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朝同窗緣,一生同學(xué)情。</p> <p class="ql-block"> 今年五一勞動節(jié),郭同學(xué)將攜家人到南京來游玩,讓我和孟同學(xué)開心無比!計(jì)劃著游夫子廟,去總統(tǒng)府,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觀光明孝陵,品南京小吃,續(xù)同窗之情。</p><p class="ql-block"> 五月一日晚,接到老同學(xué)后,立刻就去夫子廟觀光。原計(jì)劃再乘畫舫游秦淮河,因沒預(yù)約,遺憾而回。</p> <p class="ql-block"> 2日一早,我們前往總統(tǒng)府游覽。</p> <p class="ql-block"> 南京總統(tǒng)府是中國近代建筑遺存中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國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遺址。</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讓我們回望了百年近代風(fēng)云!</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明初的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所在地,清代辟為江寧織署、兩江總督署,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興建規(guī)模宏大的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此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shí)大總統(tǒng),辟為大總府,后為南京國民政府總統(tǒng)府。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 熙園,是南京總統(tǒng)府內(nèi)兼具有歷史價(jià)值與園林美感的精華景點(diǎn)。</p><p class="ql-block"> 它也稱西花園。最早是明成祖朱棣次子漢王朱高熙的府邸花園。因其中“熙”字得名。</p><p class="ql-block"> 歷經(jīng)清代兩江總督署花園,太平天國天王府西苑,最終與總統(tǒng)府建筑群融為一體,被譽(yù)為“四朝勝跡”。</p> <p class="ql-block"> 這里既有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江南園林,也有近代西風(fēng)東漸的建筑遺存。</p> <p class="ql-block"> 大量的太湖石妝點(diǎn)著熙園,有十二生肖假山群。</p> <p class="ql-block"> “不系舟”,建在一個(gè)青石平臺上,用十層巨型青石一一壘砌。乾隆御題石舫,歷經(jīng)戰(zhàn)亂,屢毀屢建,尤其是清湘軍攻破天京,天王府遭焚,唯石舫僅存。為總統(tǒng)府最古老的建筑,也是熙園中唯一具有北方清代官衙風(fēng)格的建筑。洪秀全曾埋尸于此(后遭挖出)。</p> <p class="ql-block"> 方勝亭,建于清同治年間。頂部為筒瓦對攢尖頂,遠(yuǎn)觀似雙亭并列,近看則單亭屹立,方勝結(jié)構(gòu),故名為方勝亭,俗稱鴛鴦亭。</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們?nèi)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p> <p class="ql-block"> 紀(jì)念館建筑外觀莊嚴(yán)肅穆,人們心情頓時(shí)十分沉重起來。</p> <p class="ql-block"> 這些雕塑令人動容!母親抱著孩子的悲痛神情,逃難人群的驚恐模樣,無聲地訴說著當(dāng)年的苦難!</p> <p class="ql-block"> 遇難同胞名單墻,密密麻麻的名字,令人想到那30多萬鮮活生命的不幸消逝。</p> <p class="ql-block"> 為銘記1937年侵華日軍制造的南京大屠殺暴行,于1985年8月15日,抗日戰(zhàn)爭勝利40周年,正式對外開放。</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中國唯一一座南京大屠殺專史陳列館,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主辦地。它是國際公認(rèn)的二戰(zhàn)三大慘案紀(jì)念館之一,與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日本廣島和平紀(jì)念館齊名。</p> <p class="ql-block"> 傍晚,我們在“小廚娘”飯店聚餐,品嘗江南菜肴,暢敘友情!</p> <p class="ql-block"> 3日一早,我們就前往明孝陵。</p> <p class="ql-block"> 首先,打卡南京最美梧桐道!</p> <p class="ql-block"> 乘觀光車去明孝陵,行進(jìn)在梧桐大道上!</p> <p class="ql-block"> 然后,走向石象路神道!</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石象路神道是明孝陵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約?615米?,沿途排列著六種石獸: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和馬,每種石獸兩對,共12對24件,象征皇家陵寢的禮儀和寓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石象路神道石獸排列依次為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和馬,每種兩對,共24件,象征皇權(quán)、公正、疆域穩(wěn)固等。</p> <p class="ql-block"> 梧桐棲鳳凰,神道出麒麟。</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翁仲路是明孝陵神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250米,兩側(cè)立有8尊高約4米的石像(四文臣、四武將),象征帝王儀衛(wèi)與威儀,雕刻精湛。</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孝慈高皇后馬氏的合葬墓。</p> <p class="ql-block"> 它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縱深2.62千米,原四周建有周長22.5千米的紅墻,占地面積達(dá)170余萬平方米。因?qū)以鈶?zhàn)火,僅存石刻和建筑基礎(chǔ),后部分復(fù)建。</p> <p class="ql-block"> 包括三部分,包含神道、陵寢和明功臣墓。</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中馱碑的“烏龜”實(shí)為神話中的赑屃(又稱霸下),是龍生九子之一,其形象融合了龜與龍的特征,象征著帝王的權(quán)威與功績永存!</p> <p class="ql-block"> 正值假日,人群如流,進(jìn)大殿,登上城墻時(shí),擁擠不堪!</p> <p class="ql-block"> 站在紅墻樓上往下看,人真多啊!</p> <p class="ql-block"> 后山就是明太祖之墓。</p> <p class="ql-block"> 在東西兩側(cè),有東西井亭遺址,和配殿基址(還可見到一些基石)</p> <p class="ql-block"> 途經(jīng)燕雀湖,正是繡球花盛開的時(shí)候,愛花的兩位女士,在湖畔的繡球花叢中打卡留念!因人太多,無法拍到湖畔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下午,再次去了夫子廟,乘上畫舫,游覽漿聲燈影中秦淮河。雖不見燈影,但聽那蕩漾著的秦淮河水,看兩岸秦淮風(fēng)光,也讓遠(yuǎn)方客人,體驗(yàn)一下自古文人雅士難舍的秦淮情懷!</p> <p class="ql-block"> “相見時(shí)難別亦難”,同窗友誼總是敘不完!42年前我們是同學(xué),后又在同一所中學(xué)任教。如今也都兩鬢斑白,兒孫繞膝,在家享受天倫之樂。我們改變的是容貌,不變的是心中那深深的同學(xué)情!</p><p class="ql-block"> 我們團(tuán)隊(duì)中最小的成員,13歲的六年級吳同學(xué),最令我刮目相看!懂禮貌,能吃苦,一路忙著為大家拍照,參觀任何場館都十分認(rèn)真。</p><p class="ql-block"> 美好的相聚雖短暫,能在古稀之年還和老同學(xué)同游,真是今生最大的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