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看到這篇文字前,朋友,你可知道淮軍公所?這是2023年9月才開放的一個小眾景點,位于保定蓮池區(qū)興華路331號。它是目前北方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以清代徽式建筑為主體的建筑群,融合了徽派建筑和北方建筑風(fēng)格,特別值得一游。也是基于以上原因,就有了這次五一小長假的保定之行。</p> <p class="ql-block">這是公所博物館的正門和八字照壁。</p><p class="ql-block">正門為牌樓式也是徽派祠堂式大門。正門前原有一座影壁,現(xiàn)已不存。看慣了北方建筑的你,是不是感覺挺特別的?門不少但卻不大,透著秀氣。門開三扇,用意何在?原來這里不僅僅是祠堂,還兼具公務(wù)與宴會的場所,要通過走不同的券門來彰顯來賓的不同身份。</p><p class="ql-block">但你注意到了嗎?淮軍公所和徽派建筑的白色墻體略有不同,它為青磚灰瓦,原來這也是為了迎合北方的氣候與環(huán)境建筑者做出了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p> <p class="ql-block">當(dāng)你走近些,看到“敕建李文忠公祠”這幾個字,是不是有點糊涂呢?難道這是私人祠堂嗎?不應(yīng)該是公所嗎?別急,這里需要補充點歷史知識啦。</p><p class="ql-block">淮軍公所全稱“淮軍昭忠祠暨公所”,是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后,于光緒十四年至光緒十七年(1888年—1891年)經(jīng)專折奏準(zhǔn),奉詔修建的“淮軍昭忠祠”及“公所”(淮軍辦公駐地)合一的建筑群,占地約30畝。也是繼蘇州、無錫、武漢之后為祭奠在戰(zhàn)斗中陣亡的淮軍將士修建的第四座“昭忠祠”,也是規(guī)模最宏大的一座。它是李鴻章為祭祀同治四年以后在平定捻軍、防守海疆中死難及積勞病故的淮軍將士而專門修建的紀(jì)念場所,兼有安徽會館之功能。李鴻章死后又改為了李鴻章祠堂。</p><p class="ql-block">下面是網(wǎng)上得來的關(guān)于公所的知識:公所現(xiàn)存古建筑約為五千平方米,共計198間房屋(包括12套院落,一座戲樓,9座院門)。整體布局分為三個區(qū):東部的古建筑群(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祭祀?yún)^(qū)為徽派建筑,辦公區(qū)則為北方四合院),西北部的花園和操場,西南部的荷花塘。</p> <p class="ql-block">正中之券門,平素緊鎖,專為最尊貴者通行。所以連這漢白玉的門檻都比兩側(cè)的高了許多。</p><p class="ql-block">注意看這里的石雕部分,這是來公所需要特別欣賞的內(nèi)容之一??矗B這門檻上都飾滿了圖案!</p> 留意到了嗎?兩個抱鼓石上的蹲坐石獅子只殘余身子了,最精彩的頭部已損。 <p class="ql-block">看這門頂端正上的仰面石雕,上面雕刻著“雙獅戲珠”“蝙蝠捧喜”的圖案,細(xì)致入微的雕刻,可見當(dāng)年的奢華。</p> 門兩側(cè)的漢白玉石雕。 在墻上發(fā)現(xiàn)這個,你知道是什么嗎?<div>這栓馬石,為微州青石所制,雕刻細(xì)膩細(xì)潤。栓眼處已經(jīng)磨出了深深的溝痕,可見當(dāng)年此處來往的官員將士之眾。</div> 這是公所博物館第一部分“公所百年滄?!敝械谝徽故摇履陥F拜。反映的是淮軍同僚及安徽同鄉(xiāng)在保定公所舉行的新年團拜活動。按慣例,活動結(jié)束后還是祭祀行禮,宴飲唱和、觀劇娛樂以聯(lián)絡(luò)同鄉(xiāng)感情。 墻上的這副對聯(lián)出自清代大家伊秉綬之手,很是喜歡!<div>余慶咸符集福極會,延春雅奏壽人歌。</div> 這是公所的第一進院落。 <p class="ql-block">這是東廊壁上的石刻:《淮軍昭忠祠公所善后章程十六條》及《建立淮軍昭忠祠暨公所捐資文武銜名》。