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的原創(chuàng)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浪淘沙令》獻給五四青年節(ji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雙調(diào)54字,上下片各4平韻/中華新韻 8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忘百年前,一戰(zhàn)剛完,在京學(xué)子近三千,抗議列強分贓宴,維護國權(quá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四精神傳,到了今天,愛國理念新內(nèi)涵,偉大復(fù)興路漫漫,寄望青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1)五四運動是106年前的1919年5月4日爆發(fā)在北京的以北大等近3000多名青年學(xué)生為首的全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1914年一戰(zhàn)爆發(fā),日本借口對德宣戰(zhàn),攻戰(zhàn)了我國青島和山東省,奪取了德國在我山東強占的各種權(quán)益。1918年一戰(zhàn)結(jié)束,德國戰(zhàn)敗。戰(zhàn)勝國在巴黎召開會議,中國代表團也以戰(zhàn)勝國的身份參加了會議,并提出取銷列強在華的各種特權(quán)和袁世凱與日帝簽訂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我山東主權(quán)等要求。但在美英法帝國主義列強的操縱下,不但拒絕中國的要求,而且在對德“和約“上,把德在我山東的特權(quán)全部給了日本。當時的北京政府竟準備在那個喪奪辱國的“和約“上簽字,從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5月4日北京青年學(xué)生在天安門集會抗議,很快得到全國各大城市廣大愛國民眾的積極支持,迫使當時的政府代表團拒絕了簽字,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并在思想上和干部準備上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立作了準備。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wù)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jié)。(2)五四精神的新內(nèi)涵: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積極創(chuàng)新,探索科學(xu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致謝網(wǎng)上圖片?。?lt;/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