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世紀后半期,珠海曾經(jīng)出過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是夏威夷華人首富、商業(yè)王子、商界奇才、一代糖王、著名華僑領(lǐng)袖、中國駐夏威夷第一任領(lǐng)事——陳芳。</p><p class="ql-block">他的夫人是夏威夷公主,他的次子陳席儒曾任廣東省省長,他的八女媳曾任美國海軍司令。</p><p class="ql-block">陳芳(1825年—1906年),珠海梅溪村人,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離家到香港、澳門等地學習經(jīng)商。1849年,陳芳隨伯父到夏威夷謀生,先當學徒,后自己開店,小店生意興隆,據(jù)說連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都被人強求買走。</p><p class="ql-block">1854年,陳芳與人合伙開一新店鋪,采用“開架售貨,自由選購”的購物方式,加上送貨上門等服務(wù)措施,使商鋪成為小島的貿(mào)易熱點。他還購買了一艘貨船,從夏威夷往返中國,專門運輸中國的瓷器,絲綢服裝,古家私在夏威夷銷售。</p><p class="ql-block"><b>1857年,陳芳成為樞密院(立法院)議員,又娶夏威夷國王的表妹朱莉亞為妻。借此政治勢力,陳芳促使夏威夷王國通過一系列有利于華人發(fā)展的立法,成為著名的華僑領(lǐng)袖。</b></p><p class="ql-block">——摘編自陳芳家宅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1860年,陳芳與人合辦了“芳植記”公司,后發(fā)展為夏威夷八大企業(yè)之一。</p><p class="ql-block">1874年,陳芳收購了夏威夷著名的潑比可種植園一半的股權(quán),建成佩皮基歐種植園,雇用勞動力300多名,種植甘蔗200公頃,年產(chǎn)蔗糖2500噸。</p><p class="ql-block"><b>到1880年,陳芳個人資產(chǎn)已超過一百萬美元(按當時比例折港幣達2000多萬元),在當?shù)厝A僑中名列第一,被譽為商界王子。</b></p><p class="ql-block">——摘編自陳芳家宅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下圖中下方人物是夏威夷國王卡拉卡瓦,左邊的夏威夷努瓦努別墅為陳芳所建,是當年檀香山僅次于王宮的豪華建筑。</p> <p class="ql-block">陳氏家譜,陳芳先后有過兩位夫人。</p> <p class="ql-block">陳芳原配夫人——李杏。</p> <p class="ql-block">陳芳夫人——朱莉亞·費厄威瑟(夏威夷國王的表妹),27年間,生育子女16人(男孩4人,女孩12人)。</p><p class="ql-block">——摘編自陳芳家宅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下圖右是<b>陳芳次子陳席儒,他與孫中山是同學,又資助過孫中山的革命,后曾任廣東省省長。</b></p><p class="ql-block">下圖中上是<b>陳芳八女兒亨利·埃蒂的丈夫,曾任美國海軍司令的威廉·懷特,</b>下圖中下是陳芳八女兒亨利·埃蒂。</p><p class="ql-block">下圖左是陳芳去世后,陳席儒去夏威夷看望母親朱莉亞。</p> <p class="ql-block">1881年,陳芳被清政府欽命為中國駐夏威夷第一任領(lǐng)事,官居二品。</p> <p class="ql-block">1890年,歲至暮年的陳芳激流勇退,賣掉其種植園三分之二的股權(quán),攜60萬美金回到故鄉(xiāng)。回國后他投資了香港輪渡業(yè)和澳門酒店業(yè)。</p><p class="ql-block">陳芳家宅包括陳芳故居,陳氏家族墓地、梅溪石牌坊和祠堂廟宇等部分,周圍筑磚墻,東西兩角設(shè)置哨樓,組成了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陳氏家族莊園式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摘編自陳芳家宅說明牌</p><p class="ql-block">陳芳故居建于1891年至1896年,包括1座陳公祠,3座大屋,1座洋樓和1座花廳,現(xiàn)存建筑面積2495平方米,占地面積5742平方米,結(jié)合了西方文化及中國建筑傳統(tǒng),整座建筑雕梁畫棟,具有突出的嶺南風格。