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景德鎮(zhèn)第三天,上午安排參觀景德鎮(zhèn)陶瓷博物館,這是了解千年瓷都景德鎮(zhèn)前世今生的最佳去處,也是喜歡陶藝的游客到景德鎮(zhèn)必打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景德鎮(zhèn)中國陶瓷博物館是座現(xiàn)代簡約風格的建筑,金屬格柵上寫著“中國陶瓷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景德鎮(zhèn)陶瓷館是國內第一的陶瓷專題藝術博物館, 收藏著自新石器時代陶器和漢唐以來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陶瓷名品佳作2萬余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500余件,涵括了景德鎮(zhèn)千年制瓷歷史長河中的代表品種,分有影青、卵白、青花、五彩、粉彩、色釉瓷等。</p><p class="ql-block">走進景德鎮(zhèn)陶瓷館,就走進了一個精美的陶瓷世界。</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預約免費參觀,我們預約的是上午十點。大廳中央有一塊顯示屏顯示著博物館里游客實時數(shù)據(jù)。</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共七層,通過中間階梯式扶梯讓游客進入各自的大廳,1一3層是特展館,4一6層是陶瓷博物館,游客可以租用博物館的數(shù)字化設施AI云參觀,我們幾個團友則與2個散團(至少20人)合請了一位博物館專業(yè)講解員,帶我們詳細了解景德鎮(zhèn)陶瓷業(yè)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講解員介紹,景德鎮(zhèn)陶瓷館是新中國成立后建館最早、藏瓷豐富的唯一一所陶瓷藝術專業(yè)性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于1954年1月正式開放,總占地面積5.9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平均每年接待參觀者近10萬人左右。</p><p class="ql-block">景德鎮(zhèn)陶瓷館收藏陳列著自新石器時代以來,景德鎮(zhèn)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生產(chǎn)的名品佳作20000件左右,其中國家珍貴文物500余件。展出內容分“歷史之部”,“新中國之部”和專題展覽廳。前者以朝代為序,展出古瓷1000多件;后者按類別陳列,展出建國后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多件。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紅;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類顏色釉瓷;清代的數(shù)十類精品陶瓷?,F(xiàn)代各陶瓷工廠、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有收藏。</p> <p class="ql-block">展廳入口</p> <p class="ql-block">文字介紹了景德鎮(zhèn)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以及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為陶瓷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之所以成為“水土宜陶的城市”的原因。<span style="font-size:18px;">介紹了景德鎮(zhèn)作為世界瓷都的歷史與成就。</span></p> <p class="ql-block">各朝代窯口的歷史及其特點介紹。通過一幅幅照片,讓人仿佛看到了那些勤勞的工匠們在窯火中創(chuàng)造奇跡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陶瓷,是陶器與瓷器的統(tǒng)稱,陶,是以可塑性較強的粘土為主要原料,不透明、擊之聲濁。瓷是以粘土、長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胎質堅硬緊密,叩之聲脆。</p><p class="ql-block">簡單分類,我國三國兩晉前燒制的稱之為陶。唐代(公元618—907年)是真正進入瓷器的年代。宋代是中國瓷業(yè)蓬勃發(fā)展的時代。有著名的“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有磁州窯、吉州窯、龍泉窯及景德鎮(zhèn)窯(湖田窯)。</p><p class="ql-block">明清時代(公元1368—1911年)的陶瓷各種技術超過了前代。</p><p class="ql-block">清朝中國瓷器工藝更加登峰造極。</p><p class="ql-block">傳統(tǒng)的陶瓷工藝美術品,質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聞名于世界。