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西北,武陵山脈的余脈孕育了德夯大峽谷。這個大峽谷深藏著什么樣的令人稱奇的秘境?<div><br></div><div>在上圖這片不大的區(qū)域,我們用了一整天的時間去探求。<br><div><br></div></div> 首先我們來到德夯大峽谷天問臺,<div><br></div><div>在這萬丈裂谷的心臟,一座灰白色石英巖孤峰破壁而出,形如被天神擲落的青銅巨劍,令人驚嘆大自然的神奇。(手機拍攝)<br><br>天問臺之名源于屈原的長詩《天問》。相傳戰(zhàn)國時期,屈原流放至湘西,見此地奇峰險壑、云霧繚繞,心生對天地自然的浩嘆,在此寫下《天問》的靈感片段:<br><br>彼云海蒸騰處,有石破蒼穹<br>雷紋鑿九問,星屑落玄黃<br>螭虬蟠柱可量天?虺鱗藏壑怎紀年?<br>熒惑守心非天怒,流彗掃鬢豈讖言?<br>鑿痕斑斑皆詰屈,苔痕歷歷盡茫然<br>縱使禹鼎銘萬象,安解璇璣轉(zhuǎn)玉衡?<br><br>在云霧翻涌之地,一座孤峰如問天之劍直貫九霄<br>雷電在巖壁烙下永恒詰問,星辰碎片墜入混沌初開的世界<br>盤踞石柱的龍蛇啊,豈能丈量蒼穹的邊際?幽壑中褪鱗的虺蛟,如何記述時間的褶皺?</div><div>火星在心宿徘徊非天罰,彗尾掃過鬢發(fā)亦非預(yù)兆</div>巖石裂痕蜿蜒如天問,苔蘚新綠疊印千年迷思<br>縱有禹王鼎銘刻萬象,北斗星軌的奧秘誰人可解?<br> 遠遠的拍到國家精準扶貧的苗寨 <p class="ql-block">站在觀景臺觀險峻奇絕、形似大問號的天問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沒有與屈原的《天問》中對自然的敬畏隔時空呼應(yīng)的沖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問臺集自然奇觀、文化傳說與哲學(xué)意蘊于一體,既是地質(zhì)演變的見證,也是人類對自然永恒追問的象征,被譽為“武陵山脈最震撼的觀景臺”之一。<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個文旅產(chǎn)品頗有創(chuàng)意,值得去。<br></p> 矮寨公路奇觀<div>(從天問臺到矮寨公路奇觀景點約10公里,大致20分鐘車程)</div> 百度地圖顯示,矮寨公路是G209(內(nèi)蒙古蘇尼特左旗—廣西北海,簡稱蘇北線)在湘西的一段。<div><br></div><div>這一段全長度約6.1公里,其中約1.8公里“Z”字形急彎,形如“天梯”,地勢險峻,被稱為“中國最危險的公路之一”;連續(xù)回頭折疊彎長約0.5公里,有民間想象為“8"字形。<br></div><div><br></div><div>從山腳到山頂垂直高差達440米,部分路段懸掛在懸崖上,被稱為“掛在云端上的公路”。<br></div> 讓大疆無人機飛一會兒吧,航拍盤山公路。<div><br></div><div>有資料說,這一段盤山公路曾經(jīng)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是川湘運輸線上的重要部分,是抗戰(zhàn)后方與前線連接的生命線之一。</div> 乘坐景區(qū)巴士沉浸式體驗盤山公路奇觀~“Z”字形急彎全長約1.8公里<br><br>(坐在巴士乘客座位第一排,手持大疆迷你運動相機,隔著車玻璃記錄。感謝相機超級防抖功能。)<br><br>(也可以自駕,邊盤山邊在各個觀景臺拍攝,彎度小,坡度大,駕駛難度極高。) 乘坐景區(qū)巴士沉浸式體驗盤山公路奇觀~連續(xù)回頭折疊彎長約0.5公里。<br><br>車速非常慢。 <div>航拍矮寨大橋 </div><div><br></div>矮寨大橋于2012年3月31日正式建成通車,屬于G65包茂高速(內(nèi)蒙包頭-廣東茂名)的湖南段,連接吉首市和花垣縣。<div><br></div><div>大橋建成前,通過矮寨盤山公路需要至少30分鐘,而大橋建成后,跨越峽谷的時間縮短至約1分鐘。</div> 行駛在矮寨大橋<div><div><div><br></div></div></div> 世界首次采用“巖錨吊索”結(jié)構(gòu),利用山體巖層固定吊索,增強橋梁穩(wěn)定性。世界最長的隧道式錨碇之一,錨碇隧道長達159米,創(chuàng)懸索橋紀錄。<br> 矮寨大橋的第一層設(shè)有觀景棧道。 矮寨大橋的猩紅鋼骨劈開云霧,工業(yè)文明的圖騰在武陵山脈傲然矗立。 德夯大峽谷的萬丈深淵在腳下鋪展。遠處苗寨的吊腳樓,像散落的黑珍珠,鑲嵌在翡翠色的山坳里。 矮寨盤山公路就在我的腳下,記錄在運動相機里,也是今年“五一勞動節(jié)”最難忘的記憶。 那一道道穿上新裝的盤山公路,是天神執(zhí)筆,在蒼翠群山中揮灑出驚心動魄的狂草?不,分明是數(shù)萬名勞工,人力開鑿、錘釬爆破、肩挑背扛,日夜奮戰(zhàn)7個月,犧牲了近300名寶貴生命換來的奇跡!<div><br></div><div>這條公路于1936年9月開始修建,1937年3月建成通車,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打通后方運輸通道而緊急修建的戰(zhàn)略公路。<br></div>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div>"湘川公路死事員工公墓”紀念碑立于1938年<div>(“死事”為舊時用語,意為“殉職”)<br><div><br><div><br></div><div><br></div></div></div></div> 開路先鋒紀念碑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漫步在觀景棧道,當山風撞響鋼索的琴弦,這鋼鐵與自然的交響,才是人間最壯麗的詩篇.......