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烽煙五十三年/一口氣讀五代史

風雪歸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烽煙五十三年》(一口氣讀五代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公元907年至960年這53年里,在大唐帝國與大宋王朝之間,歷史像被撕開了一道傷口,撥開這道傷口,只見梁唐晉漢周五代輪轉(zhuǎn),豪強爭鋒,奸雄當?shù)?。烽煙四起,草寇滿地??焖俚谋撑眩虝旱闹艺\。普羅大眾在燃不盡的烽火和綿綿不絕的災禍下無力地活著。少有的明君與承平如曇花一現(xiàn)。而公元902年至979年,映襯在五代周圍的十國像是這道傷疤結出的痂繭?;实圯喠髯?,明天到誰家?或你爭我搶,或獨霸一方。在短暫的半個多世紀里,華夏大地由極衰而分崩離析,蒼天己死黃天未立,綱常離亂如造神機器,造就大宋王朝的文昌與長治。而902年的西南邊垂,漢人權臣鄭買嗣滅了南詔,建立大長和國,幾乎與唐王朝同時興衰的南詔政權提前5年進入了與大理國之間的傷口,而這個傷口只敞開了35年,公元937年段思平滅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大理國與宋王朝又并存了318年,于1254年為元世祖平云南而一統(tǒng)。</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混世魔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朱溫雖然當了幾年的皇帝,但仍是一個反復無常的小人,一個流氓,一個時代的魔王。他把不忠不仁不儀在人生各階段都展示了多遍。公元877年,25歲的朱溫投靠黃巢的起義軍,正式背井離鄉(xiāng)搞創(chuàng)業(yè),四處開倉搶糧放火燒山的工作干得得心應手,很快朱溫就從一個小兵成長為黃巢的中堅力量。也許是他也看出來黃巢的黃金甲閃亮不了幾日,882年,朱溫叛大齊而投降唐廷,成為剿滅黃巢的功臣,被唐僖宗賜名朱全忠。朱溫今后的所作所為使這個賜名完全成為了一個笑話。在唐末的風雨飄搖中,他更像上帝之鞭,不斷抽打著行將就木的晚唐的陀螺。長期割據(jù)河東,先后得封檢校司徒、沛郡侯、吳興郡王、檢校太尉、東平王。公元904年為霸占皇后而弒唐昭宗李曄,為掩蓋弒君罪名而誅殺養(yǎng)子朱有恭,車裂幫手蔣玄暉,為減輕負罪感立李柷為帝,是為唐哀帝。公元907年迫哀帝禪位,在開封建立梁朝,史稱后梁。唐王朝以禪位的方式失國,53年后趙宋王朝又以禪位的方式而立,歷史象一個圓圓的舞臺,不斷地重復上演春來冬往花開花落,而參演者形形色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朱溫當了皇帝更是亂了綱常,荒淫無度,妄顧人倫。兒子們?yōu)闋帉櫊幭喟牙掀潘徒o老子暖被窩,關鍵這個主意競是兒媳們想出來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朱溫在更喜歡的養(yǎng)子朱有文老婆王氏的枕邊風慫恿下欲立有文,消息被朱有圭的老婆得知,于是朱有圭秉承了老朱家心狠手辣不擇手段上行下效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于912年殺父篡位。上梁不正下梁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沒過多久朱有珍又殺朱友佳奪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歷史對朱溫的評價一無是處,可推測的原因是他對文化人天生存有恨意。朱溫雖然出生在知識份子家庭,但早年喪父。哥三兄弟隨母寄居于傭主劉崇家。因其好逸惡勞劉崇及鄉(xiāng)人都不喜歡他。只有劉崇的老母親喜歡并經(jīng)常袒護朱溫,常念叨說朱三將來會有大出息呢。兒時窘迫的境遇通常會形成偏執(zhí)的性格,從小對權貴文化人的自卑感必然會埋下叛逆乖張的種子。成為一代奸雄得千年罵名也就順理成章了。如他曾殺裴樞為首的朝臣三十多人,謀臣李振對朱溫說,此輩常自稱清流,應投入黃河使之變濁流,于是朱溫令人將三十多文人尸首投入滾滾黃河,是為白馬驛之禍。史書皆文人所作,新舊唐書對朱溫的評價也就不足為奇了。