</p><p class="ql-block">——摘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陳芳家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陳芳家宅中以梅溪石牌坊名氣最大。</p> <p class="ql-block">原址共有三座牌坊,其中右邊一座只剩下基座。</p> <p class="ql-block">中間一座建于1886年(光緒12年),這一年珠海發(fā)生特大水災(zāi),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陳芳接此消息,自己捐贈白銀三千兩寄回國內(nèi),請朝廷救濟災(zāi)民。光緒皇帝為此賜建石牌坊一座,上書“急公好義”,以示褒獎。牌坊高12米,寬12.2米,深4.6米,并賜封陳芳二品頂戴加二級花翎。</p><p class="ql-block">——摘編自牌坊群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左邊一座牌坊建于1891年,是陳芳的長孫陳永安(曾任中山縣縣長)請準朝延賜建給其父陳龍的,上書“樂善好施”,牌坊高10.1米,寬9米,深4.6米,單廡,4柱3間3牌樓,陳龍及夫人被賜封為奉政大夫和五品太宜夫人。</p><p class="ql-block">——摘編自牌坊群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只剩下基座的那座牌坊,被毀于上世紀中葉的文化大革命中。據(jù)介紹,牌坊當時被紅衛(wèi)兵用耕牛和拖拉機拉倒,已無法考證受賜人。</p><p class="ql-block">據(jù)說紅衛(wèi)兵要拉倒另外兩座牌坊時,梅溪村民都坐在牌坊下,才阻止了紅衛(wèi)兵的行動。</p><p class="ql-block">——摘編自牌坊群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存兩座牌坊用花崗石建造,榫卯結(jié)構(gòu),完廡頂,石斗拱,石闌額,中西合壁的藝術(shù)造型,恰到好處的力學結(jié)構(gòu)和精美的雕刻裝飾,是石建筑中的藝術(shù)珍品。</p><p class="ql-block">——摘編自牌坊群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1906年,陳芳逝世于澳門,葬于故鄉(xiāng)梅溪村。</p> <p class="ql-block">走進中西合璧的陳芳故居。</p> <p class="ql-block">花廳是陳芳故居內(nèi)主要建筑物之一,由前廳、過廊、后廳、家庭舞廳、后花園等幾部分組成?;◤d井不是擺花的地方,主要是指該建筑的裝飾以雕花構(gòu)成,進人廳內(nèi),從門到窗、從天花到墻壁,無處不雕花、無處不刻花。前廳是當年陳芳合家聚會、接待客人、招呼朋友、治談業(yè)務(wù)的場所。后廳為陳芳及夫人的臥室。整個建筑中西合壁、布局合理,并以夏威夷引種的九里香、菠蘿蜜植于過廊,更顯環(huán)境優(yōu)雅。資料記載,日軍占領(lǐng)期間,此房曾被用作日軍后方醫(yī)院。</p><p class="ql-block">——摘自花廳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屋內(nèi)擺設(shè)以中式為主。</p> <p class="ql-block">中式屏風。</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內(nèi)門裝飾,中西合璧,寧靜淡雅。</p> <p class="ql-block">中式臥室。</p> <p class="ql-block">陳芳的后人訪問故居。</p> <p class="ql-block">老物件。</p> <p class="ql-block">家庭舞廳</p><p class="ql-block">這是陳家大院建筑物里中西合璧最突出的地方,舞廳外側(cè)兩面墻都采用了羅馬式的拱門建筑,底部欄桿用中國古典式花瓶柱支撐,地上用拋光打磨的大理石方塊拼成。</p><p class="ql-block">1856年,夏威夷國王堪姆漢查舉辦婚禮大典,各國使館商務(wù)機構(gòu)都舉辦各種慶?;顒?。