</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古代陶制器皿</p> <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蓮花紋瓷盒,造型精美獨特,訴說著那個時代的輝煌與繁榮。</p> <p class="ql-block">展館墓葬陶俑雕像,排成隊列狀,這些陶俑仿佛在講述著古代社會的風貌與文化。</p> <p class="ql-block">青花牡丹紋梅瓶(元):價值10億</p><p class="ql-block">青花牡丹紋梅瓶,器身繪五層紋飾。整件器物層次多,紋飾滿,釉色青白,青花發(fā)色濃郁,線條流暢細膩。參觀者們正在拍照或觀看展品,仿佛在與這些古老的藝術品進行心靈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陶瓷佛像雕塑</p><p class="ql-block">燈光下顯得古樸典雅,表面上的黃色好像銹跡斑駁,保持完整形態(tài)與精細燒制工藝。作品讓人感受到宗教文化與陶瓷藝術的完美結合。</p> <p class="ql-block">宋代青白釉瓷碗,其中一個碗經(jīng)過修復</p> <p class="ql-block">講解員介紹,景德鎮(zhèn)產(chǎn)陶瓷卻不存精品,近代中國國力弱小,大量陶瓷精品被搶劫流失海外,陶瓷博物館只有圖片沒有實物,這是我們永遠的痛,期待祖國強盛時這些國寶能回歸。</p> <p class="ql-block">青花大龍缸</p><p class="ql-block">表面繪有復雜的云龍紋飾并帶有修復痕跡。</p> <p class="ql-block">青花大龍缸介紹牌上面有其規(guī)格與特征。由于工藝的時代局限,完整大龍缸的傳世精品很少,這件修復的大龍缸珍貴罕見,表面有裂痕但依舊精美絕倫。讓我感受到古代工匠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這件作品展現(xiàn)了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的輝煌與成就。</p> <p class="ql-block">在成化時期介紹展板上,有斗彩雞缸杯的歷史背景及特點。這款價值2.8億元的斗彩雞缸杯,器型小巧精致,畫面生動有趣。</p> <p class="ql-block">各朝代的陶瓷精品,導游介紹的很快記得不多。</p> <p class="ql-block">黃色釉瓷碗。光滑圓潤色澤均勻透亮,訴說著那個時代的輝煌與繁榮。</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瓷瓶。瓶頸細長而圓潤,腹部飽滿呈橢圓形,帶有對稱的雙耳設計。作品展現(xiàn)了古代工匠對美學的追求和對實用性的兼顧。</p> <p class="ql-block">康熙青花山水鳳尾尊(清):</p><p class="ql-block">康熙青花山水鳳尾尊,高46厘米,口徑22厘米,足徑15.4厘米,尊口形似喇叭,長頸,頸與腹部分別采用中國畫技法繪山水圖。青花料色濃艷,清康熙青花獨特的“料分五色”分水技法使畫上青色濃淡相宜,增添更多韻味。點開邊上的玻璃上的數(shù)字化按鈕,可全幅展現(xiàn)瓶身的山水畫,維妙維肖。</p> <p class="ql-block">雍正粉彩瓷盤</p> <p class="ql-block">這件瓷器,呈現(xiàn)出夢幻般的漸變色彩,由紫色到藍色再到粉色過渡,形狀優(yōu)雅獨特。展現(xiàn)了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的多樣性和豐富性。</p> <p class="ql-block">陶瓷筆筒,蓮花上面的三把戟,寓意連升三級。</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網(wǎng)紅無語佛</p> <p class="ql-block">游客排著長隊打卡,這尊“無語菩薩”一反常態(tài)的表情,無語凝噎的形象,打破了佛像或菩薩一般給人莊嚴肅穆或和藹可親的形象,生動的面部表情,通過抖音、微博、短視頻快速傳播,使其成為最引人注目的“博物館網(wǎng)紅”,讓博物館也始料未及。</p> <p class="ql-block">導游介紹,龍舟瓷器、瓷器花籃。這些陶瓷手工捏作的精品,花朵薄如蟬翼,晶瑩剔透,連花瓣上的紋路都看得清清楚楚,似乎帶著清晨露珠兒剛從枝頭摘下,鶴鹿栩栩如生,引來許多游客駐足觀賞或拍照留念。讓人感受到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的多樣性和豐富性。</p> <p class="ql-block">“7501”毛澤東主席專用瓷精品</p> <p class="ql-block">獨一無二的陶裂精品,燒時因溫度沒控好,陶瓷表面開裂,恰如豹紋。</p> <p class="ql-block">參觀游客絡繹不絕</p> <p class="ql-block">出口處正在勞作的窖工百像</p> <p class="ql-block">景德鎮(zhèn)中國陶瓷博物館是一次穿越時空的陶瓷藝術之旅。館內展品豐富多樣,從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到現(xiàn)代的陶瓷藝術品,每一件都展現(xiàn)了中國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蘊。建筑風格現(xiàn)代且富有藝術感,拍照打卡點眾多,尤其是無語佛區(qū)域,光影效果絕美。講解員專業(yè),能深入淺出地介紹陶瓷文化的歷史與技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