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我的作品《滇西彝服新像》有幸入圍第五屆中國民族影像志雙年展,并獲得了收藏獎。這份榮譽不僅是對作品的認可,更是對滇西彝族服飾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那就是用鏡頭記錄本土文化,弘揚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影像講述家鄉(xiāng)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今天,當我收到中國民族博物館寄來的收藏證書時,內(nèi)心充滿了激動與感慨。這本證書的封面以金色文字裝飾,顯得格外醒目,仿佛在訴說著一段關(guān)于時光與記憶的故事。它不僅僅是一份榮譽的象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提醒我要繼續(xù)用鏡頭記錄那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p> <p class="ql-block">兩張收藏證書靜靜地躺在我的書桌上,左側(cè)是第五屆中國民族攝影雙年展的獲獎證明,右側(cè)則是中國民族博物館的收藏證書,編號為V20240129。每一份證書都承載著一段難忘的記憶,它們見證了我為保護和傳承滇西彝族服飾文化所付出的努力。這些證書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認可,更是對滇西彝族服飾文化價值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 回首過去的一年,我深刻體會到,每一份榮譽的背后都離不開堅持與努力。從最初的構(gòu)思到最終的作品完成,每一個細節(jié)都傾注了我的心血。在創(chuàng)作《滇西彝服新像》的過程中,我深入滇西彝族聚居地,與當?shù)鼐用窠涣?,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傳統(tǒng)。那些身穿傳統(tǒng)服飾的人們,用他們的笑容與熱情感染了我,讓我更加堅定了用影像記錄這一文化的決心。</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的作品被中國民族博物館永久收藏,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鼓勵,更是對滇西彝族服飾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在未來,我將繼續(xù)用鏡頭記錄更多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并熱愛我們的民族文化。我相信,每一份努力都會在時光的長河中留下印記,而這些印記將匯聚成一部關(guān)于文化的史詩,代代相傳。</p><p class="ql-block">圖/文:羅老師</p><p class="ql-block">2024/5/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