我待家人都睡了,悄悄地開燈,靜靜地看書,隨著書中人物或哭、或笑、或悲、或喜,看得入了迷,看得頭昏眼花,忘了身在何處,直到媽媽突然出現(xiàn)在我面前,一邊小聲地數(shù)落著我:“讓你看叔(書)、看大爺?shù)?,早晚把眼睛看壞了”,一邊順手關(guān)了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還真讓媽媽說中了。高二我的眼睛出了問題,黑板上的字變得模糊不清,老師關(guān)切地把我調(diào)到前三排,坐在小個同學(xué)堆里我好像羊群里的駱駝,別提多尷尬了,周圍的同學(xué)不時地竊竊私語,好像我犯了多大的錯,羞恥感始終讓我難以抬頭,有個地縫我都想鉆進去,每天上課都很煎熬,我很自卑,自信心被瘋狂碾壓。</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樣的日子我不敢對爸媽說,此時正好哥哥休探親假,他一眼就看出我的眼睛出了問題,帶我去看醫(yī)生,原來是假性近視,經(jīng)過治療、慢慢地恢復(fù)了視力,在遇到困難時,多虧有親人的幫助,這次的遭遇給我的打擊很大,讓我差點放棄了對書的癡迷,我怕眼病再犯、也怕個別同學(xué)的竊竊私語、更怕有人上下打量的嘲諷的目光,因為那種羞恥感太強烈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時候發(fā)生了一件事,讓我的自信心重新爆棚。臨近期末,班主任老師的兒子燙傷了,上午老師堅持上課,下午的自習(xí)課,老師讓我維持秩序。自習(xí)課先把老師留的復(fù)習(xí)題抄給大家,可沒一會教室就成了菜市場,想學(xué)習(xí)的同學(xué)皺著眉,不想學(xué)習(xí)的幾個男生,大呼小叫地鬧騰著,留級生鋼同學(xué)鬧得最歡,他在教室里走來走去,四處聊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要想辦法讓班里靜下來,想到書包里梅同學(xué)借我的書,我計上心來,“同學(xué)們靜一靜,我給大家讀故事書好不好?”我和大家商量,“好??!”同學(xué)們異口同聲,“書的名字叫《抗日英雄楊靖宇》”,我的朗讀能力還是不錯的,我用充滿深情的語調(diào)開始朗讀:“1936年冬天,楊靖宇已是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一路軍的總司令。他身高1米90多,身材壯碩,能使雙槍,槍法極準,當年抗聯(lián)的戰(zhàn)士總能在人群中一眼認出他們的總司令……”讀著讀著,同學(xué)們都聚精會神了,臉上流露出渴望傾聽的表情,就連鋼同學(xué)也老老實實地在聽,就在這時,我的朗讀戛然而止,“唉呀!怎么不念了”,下面一片嘆息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說:“大家還想不想聽啊?”“想??!”“那課堂秩序亂糟糟地怎么辦???”“我們改啊!”就這樣,我和大家約法三章:每天下午前三節(jié)自習(xí)課,同學(xué)們復(fù)習(xí)功課,第四節(jié)我給大家講楊靖宇將軍的故事,想復(fù)習(xí)功課的同學(xué)自便,自習(xí)期間課堂紀律不好,講故事就取消,同學(xué)們一致同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后幾天如我所愿,大家都安靜地復(fù)習(xí)功課,偶爾有點小騷亂,馬上有男生站起來維持課堂紀律,講故事時,有點小動靜,我立刻停下不念了,這時同學(xué)們就一致遣責(zé)違紀的同學(xué),請求我趕快接著念。最后楊靖宇將軍犧牲的這段文字,我是含著淚讀完的,課堂里靜悄悄的,有的女同學(xué)流下了眼淚,男同學(xué)握緊了拳頭,大家為楊靖宇將軍的壯烈犧牲而悲痛,對日本鬼子無比痛恨!敬仰英雄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同學(xué)們心中慢慢增長。那以后,同學(xué)們似乎長大了,也懂事了,一本描寫抗日英雄的書,能讓頑劣的學(xué)生安靜地上課,這不能不說很神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些天,當我站在講臺上面對幾十名同學(xué)時,內(nèi)心沒有一絲慌亂也沒有一絲雜念,我只想還同學(xué)們一個安靜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過去那個膽小怕事、不善言辭的我仿佛變成另外一個人,我變得自信健談又落落大方,還有點小機智,所謂破繭成蝶,于我而言似乎過于美麗,那丑丑的毛毛蟲還很像我。同學(xué)們是支持我的,而這一切都源于讀書,一本好書能讓人安靜下來,書于我們就像空氣和水,書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我期待自己破繭成蝶,只要有書相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