后者刻于光緒十八年九月,記錄了捐資建祠人員的姓名職務(wù),捐獻銀錢數(shù),其中第一列就是北洋大臣直隸閣爵督部堂一等肅毅伯李(即李鴻章)。</p><p class="ql-block">看到這方碑文才明白,祠堂的修建雖然得到了光緒皇帝的應(yīng)允,但缺少經(jīng)費的支持,所以為了建祠,淮軍將領(lǐng)們積極捐款,共籌得了55000余兩白銀。</p><p class="ql-block">入籍本祠堂的淮軍將領(lǐng)只總督、提督、巡撫、總兵等職銜者就多達60余人,如抗法保臺戰(zhàn)爭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劉銘傳,不屈于日寇而臨危服毒就義的丁汝昌,抗擊日寇血灑平壤的左寶貴,在甲午海戰(zhàn)中拼死一搏的鄧世昌、劉步蟾等。</p> 遍布梁枋之上的精彩木雕也是公所徽派建筑風(fēng)格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 雕刻內(nèi)容以戲文故事、佛教圖案和珍禽吉獸為主。<div>當(dāng)你凝神審視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建筑是生命的。每當(dāng)你能明了古代匠人斧鑿之下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時,一種莫名的興奮總會涌上你的心頭。而你自己不為他人所注意的一縷微笑就是不枉此行的最好注解。</div> 第二展室——同寅接待。 主要表現(xiàn)的是徽州官員與直隸官員會面的場景,二人正在討論放在桌上的同寅錄。<br>同寅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尚書》中,指共事的官吏。 第二部分“建筑徽風(fēng)京韻”。<div>第三展室正中的一幅油畫《李鴻章和他的幕僚們》。</div> 正中端坐的就是李鴻章,他身旁及身后的一眾人等,也都是鼎鼎大名??!有蓮池書院山長吳汝綸,“中國實業(yè)之父”盛宣懷,輪船招商局幫辦鄭觀應(yīng),中國近代工業(yè)奠基人之一的唐廷樞等。 公所的實景模擬。 看看這徽派建筑突出的特點之一,馬頭墻。<div>公所的馬頭墻多為印斗式“三岳朝天”,高低起伏似“萬馬奔騰”,隱喻生機勃勃,馬到成功。</div> 注意第五室大門上面的這塊匾,南風(fēng)北韻,書寫者可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狀元郎——劉春霖。 非常吸引我的一塊石雕!漢白玉的,雙獅戲珠式樣,原位于西路昭忠祠大門。 前面說過,淮軍公所是南北建筑風(fēng)格相整合的建筑群,所以來到這里除了了解淮軍的歷史,更多的自然就是欣賞古代建筑了。 保定淮軍公所建筑群布局嚴(yán)謹(jǐn),南部祭祀?yún)^(qū)為徽派建筑群,北部公所區(qū)、雜役區(qū)為北方四合院建筑群。而最吸引我的卻是祭祀?yún)^(qū)的灰墻黛瓦、馬頭墻、墨線畫與磚、木,石雕。 好在這里有大量的圖文介紹,方便彌補知識上的不足。 展室里不僅有大量的圖文介紹,更有視頻的解說。只可惜,假期來的,還是游客眾多。兼以少數(shù)頑童只顧自己與多媒體的互動而讓我與這些視頻解說失之交臂。 往往這種展室里的收獲是巨大的。<div>參觀博物館,還是需要人少!此行的最大心得之一。</div> <p class="ql-block">難得的好天氣,如果在這悠深的巷道里擺上一張?zhí)梢?,再伴之一壺清茶,我想自己可以這過道里坐上良久。可以學(xué)學(xué)古人,看看天上的云卷云舒,感受一下初夏的熏風(fēng)拂面!</p> 景區(qū)為游客精心布置的打卡照的背景墻。你注意到了嗎?你所看到的是條假過道,它是面真墻。走過去是要“碰壁”的! 看到這扇門,后來才清楚,公所的祭祀?yún)^(qū)就已經(jīng)參觀完了。它是通往中國古戲樓歷史陳列的巷道。 祭祀?yún)^(qū)的每扇門基本上都被加以了精美的石雕裝飾。 看這造型準(zhǔn)確,裝飾到位的花籃,再看這綻放的花朵。