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游覽黃河景區(qū)第三段,黃河清水灣索道,深藏不露的會峰寨。</p><p class="ql-block">看地圖得知,黃河壺口瀑布在乾坤灣的下游,距離大約150多公里,而乾坤灣景區(qū)到清水灣“黃河第一索”幾分鐘車程,屬于乾坤灣一個景區(qū)范圍,下索道要走到會峰寨,要繼續(xù)爬山下山。</p> 一天里看黃河三個景區(qū),時間有些緊張,今晚還要離開延安市區(qū)域繼續(xù)北上回到陜北榆林,會峰寨能否走完全景成為懸念。 <p class="ql-block">“天下黃河第一索”。</p><p class="ql-block">前不久去了重慶,乘坐了長江索道,那是橫跨長江的索道;今天來到乾坤灣乘坐天下黃河第一索,中國兩個最長的江河索道都體驗了一次,所不同的清水灣這個天下黃河第一索并不是橫跨黃河的,而是跨過一段山澗去會峰寨。</p> <div>重慶的長江索道游客非常多,從北向南乘坐要排隊至少一個半小時以上,這里的黃河第一索沒有多少游客,想必是到會峰寨游覽的游客也是屈指可數(shù)。</div><div>會峰寨有什么看頭呢?<br></div> <div>如果沒有索道,到會峰寨還有路嗎</div><div>有的,那就是黃河棧道,下圖中黃河邊上的步行棧道,約3公里長。計劃去時乘索道,回來的時候走棧道,因為棧道的崖壁上有許多古時候留下的摩巖石刻,還有水關。<br></div> 黃河的這條大彎叫“清水灣”,為什么叫清水灣,因為這里有一個山泉溪水,這條小河水質特別的清,與黃河水形成了“清黃”兩色的差別,古時候在小河與黃河交匯處建立一個關隘叫“水關”,這個碼頭仍有遺址叫“水關碼頭”那是明清時期。 清水關早在清道光十一年的時候,就是附近方圓百里有名的集市。清水關向南大約2.5公里是會峰寨,北邊是牛尾寨,三地互成牛角之勢,據(jù)說早在明代時就已經(jīng)有駐軍。 清代時的清水關商貿興隆,店鋪林立,是黃河大灣中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既有依山而建的寨墻,又有通往各地的渡口,自然也就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div>1936年5月,朱毛率領的抗日先遣軍在完成東征作戰(zhàn)任務后,就曾在這里回師陜北,渡口和農(nóng)家都曾留下過紅軍的足跡。</div><div>毛主席有一首著名的詩詞《沁園春.雪》就是他老人家率領紅軍長城,轉戰(zhàn)陜北第一次東渡黃河時留下的,是毛主席站在浪濤翻滾的黃河邊上,抒發(fā)出革命領袖的大無畏精神。<br></div> 站在清水灣觀景臺上能夠清晰地看到水關還有那條清澈的山泉小河。乘坐索道不足為奇,看水關也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會峰寨是個什么樣子,會峰寨的看點有些吸引人的眼球。 <div>走下索道,進入會峰寨景區(qū)。</div><div>會峰寨是一處天然古寨。矗立在黃河岸邊山峰之上。</div><div>山寨東臨黃河,三面環(huán)水,寨內人工遺存建筑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古人憑依會峰山天險修筑寨墻、寨門、哨樓等,形成“虎踞龍盤,固若金湯”之勢,成為陜北現(xiàn)存最早的軍事防御工事之一,被譽為陜北“小華山”。到此觀景攬勝,油然生出一股“黃河流日夜,代謝成古今”的豪情。</div> <div>通往會峰寨山寨北門有兩條道路可選擇</div><div>第一條是257級的石臺階,陡峭聳立,被稱為是“天梯”或是“云梯”,臺階共分三段,上下兩段分別為81級,取九九歸一的含義,中間一段95級,取九五至尊的含義。</div><div>另外一條木制景觀步道,坡度平緩,線路多為“之”字形曲折迂回,步道可連接山寨,也可直通寨底,是在峽谷看會峰寨最佳的地方。</div> <div>古寨整體形象是一座馱在龜背上的錐形巨峰,三面有護寨河環(huán)繞,僅北門處由一條小路與陸路連接。</div><div>寨體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摩崖石室、寨門、寨墻;</div><div>第二層為居住區(qū),有西、北兩處寨門可通行。有碑文記載:明代嘉靖25年修寨筑廟,開始屯兵守寨;</div><div>第三層最高層,分布有始祖廟,主要為祭祀?yún)^(qū)。</div> <div>會峰寨寨體分布有青蛇伏崖、神蛙送子、守寨山神、連心石、飛來石、先天太極石、石窩寶鏡,始祖廟、哨樓、皇清碑文等景觀景點。</div> <div>其中,二層通往三層的懸崖峭壁上,呈現(xiàn)著一張?zhí)烊痪扌腿四?,輪廓分明,俯視著整個山寨,被尊稱為守寨山神;</div><div>皇清碑立于山寨二層石洞之內。碑的頂部是雙龍戲珠,所以也叫“雙龍碑”。