</p><p class="ql-block">陳芳作為夏威夷華僑領(lǐng)袖,為進一步密切與上層社會的關(guān)系,達到穩(wěn)定和提高華人在夏威夷社會地位的目的,出巨資并聯(lián)合其它華商為國王舉辦了一次規(guī)模最大、檔次最高、華麗而又熱鬧非凡的舞會,受到國王的大力稱贊。陳芳因此密切了與王公貴族的關(guān)系,為后來與公主朱莉亞結(jié)婚而進入皇族,擔任夏威夷國會議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p><p class="ql-block">1890年,陳芳回到故鄉(xiāng)后,為了懷念追憶夏威夷美好的時光,同時招待港、澳商界的朋友,在建造家園的同時建了這座舞廳。</p><p class="ql-block">——摘自陳芳家庭舞廳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在陳芳故居中穿梭瀏覽,不時發(fā)出一聲感嘆??。</p> <p class="ql-block">陳席儒大宅</p><p class="ql-block">陳席儒大宅建于1895年,整個建筑采用花崗石作基礎(chǔ),墻面和樓道、欄桿,扶手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據(jù)查這是目前我國保存比較完整的最早的鋼筋混凝土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陳席儒,陳芳次子,1859年出生于檀香山,夏威夷名字是——安東尼·基華毛希里·阿芳,也叫東尼。他畢業(yè)于美國耶魯大學,1890年跟父親陳芳回到中國,先幫助父親經(jīng)營澳門酒店業(yè)務(wù)和港澳航運業(yè)務(wù),后曾資助孫中山革命,1921年擔任廣東省省長之職,1936年病逝于澳門,享年78歲,葬于梅溪村后山鳳凰嶺。</p><p class="ql-block">——摘編自陳席儒大宅說明牌</p><p class="ql-block">陳席儒大宅內(nèi)設(shè)有“陳芳家史展”。</p> <p class="ql-block">二百多年前,華人已經(jīng)開始登陸夏威夷,到1880年時,夏威夷人口中有約四分之一是華人。</p><p class="ql-block">他們在當?shù)匕l(fā)展經(jīng)濟,開墾種植業(yè),同時也繁衍了一代又一代華人后裔,有的同當?shù)厝送ɑ椋纬苫煅娜A人家庭。</p><p class="ql-block">——摘自展覽說明牌</p><p class="ql-block">展覽中有幾幅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保留傳統(tǒng)的華人家庭。</p> <p class="ql-block">地位顯赫的華人家庭。</p> <p class="ql-block">四世同堂。</p> <p class="ql-block">華人婦女。</p> <p class="ql-block">華人家庭。</p> <p class="ql-block">和土著人通婚的華人家庭。</p> <p class="ql-block">1886年夏威夷唐人街大火。</p> <p class="ql-block">有少量實物展示。</p> <p class="ql-block">陳芳家宅契約。</p> <p class="ql-block">夏威夷群島圖。</p> <p class="ql-block">這是陳席儒用過的餐具。</p> <p class="ql-block">陳芳遺物——香料盒。</p> <p class="ql-block">陳家戲臺。</p> <p class="ql-block">占五陳公祠</p><p class="ql-block">此建筑物建于1896年,是陳芳為其父陳占五(陳仁昌)建造的私家祠堂,據(jù)說是陳家大院建筑群中比較宏偉的建筑物,由于年代久遠,里面設(shè)施都被毀去。此建筑物曾經(jīng)多次變更用途,1985年以前整個大院是解放軍一個團部的駐地,祠堂曾被改建為部隊禮堂?,F(xiàn)經(jīng)過重新規(guī)劃修整,開辟為珠海名人蠟像館。</p><p class="ql-block">——摘自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占五陳公祠兩旁是雕花耳房,是當年看護和管理祠堂人員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陳庚虞大宅,現(xiàn)在是梅溪書院。