一個末世改天立命的人,建立梁朝后悅意改革,大力恢復生產(chǎn)以濟臣民的皇帝,全無是處怎么做得到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新舊五代史里的朱溫便成了叛徒、淫魔、殺戮無常的奸雄。但是歷史是一面鏡子,不同的角度看鏡子里的人,定當有不同的樣子。老人家曾評價他“處四戰(zhàn)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曹操文化程度高點,攜天子以令諸候,終不肯篡漢留得些許美名。而他不要美名只要江山,他更像王莽,敢于突破君君臣臣的封建桎梏。亦如劉備,帝國衰微便隨風而起,皇室衰敗就取而代之。他還有一個好老婆,張惠是他年輕時在碭山老家的村花,朱溫說過類似于劉秀那句“娶妻當娶陰麗華”的話,后來朱溫參加義軍四處征戰(zhàn)便與張美人失去了聯(lián)系,多年后一次大捷,下面的人把搶來身相稍好的女人送進中軍賬,朱溫從眾人中一眼就認出了暗戀多年的張惠,后面的事就順里成章了。直到朱溫建梁,張夫人成了張皇后,他都是一個好男人,直到張皇后去世,朱溫才像脫籠困獸一樣,花樣百出,最終把自己玩完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生子當如李亞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亞子是后世對獨眼梟雄李克用兒子李存勖的美稱,李克用背生瘡臨死的時候給李存勖留下三支箭,給接班人定了三個目標,讓李存勖每完成一個任務就取出一支箭在老子的靈前折斷一支箭。第一支箭說要滅了死敵朱溫,兩個人年輕的時候相互羞辱火拼,沒完沒了地反復征伐,當朱溫代唐稱帝后兩人更是不共戴天了。第二支箭是要殺了反復橫跳的盧龍軍節(jié)度使劉仁恭,劉本是李克用的部將,后背叛投靠朱溫,再后來再叛自立,老父親最恨叛徒,你要記得剪除他。第三支箭是要掃平背信棄義的契丹耶律阿保機。李克用為聯(lián)合契丹共御朱梁,曾與阿保機結為兄弟,但在利益面前蠻夷往往翻臉比翻書還快,主打一個落井下石才是兄弟。李克用的三支箭簇均指向叛徒,足見他對背叛與失信之人的深惡痛絕。他在天有靈,這三支箭李存勖都實現(xiàn)了,并按以上二三一的時序一一折斷。雖然朱溫死在兒子的刀下,但后梁終為李存勖所滅,后梁撲騰16年后,公元923年李存勖滅后梁復唐,史稱后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亞子后期表現(xiàn)差強人意,江山旁落給了父親的養(yǎng)子李嗣源,明宗李嗣源當了7年皇帝,其兩個兒子李從厚、李從軻又延了3年,公元936年被石敬塘篡而建后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代除后梁外的唐晉漢周幾個王朝都與李克用及其十三太保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如后晉高祖石敬塘是李克用的養(yǎng)子后唐李嗣源的駙馬爺,后漢高祖劉知遠與石敬塘同為李嗣源的得力干將。后周太祖郭威是劉知遠的部下,后周世宗柴榮是郭威的姑侄與養(yǎng)子,而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是柴榮的愛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割送幽云十六州的兒皇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敬瑭原為后唐明帝李嗣源的功勛戰(zhàn)將,深得李嗣源偏愛,將女嫁給他。936年,時任河東節(jié)度使的石敬瑭與后唐末帝李從軻兩舅郎相互猜忌而起兵叛。后唐兵圍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承諾割讓幽云十六州,并按輩分稱耶律德光為父。在契丹鐵騎的幫助下滅后唐,在汴梁建立晉,是為后晉,石敬瑭便成了史上臭名昭著的兒皇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幽云十六州為幽(今北京)、薊(薊縣)、瀛(河間)、莫(任邱)、涿(涿縣)、檀(密云)、順"匝義)、媯(懷來)、儒(延慶)、新(涿鹿)、武(宣化)、云(大同)、應(應縣)、朔(朔縣)、寰(朔縣東北馬邑鎮(zhèn))、蔚(蔚縣)等十六州,失去幽云十六州像歷史的一塊傷疤,引后世無數(shù)漢地豪杰遺民罵不絕耳,直至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遣徐達、常遇春攻克大都,幽云之地才得以重回中原版圖,這己經(jīng)是四百年之后的事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敬瑭在稱兒子的輩分邏輯上是清晰的。