碑上依稀可見“康熙”字樣,據(jù)專家辨認,這是清康熙年間對寨子保護、維修予以獎勵而留下的記事碑。</div><div>下圖中間的巖石上面就是會峰寨<br></div> 最佳路線是乘索道抵達會峰寨,走木質景觀道,爬上會峰寨,從一層一直爬到三層,再下到會峰寨山跟腳下,沿著黃河棧道步行3公里,走到水關碼頭,在爬上乾坤灣“天下黃河第一索”起點,這是十分消耗體力的一條路線,至少也得走3個小時以上。<br> <div>通往會峰寨最近的路,就是這是257級的石臺階,陡峭聳立,被稱為是“天梯”或是“云梯”,臺階共分三段,上下兩段分別為81級,取九九歸一的含義,中間一段95級,取九五至尊的含義。</div><div>怎么下去,怎么爬上來。<br></div> <div>峽谷中木質棧道,繞了個大彎,有較大緩沖。</div><div>從高處看看而已,幾乎沒有人影。<br></div> 北門 飛來石 <p class="ql-block">仙石,石壘古屋</p> 最高的第三層,一個寺廟,還有一面碑文的墻,好像被隱藏遮掩。 哨所 <p class="ql-block">回程再爬上去,到清水灣觀景臺</p> <div>在景區(qū)隨意問了幾個問題,工作人員滿不在乎回答了我,我是聽的一頭霧水,</div><div>是誰建的會峰寨,為什么要建在陡峭山崖之上,這么多年都誰住在山上,吃的喝的怎么辦。</div> 這位女服務員說是土匪曾住在山上,吃的喝的全靠下山搶劫,后來荒廢,成了窮苦人躲避災難的地方,因為出行不便,吃喝困難,易守難攻,養(yǎng)一條狗就可以窺探是否有外人進入,只有一條路可以上山,又是山峰高地,會峰寨也曾駐軍。 <div>會峰寨是個古堡,一座億萬年間由風與水雕琢而成的天然石堡,山頭不大,突兀奇葩,明朝開始筑石磊建寨,多次移主,</div><div>因其特有的地理環(huán)境和黃河景觀一起,成為乾坤灣的一大看點。會峰寨,曾經(jīng)的引人注目,到后來的被人拋棄,都與年代的更迭息息相關,物是人非,過眼煙云。<br></div> 還是有一點點小遺憾,沒有徒步走會峰寨峽谷天坑的木質棧道,體驗大山深處會峰寨高處不勝寒的險境,步行在九曲棧道,回轉星移的意境之中,不會有下一次了,難回首。 另一個小遺憾是,徒步3公里的黃河棧道沒有實現(xiàn),時間不行,也太累了,這條黃河棧道非常值得一看,那是明朝時期商貿往來的步行道,黃河岸邊附近人家趕大集走的路,所以還能看到崖壁上的摩巖石刻,欣賞水關碼頭遺址,還有那條清澈透明的水溪小河,幾百年前古人們忙碌的身影,黃河纖夫拉纖的背影,紅軍東渡過黃河的場面,清水灣的急轉彎。 <p class="ql-block">一天看完三個黃河景區(qū),很有收獲</p><p class="ql-block">壺口瀑布激動人心,身臨其境心潮澎湃,耳邊不時響起“黃河在怒吼”的《黃河大合唱》還有鋼琴曲《保衛(wèi)黃河》,那都是七、八十年代的故事了,黃河壺口瀑布非常震撼,大自然的力量,黃河母親的問候,中華民族的靈魂,久久不愿離去。</p> <p class="ql-block">黃河乾坤灣,九曲黃河中的一曲,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中最亮的一個,黃河第一灣名副其實,如果和壺口瀑布聯(lián)系在一起,乾坤灣屬于蓄勢待發(fā),七扭八歪,蛇曲乾坤,就等著在壺口大放異彩,怒吼震天動地。乾坤灣“S“彎,與道家八卦圖極為相似,這或許就是天意,天道輪回,迎合了黃河中華民族之根的意喻。</p> <div>會峰寨其實名不見經(jīng)傳,隱藏在大山深處,黃河岸邊的巔峰之上,可貴之處是,能在會峰寨上生存,那不是一般的膽量的氣魄,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得從山底下扛上來,包括飲用水,那是很艱難的窘境,如果為了躲避災難,臨時度日便罷了,如果駐軍長年累月,除了看風景什么都做不成,需要點吃就精神。</div><div>會峰寨作為自然景觀,值得到此一游。<br></div> 一段視頻,從不同角度看黃河,看會峰寨 <p class="ql-block">離開乾坤灣景區(qū)北上,跑了兩個多小時,離開了延安轄區(qū),又重新回到陜北榆林區(qū)域,當晚入住陜北榆林綏德。</p><p class="ql-block">綏德有些印象,雖然以前沒有來過,但在書本上知道綏德是一座古城,明朝闖王李自成曾駐扎過綏德,還有三國的呂布鎮(zhèn)守綏德。</p> <p class="ql-block">4日早上,綏德縣城</p><p class="ql-block">今天是5月4日,陜北五日游最后一天,有四個景區(qū)要去游覽,綏德石魂廣場;扶蘇墓;窯洞古城和李自成行宮;下午驅車60多公里到綏德佳縣香爐寺。傍晚時分再跑100多公里回到榆林,晚上乘班機回北京。</p> <p class="ql-block">綏德石魂廣場以前沒聽說過,一會兒走過去十多分鐘就到了;扶蘇墓也不遠,在綏德城外的山上。窯洞古城和李自成行宮在綏德不遠的米脂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