</p><p class="ql-block">這是陳芳三子陳庚虞當年的住宅。</p><p class="ql-block">陳庚虞生于1860年,曾就讀于美國耶魯大學,畢業(yè)回國后無意官場,自己經(jīng)營商業(yè),娶妻妾十幾人,但沒有留下后人。1918年病逝于香港,享年58歲,遺體運回葬于陳家墓園,墓前有生前自撰墓志銘一篇。</p><p class="ql-block">——摘自陳庚虞大宅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陳庚虞生前自撰墓志銘。</p> <p class="ql-block">梅溪書院一覽。</p> <p class="ql-block">陳龍大宅</p><p class="ql-block">陳龍大宅因年代久遠已經(jīng)倒毀,據(jù)考證,此宅是整個建筑群中用木料最多、雕刻最多、最華麗的一座建筑。陳龍早年在夏威夷去世,此宅主要為其子陳永安居住。</p><p class="ql-block">陳龍,陳芳長子,1847年生于梅溪村,幼時勤奮好學,10歲已略懂簡單英語。1859年隨父到夏威夷生活,曾就讀美國耶魯大學。畢業(yè)后回到夏威夷協(xié)助父親管理種植園及制糖業(yè)。1871年與夏威夷姑娘雅黛絲結(jié)婚,生下女兒陳妙顏和兒子陳水安。1879年32歲時死于夏威夷。</p><p class="ql-block">陳永安,陳龍之子,陳芳長孫,1876年出生于夏威夷,三歲時父親去世。1890年隨祖父陳芳回到故鄉(xiāng),后東渡日本就讀陸軍軍官學校,學成回國后,兩次出任中山縣縣長,離任后曾在前山創(chuàng)辦私立女子學校。又與大新公司蔡昌、水安公司郭泉、先施公司馬應(yīng)彪等人組成“歧關(guān)車路公司”,集資修建了澳門關(guān)閘到石歧(今中山)的公路,1936年全線通車。此公路當年曾被評為全國模范公路,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良好的影響。</p><p class="ql-block">陳永安1937年病逝,享年六十一歲,葬于梅溪村陳家墓園。</p><p class="ql-block">——摘自陳龍大宅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家丁樓都這么氣派??。</p> <p class="ql-block">陳芳家宅中還有三座代表了嶺南民俗風格的建筑,從右向左分別是鄉(xiāng)約、梅溪大廟和陳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鄉(xiāng)約”是當年梅溪村民集會、制訂村規(guī)民約、教育子弟的場所?,F(xiàn)僅存的前壁有石碑一塊,記錄了陳芳當年捐贈士地二十塊共百多畝,作為三個建筑物管理維護、教師及僧人的費用,并告誡子孫后代任何時候不得收回此項捐贈,鄉(xiāng)鄰人等不得占為私有或者轉(zhuǎn)賣。</p><p class="ql-block">——摘自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梅溪大廟是當年梅溪村供奉佛祖、村民做法事的場所。據(jù)說當年香火旺盛,很多人到此燒香拜佛、祈求平安。現(xiàn)在是跑了和尚留下廟。</p><p class="ql-block">——摘自說明牌</p><p class="ql-block">廟里現(xiàn)有中國牌坊精品展覽館。</p> <p class="ql-block">陳氏宗祠是當年梅溪村陳氏家族供奉祖先的地方,現(xiàn)開辟為“匾額與文化”展覽館。</p> <p class="ql-block">陳芳家宅現(xiàn)以梅溪牌坊旅游區(qū)的名義對外開放,屬于民營性質(zhì),不分男女老少,統(tǒng)統(tǒng)收費(只有打折區(qū)分)。</p> <p class="ql-block">旅游區(qū)還展示有幾座石門,均是在珠海市城中舊村改造時搜集到的,與程芳家宅同處一地,倒也不顯突兀。</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陳氏家族莊園式建筑群之間,仿佛穿梭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傳奇如陳芳,精彩人生令人贊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