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五月,初夏,陽光明媚,綠意盎然,是個繁盛的時節(jié)。人們,躬身耕耘,收獲的希望充盈著心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間會給予勞動的收獲。</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走進(jìn)坡陽古街,尋訪能工巧匠,學(xué)習(xí)傳統(tǒng)手工制作工藝,體味勞動之美。金東邵氏竹編、金東糖畫、“徐恒茂巡梨”的古法燉梨、秀氏針線、豆腐宴、婺州陶器等等,這些都是獨具特色的手工技藝。</b></p> <p class="ql-block"><b> 竹編扇有著“團(tuán)圓”和“圓滿”,以及“行善”和“慈善”的美好寓意。不僅用于祛暑納涼,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義和審美價值。親手制作一把竹編扇,手法雖稚嫩但心思專注,扇子未必精美,但一定獨特,貼上一個小熊貓,掛上一個流蘇,也是有模有樣!扇一扇,風(fēng)挺涼快。</b></p> <p class="ql-block"><b> 端午佳節(jié)將至,佩一個艾草香囊,可提神醒腦,亦可用作裝飾點綴。姑娘們,飛針走線,有模有樣,安安靜靜地繡著,在指尖流轉(zhuǎn)中品味藝術(shù)之美。</b></p> <p class="ql-block"><b> 陶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古法制陶有練泥、拉坯、印坯、刻花、曬坯、燒窯、彩繪等步驟。雖然初學(xué),可我們做起來的“白玉碗”也是惹人喜愛。</b></p> <p class="ql-block"><b> 糖畫,以糖為墨,畫時靜氣凝神,運腕走云,流淌如絲,頃刻間各種圖畫躍然紙上。咬一口香甜酥脆,別有一番滋味。</b></p> <p class="ql-block"><b> 民以食為天。在純天然制作食品中,古法豆腐歷史悠久,代代相傳。一顆顆小小的黃豆,經(jīng)過泡豆、磨豆、濾渣、煮漿、點漿、靜置、入札、榨水這些工序,就變成了方方正正,白嫩又Q彈的豆腐。</b></p> <p class="ql-block"><b> 金燦燦的煎豆腐、小巧玲瓏的豆腐包、柔軟可口的紅燒肉油泡、熱氣騰騰的豆腐羹,小小豆腐花樣吃法,演繹出千變?nèi)f化的美味,令人垂涎欲滴。陽光下的板凳豆腐宴,感受日子的熱烈與紅火。</b></p> <p class="ql-block"><b> 中國傳統(tǒng)手工制作技藝,涵蓋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是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寶貴財富,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品味其中的匠心獨運,驚嘆于手藝人的才智與品格,要將工匠精神傳承下去。</b></p> <p class="ql-block"><b> “立夏”,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七個節(jié)氣,也是夏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蛙聲起,蟬初鳴,萬物共赴美好新程。無奮斗不青春,錦繡未來,你我共繪。學(xué)習(xí)工匠精神,用心、靜心、虛心、耐心、細(xì)心,加上創(chuàng)新,青春當(dāng)時大有可為。</b></p> <p class="ql-block"><b> 特別感謝坡陽豆腐宴店鋪、山山家徐恒茂巡梨店鋪、秀氏針線坊店鋪為本次活動提供場地,感謝古街上的師傅們對我們的支持與幫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