<div>只是隱隱感覺,這棱角分明的雕刻之中少了一份歷史的積淀。想必這是后來修復(fù)過的部分。</div> 注意到了嗎?這就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點,檐下的墨線畫。 <p class="ql-block">月亮門的門罩是一組磚木合璧的群雕,巧用一對獅子滾繡球的透雕做戧柱支撐錘柱,構(gòu)思新穎,雕工玲瓏剔透,精巧入微。</p> 現(xiàn)在拉近鏡頭,放大看一眼滾繡球的獅子的可愛。 <p class="ql-block">表獎忠勛匾額。</p><p class="ql-block">吳汝綸,近代著名學(xué)者,文學(xué)家,教育家。晚年被任命為京師大學(xué)堂總教習(xí),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作家。光緒十五年曾任直隸保定蓮池書院院長。</p> <p class="ql-block">匾托特寫!</p> <p class="ql-block">大廳門口兩側(cè)楹聯(lián):</p><p class="ql-block">訝許功名,天事三分,人事小順,三分四分與天拗;</p><p class="ql-block">是誰鐘毓,淮水千里,淝水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p> <p class="ql-block">戲樓。</p><p class="ql-block">建筑面積1500平米,是整個古建筑群的最主要的建筑。這座戲樓的特殊之處便在于它是有資料可查的我國清代現(xiàn)存室內(nèi)戲樓最大的一座,也是七座淮軍昭忠祠中規(guī)模最大的而且是現(xiàn)存的唯一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方正的戲臺坐北朝南,約40平米,四角各有一根立柱,上面曾有蓮池書院院長吳汝倫所提的楹聯(lián)。</p> <p class="ql-block">楹聯(lián)“高節(jié)變風(fēng)云,做客欷欷,擊柱欲邀燕世飲;遺芳在蘭菊,禮魂容與,傳葩疑唱楚人騷?!?lt;/p><p class="ql-block">匾額:劃然軒昂。</p> 十余米的挑高空間內(nèi)是半球形的雞籠頂鑿井。過去的戲臺沒有廣播設(shè)備,圓形拱頂可以起到聚攏聲音的作用,再將清晰的聲音回傳到戲樓各個角落。 <p class="ql-block">可以說戲樓是保定淮軍公所的精華所在,也是其“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建筑特點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它分為上下兩層。</p> <p class="ql-block">與中國傳統(tǒng)古建筑的抬梁式屋頂不同,戲樓頂部采用西式先進的木桁架結(jié)構(gòu),主梁長17.8米,重約五噸。為保持梁架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在立柱之上至剪刀撐,充分體現(xiàn)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這是公所的荷花塘。</p><p class="ql-block">此時未入初夏,想必再過幾個月,這里面也是一片荷葉田田,滿是清香世界!</p> 游覽過程中偶然看到了這個寶貝??戳私榻B才知道這就是民間俗稱的“大裂瓜”。據(jù)說此石出土自保定南大街,上窄下寬,通高35厘米,最寬處約為40厘米,橫斷面近似三角形,底部有斷裂痕跡,通身無文字,無紋飾。<div>有民謠傳“滄州獅子定州塔,保定府的大列瓜”。</div> 世界級建筑大師貝聿銘曾經(jīng)說,建筑是藝術(shù)與歷史的融合。<br>在看了我粗略的介紹之后,如果您感興趣那就了解一下淮軍公所的歷史脈絡(luò),然后再來慢慢欣賞這座建筑的諸多種美吧! <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