他是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是李克用的養(yǎng)子,這樣他便是李克用的孫子輩,而李克用曾與契丹耶律阿保機結為兄弟,而耶律德光為阿保機的第二子。這樣石敬瑭稱耶律德光為父皇帝似乎是合理的。身處五代亂世,為篡位自立不擇手段的事并不新鮮。但為了推翻岳丈老東家,攀附虎狼認賊作父,并以割地為資,為達到目的死不要臉的行為,一直被漢儒文化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942年,石敬瑭病死,養(yǎng)子石重貴繼位,重貴能力一般,于是學著老爹的樣子向契丹稱孫皇帝,不過他還算是有點骨氣的,敢于向契丹開戰(zhàn),稱孫不稱臣的做法總算為其父挽回了一點面子。石重貴來來回回跟契丹打了5年,947年契丹軍攻入開封,虜走石重貴,而劉知遠坐觀山觀虎斗。乘虛攻入洛陽,建都汴,是為后漢。而這一年,耶律德光建遼朝,一個與后世宋、金、西夏糾纏不休的王朝尤此而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螳螂捕蟬黃雀在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年頭兄弟有時如手足,有時連衣服都不如。劉知遠早年隨石敬瑭在李嗣源部跟著李克用,從一個小軍卒干起,性情沉穩(wěn)而不好嬉戲。隨著主子的主子們的事業(yè)螺旋式上升,劉沙陀跟雞上籠式得到了越級躍升,尤其是多次救石敬瑭于危困,為石敬瑭當兒皇帝出了大力,進而得統(tǒng)領后晉禁軍,石敬瑭歸西后石重貴在任時任河東節(jié)度使,歷來的河東節(jié)度都不是一般的人物,如安祿山、李克用、李存勖、石敬瑭等等,且大多創(chuàng)造出了不一樣的故事。再后來便接上文所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式地乘虛而入,重復梁唐晉的各種玩法,奴才變主子,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不過五代的梟雄們都過度地透支了身體和精神,基本上五十來歲就疾病纏身,一般不久后就留下孤兒寡母和破敗的江山與遺憾郁郁而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劉知遠對后晉石家稱兒認孫的做法很是反感,但在歷史的車輪下什么又是正確的呢?憑這一點似乎減輕了他當逆臣賊子的歷史罵名。而他的努力與隱忍像命運咀嚼著天空的云彩,決定了后漢的曇花一現(xiàn),因為郭威像他一樣,款款而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英雄氣短空余孤兒寡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們一提起趙匡胤便會想到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燭影斧聲等經(jīng)典歷史場景,總認為使用黃袍加身的方式篡位是趙宋太祖的原創(chuàng),而實際他也只是抄了一下郭威的作業(yè)而已。因后漢隱帝劉承佑討厭受制于大臣,策劃了一系列誅殺大臣的事件,終于逼反郭威。公元950年冬,郭威攻入開封推翻后漢,先由太后臨朝稱制,努力改革弊政。951年2月,太后令郭威出征迎擊契丹,剛抵達滑州,眾將私議:我們都是攻陷了京師的罪人,今后劉姓復位我等必遭清算。又兩日,當隊伍進至澶州,軍士們再也忍不住了,沖進郭威驛站,請郭做天子,聚集推搡中有人撕下一面黃旗披在郭威身上,眾人高呼萬歲。郭也經(jīng)過了真假難辨的反復推辭,但黑壓壓的如虎似狼的將士們硬是把郭威抬上了后周太祖之位,是為澶州兵變。是不是很像陳橋驛的那個殘陽下的場景。只是趙匡胤被披上的是由趙普等人提前裁制好的金絲黃袍,而郭威被倉促披上的是一張破黃旗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郭威有個挺好玩的別名為郭雀兒,聽說是因他脖子上紋了一只麻雀而得名。他身材魁梧而愛打抱不平,因看不慣一屠夫欺行霸市,便故意找茬刁難屠夫,諸如要3斤瘦肉沫不得有一絲肥肉,3斤肥肉沫不得有一絲瘦肉之類的。屠夫被激怒,挺著大肚子對郭雀兒說,有本事你照這兒捅我一刀,郭毫不猶豫地滿足了屠夫的特殊要求,當街開腸破肚,從此江湖上便有了郭雀兒除暴安良的美名。