<div><br></div><div>矮寨大橋攻克的技術(shù)難題:<br><br>1.地形險峻,施工環(huán)境極端<br><br>橋址位于德夯大峽谷,兩側(cè)懸崖高差達500米,坡度近70度,傳統(tǒng)施工方法無法展開。<br><br>解決方案:采用“軌索移梁”創(chuàng)新工藝(世界首創(chuàng)),利用懸索橋的主纜作為軌道,分段運輸和架設(shè)鋼桁梁,避免大型機械進場。<br><br>2.地質(zhì)復(fù)雜,錨碇施工困難<br><br>峽谷兩側(cè)巖體破碎,傳統(tǒng)錨碇(固定主纜的結(jié)構(gòu))難以穩(wěn)定。<br><br>解決方案:采用隧道式錨碇,將主纜固定在挖入山體的隧道中,錨碇長度達159米,創(chuàng)同類橋梁紀錄。<br><br>3.抗風抗震要求極高<br><br>峽谷內(nèi)風力強勁,且地處地震帶。<br><br>解決方案:通過風洞試驗優(yōu)化橋梁氣動外形,并采用柔性設(shè)計,使大橋可抵抗12級大風和7級地震。<br><br>4.高落差、大跨度懸索橋建設(shè)<br><br>橋面與谷底高差達355米,主跨1176米,在復(fù)雜地形中實現(xiàn)大跨度懸索橋架設(shè)。<br><br>解決方案:采用高強度鋼絲主纜和輕量化鋼桁梁結(jié)構(gòu),減少自重對峽谷地形的壓力。<br><br>矮寨大橋創(chuàng)造的世界之最:<br><br></div><div>1.世界首創(chuàng)“軌索移梁”工藝<br><br>首次利用主纜作為軌道分段架設(shè)鋼桁梁,節(jié)省工期并降低風險。</div><div>2,世界跨峽谷懸索橋中跨度第一(截至2012年)<br><br>主跨1176米,曾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山區(qū)懸索橋(后被貴州北盤江大橋等超越)。<br><br>3.世界最高的懸索橋橋塔之一<br><br>吉首岸橋塔高330米,相當于110層樓,當時位列全球前列。<br><br>4.世界首次采用“巖錨吊索”結(jié)構(gòu)<br><br>利用山體巖層固定吊索,增強橋梁穩(wěn)定性。<br><br>5.世界最長的隧道式錨碇之一<br><br>錨碇隧道長達159米,創(chuàng)懸索橋紀錄。<br><div><br></div><div>致敬勞動者!</div></div> 苗族精美的工藝品 <div>離開矮寨公路奇觀時,我站在徐徐上升的扶梯上,手中的運動相機緩緩轉(zhuǎn)向身后。鏡頭里,鋼鐵巨龍般的矮寨大橋與層巒疊嶂間蜿蜒的公路相映成趣,構(gòu)成一幅跨越時空的壯美畫卷。這一刻,我突然心有所悟。<br><br>退休十五年來,放下工作的重擔,用腳步丈量山河大地。走過無數(shù)風景,看過萬千氣象,原以為只是在游歷賞景,此刻回望,卻發(fā)現(xiàn)這蒼茫山水間,處處蘊藏著人生的智慧。那些雄奇險峻的山川,那些跨越天塹的工程........<br><br>或許,這就是游學(xué)的真諦——在行走中感悟,在觀賞中思考,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的智慧結(jié)晶,滋養(yǎng)我們的余生。<br></div><div><br></div><div><br></div> 從矮寨大橋觀景棧道下來,乘坐景區(qū)巴士,穿越盤山公路,下到峽谷深處的苗寨。<div><br></div><div>德夯苗寨(意為“美麗的峽谷”)是湘西苗族聚居核心區(qū),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干欄式建筑群、傳統(tǒng)農(nóng)耕方式與苗族史詩《古老歌》的吟唱傳統(tǒng)。<br></div><div><br></div><div>《古老歌》~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br></div> 在苗寨徒步需要相當?shù)捏w力。 一路感受原始森林、苗寨風情與地質(zhì)奇觀 石板路,吊腳樓原始古樸 流沙瀑布高216米,是中國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豐水期如輕紗垂落,枯水期則呈現(xiàn)獨特的鈣華沉積景觀。<div><br></div><div>(峽谷內(nèi)分布著十余條瀑布)</div> 華為手機版 <p class="ql-block">保存完好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擁有珙桐、紅豆杉等珍稀植物,生物多樣性遠超普通峽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峽谷內(nèi)罕見地同時發(fā)育了喀斯特巖溶地貌與丹霞砂巖地貌,形成陡峭峰林、紅色砂巖絕壁與溶洞暗河共存的奇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疲憊的結(jié)束一天的游學(xué),德夯大峽谷的獨特地質(zhì)奇觀、古樸的苗族文化風情與人類偉大工程的交織......我也是滿載而歸,值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一篇</p><p class="ql-block">"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zhèn)"</p><p class="ql-block">穿越奧陶紀</p><p class="ql-block">渝湘黔奇遇、尋邊城風情</p><p class="ql-block">下一篇</p><p class="ql-block">漫步黔陽老巷,聆聽芷江鐘聲 敬請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