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知不覺間,我也邁入了老年行列。身邊老友一個個思維變得遲鈍,眼光日益狹窄,我亦未能幸免。還有更加不幸者罹患上了老年癡呆癥。我清楚這是自然賦予每個人無法拒收的“禮物”。有一種說法已持續(xù)多年,那就是“換一個角度去看看”,我便將因記憶力衰退產(chǎn)生的件件糗事,當作了生活中別樣的樂趣。將這些意外“創(chuàng)作”的“小喜劇”整理成文,分享給老友們,一同抵御歲月的滄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老伴攜手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婚姻生活,生活中的磕磕絆絆猶如烹飪中的油鹽醬醋,看似平常,卻不可或缺。我們日常交流常常抬杠,我說他是“反對型人格,”他說我是“杠精”。五一放假孩子們回來吃飯,兩人開始根據(jù)孩子們的喜好定食譜,決定放假第一天做紅燒排骨。我對老伴說:“要是明天吃排骨,你今天就去買回來放進冰箱冷凍,凍一下排排酸味道會更好”。老伴說:“上哪兒買新鮮的,都是冷凍的”。我故意極度夸張的回應道:“哦,看來大同的豬都是凍死的”。許是怕我繼續(xù)嘮叨,他當即起身出門買排骨去了。放在前些年,這樣的對話可能會讓我心生不悅,可如今只覺得蠻好玩的,不值得生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家即使盡量不生氣,也難免有不高興的時候,而和朋友們一起去玩時,就只有高興,沒有絲毫不悅了。</span></p> <p class="ql-block">老年大學學友出游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暖花開之時,我和八位老年大學的學友相約到陽高守口堡游玩。我們九人年齡均在70歲上下,這個年齡仿佛是“歡樂生產(chǎn)車間”,總能在不經(jīng)意間制造出笑料。一行人走到衛(wèi)生間門口時,一位學友突然問大家中午吃什么,簡單一句:“咱們吃點什么”?瞬間引發(fā)了眾人的調侃,這個說:“你問的真是時候,在這里能吃啥”?那個打趣:“在這個地方你問吃什么怕是不好回答”,此時有人笑著接了一句:“有黃糕呢”。大家一聽,一個個笑的前仰后合,開心的就像頑童惡作劇得逞一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寫到這里,不知不覺想到了當兵時我們班的“幽默大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她的幽默至今令我記憶猶新。她不僅幽默,而且十分優(yōu)秀,堪稱人中翹楚,轉業(yè)到地方工作后,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盡職盡責的工作態(tài)度深得領導信任,以至于退休后依然被單位爭相聘用,我們幾位昔日的親密戰(zhàn)友,如今的知心好友,都盼著她能夠早日卸下工作重擔,一起暢快游玩。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在她70歲時獲批辭職。我滿心歡喜地撥通電話祝賀:“你終于不用再干那些事了”!老戰(zhàn)友故意逗我:“我這是干啥壞事了”?我頓時急得語無倫次:“口誤,口誤。絕對口誤”!我們可是同吃同住多年的老戰(zhàn)友,她怎會不明白我的心意?倆人止不住大笑起來。唉!本想表達“你終于不用上班了,咱們可以好好在一起相聚游玩了”,不料拿起手機連嘴邊的話也忘記怎么說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過和下面故事中的老先生相比,我這也就是小巫見大巫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些天路過人才市場時,正趕上一場熱火朝天的招聘會。我旁邊站著一位拄著拐棍的老先生,看上去應該有80多歲了,好奇地問他旁邊的人(可能是他兒子)“這些人在干什么”?兒子告訴他在進行人才招聘,只見老先生原本昏暗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隨即把拐棍放在兒子手里,使勁挺了挺原本佝僂著的背,布滿皺紋的臉上泛起激動的紅暈。哆嗦著雙手開始仔細的整理衣服,自信滿滿地說道:“是要招聘我吧”。周圍的人忍俊不禁,他兒子也笑了,只是那笑容里寫滿了無奈,而老先生卻笑得既真誠又可愛。那一刻,我不禁猜想,他退休前一定是個珍惜工作機會,兢兢業(yè)業(yè)工作的優(yōu)秀職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面曾提到衛(wèi)生間,我就又聯(lián)想到了另一個和衛(wèi)生間有關的溫暖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老伴遛彎時,偶遇原來住在小區(qū)加熱站門口,靠撿垃圾為生的老兩口。他們一改往日的愁眉苦臉,滿臉喜色地對我倆說:“政府讓我們承包了一個公共廁所,在里面吃的喝的全有了”!剛開始我沒反應過來,對他們說的在衛(wèi)生間里吃的喝的全有了,只覺得十分可笑。走出幾步我恍然大悟,其實他們是要告訴我們,政府為了時刻保持衛(wèi)生間整潔,里面設有居住的房間,他們不僅有了安身之處,而且每月還有工資,生活有了保障。雖然他們說不清楚是哪一級政府為他們解決了生活難題,但卻清楚地知道,應該感謝共產(chǎn)黨,感謝政府!這份質樸的感恩之情,著實令人動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確實老了,可誰又能夠躲過歲月的痕跡?只有真正步入老年,你才有可能去圓自己年輕時的夢。沒讀成大學是我多年的遺憾,如今我在老年大學學習,雖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高等學府,卻也能夠彌補往昔之憾。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我遇見了超級好的老師,超級好的學友,也發(fā)現(xiàn)了更好的自己。我因讀書而內心充盈,因讀書而幽默,因幽默給大家?guī)砜鞓范鞓贰?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在《托爾斯泰傳》中說道: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我相信一句流行語:只要心中有太陽,所到之處皆陽光。在歲月的長河里,愿我們都能帶著幽默與樂觀,笑看云卷云舒,靜享時光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聲明:部分圖片視屏來自A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