我覺得施耐庵寫《水滸傳》之前應該是研究過這段史料的,對郭雀兒出道的典故一定印象深刻,順手便用在了拳打鎮(zhèn)關西的花和尚魯智深身上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柴榮為郭威夫人柴氏的侄兒,深得郭威器重,收為養(yǎng)子,一度更名為郭榮。在后周之前郭威與劉承佑的互撕中,劉承佑殺死郭威在京城的全部家小,使郭威死心踏地地反叛了。這讓我想起了李陵的《答蘇武書》,漢武帝一世英明,但后期在一些關鍵人和事的處理上也有被后世詬病的。信息不對等容易產(chǎn)生誤判,而在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憑意氣用事,必然會得到因誤判而導致的被動惡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扯遠了。最終是郭威沒有了兒子,當了三年的太祖便病世了,傳位于養(yǎng)子柴榮,是為周世宗。柴榮應該是整個五代最好的帝王了,幾乎鮮有缺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年輕時的柴榮做點推車賣貨的小買賣,積攢了一些錢財,在養(yǎng)父郭威征戰(zhàn)困頓的時候常給予一些資助,可見做生意他是一把好手。在中原許多地方現(xiàn)如今依然尊奉柴榮為財神,柴榮推車圖也成為了河北邢地一些古老村落的祈福門神。954年,柴榮在郭威病逝后接過后周政權,他勤政而有遠謀,制定了三個十年計劃,一邊輕瑤薄賦與民休息,勵農(nóng)耕復漕運,使身處水深火熱的中原百姓逐漸安居樂業(yè)。從諫如流,按先易后難方略制定平邊統(tǒng)一大計。廢寺院禁僧尼,人口得以增長,經(jīng)濟逐漸繁榮。一邊開疆拓土,向西控制隴右地區(qū),勒住后蜀覬覦中原的要害之地,蜀漢諸葛孔明曾在此六出祁山,然終沉戈五丈原,失去漢中使蜀漢再沒有一統(tǒng)天下的勇氣。向南拓展戰(zhàn)略空間,不斷擠壓南唐,攻克壽州后將南部疆域推進至江淮地區(qū),與那個寫得一手好詞的南唐李后主隔江相望。向北望,幽云十六州是每個雄主心坎上的痛點。幽云的表述一般指燕云的核心地區(qū)幽州和云州,而燕云泛指燕山山脈作為要沖的北方各州郡。因此宋史及后代稱幽云十六州為燕云十六州的較多。命運之輪似乎更偏袒于遼朝,959年周世宗親率大軍北上,只用半年時間連克三州三關,正準備乘勝奪取幽州之時,突發(fā)疾病班師回汴京。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至6月19日駕崩,時年才39歲。收復燕云的行動戛然而止。趙匡胤等扶7歲的幼主柴宗訓即位。第二年,便發(fā)生了陳橋驛兵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歷史是沒有如果的,但有柴榮的后周不免讓人想起如果來,他三個十年計劃才進行到第一個十年計劃的半途,如果運命的齒輪偏佑他一點,給他一個好的身體。讓他有機會穩(wěn)步發(fā)展三十年,肯定沒有了后面的大宋王朝,現(xiàn)在的史書可能會記述第二個非凡的周朝也未可知。可是歷史沒有如果,一如人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960年,大宋王朝建立。在五代并存或前后時期,中原王朝的四面八方先后出現(xiàn)了前蜀、后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等十國,各種鮮活的人和故事在華夏大地每個角落波瀾壯闊地演進。而遙遠的西南,大理國己行至第三任皇帝段思聰。大宋與北方遼、金、蒙古的斗爭一直延續(xù)著,元朝對南宋的攻伐始終未能有實質(zhì)性進展,元世祖來了個右勾拳式的迂回,沿西垂革囊渡江,順勢于1254年平定云南,25年后南宋也在蒙元的契而不舍的蠶食中沉于崖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當站在歷史的高崗上,回望五代十國之楚楚家國與半個多世紀的烽煙燎燎,恰如凝望深淵時倍感涼風習習。曲意、憤然與惆悵如鯁在喉,執(zhí)著、忐忑與奮勇綿綿不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5月初于大理,部分史料未經(jīng)考證,個人觀點不述好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