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30日,自駕游行程:華陰市—華山—漯河市,行程約480公里,耗時12小時。</p> <p class="ql-block"> 華山,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五岳之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東臨潼關、西至華縣、南連秦嶺主脈、北臨渭河平原,總面積為148.4平方千米,有著“奇險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扼守著西北出入中原的門戶。</p> <p class="ql-block"> 我們游華山,線路選擇的是“西上北下”,即坐景交車到西峰索道站,乘坐索道上西峰—南峰—北峰,在北峰索道站坐索道而下,再乘景交車到華山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 華山是中華地理的自然標識,地處秦、晉、豫黃河三角洲交匯處,是一座斷層山,因地層發(fā)生斷裂而形成,整個山脈處在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碰撞、擠壓的交接地帶,屬于秦嶺造山帶。</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華山由東峰(朝陽峰)、西峰(蓮花峰)、南峰(落雁峰)、北峰(云臺峰)、中峰(玉女峰)以及環(huán)圍四周的七十多座峰嶺和三條峽谷組成,地形分為平原區(qū)和山岳區(qū),最高峰位于黃甫峪、仙峪和華山峪之間,海拔為2160.3米,高度約與秦嶺東段主脊相當,山峰四周均為深切峽谷環(huán)繞,道路遷回在山脊之上。</p> <p class="ql-block"> 鎮(zhèn)岳宮古稱上宮,位于陜西省華陰市華山玉女、蓮花、落雁三峰之間的山谷中。鎮(zhèn)岳宮倚山間峭壁而筑,單進一院落,供奉鎮(zhèn)守華岳之神西岳大帝。該宮是華山諸峰間較大的道教宮觀。</p> <p class="ql-block"> 鎮(zhèn)岳宮始建于唐,為唐開元四年(716)改建的華岳觀上院,現(xiàn)存建筑均為清末和民國初年。宮內(nèi)現(xiàn)有正殿三間,內(nèi)供奉西岳大帝少昊金天氏塑像,宮后石壁上有一藥王洞,內(nèi)奉藥王神位,兩側(cè)樓閣共計五十余間,是登香客游人憩棲的理想場所。</p> <p class="ql-block"> 另外,華山也是由一整塊巨大花崗巖構(gòu)成,在縱橫河流的切割活動以及長年累月的風化剝蝕中形成了四壁陡立奇險的(高山)斷壁懸崖花崗巖地貌景觀,其頂部是粗粒(粒徑5毫米)斑狀花崗巖、中部是中粒(粒徑2~5毫米)花崗河長巖及片麻狀花崗巖,地貌類型可分為剝蝕斷塊中山、山前洪積扇裙、黃土臺塬和渭河沖積平原。</p> <p class="ql-block"> 走到這里,風極其的大,不久后景區(qū)就宣布,因風太大,關閉了西峰索道。</p> <p class="ql-block"> 西峰為華山主峰之一,海拔2082.9米,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有片石、狀如蓮瓣,古人常以蓮花喻華山,得名“蓮花峰”“芙蓉峰”。其峰上巖壁石刻遍布,峰南有山脊與南峰溝通,脊長300余米、寬約1米,形似龍縮,名“屈嶺”,亦稱“小蒼龍嶺”,為華山著名險道之一;峰北絕頂為西石樓峰,神話傳為主管華山的天神白帝建鐘鼓之處。此峰擁有著巨靈足、翠云宮、蓮花洞、斧石、舍身星等景觀,并伴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其中以“劈山救母”故事流傳最廣。</p> <p class="ql-block"> 華山西峰的主要宮殿是?翠云宮?,又稱西峰大殿,始建于清初,后因道士周靜觀在此布道吸引信徒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西峰頂?shù)淖詈笠魂P,非常陡峭的一段臺階, 不過幸好只有一小段,沒有之前在一些視頻里看到的那么驚險、可怕。</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華山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中華”“華夏”中的“華”字就源于華山,因此此地有著“華夏之根”之稱;而在原始社會,華山還是祭祀神山,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帝王在此曾進行過大規(guī)模祭祀活動。</p> <p class="ql-block"> 另外,華山是道教全真派的發(fā)祥地之一,華山的西玄洞為“第四洞天”,全山共擁有72個半懸空洞、20余座道觀,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道教高人,流傳著“劈山救母”“吹蕭引鳳”等道教神話傳說,留下了詩歌、碑記等1200余篇,摩巖石刻多達千余處。</p> <p class="ql-block"> 前往南峰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 到達南峰,南峰是華山最高峰,海拔2160.5米,古人稱之為“華山元首”,由一峰二頂組成,東稱松檜峰、西稱落雁峰,其中松檜峰低于落雁峰但面積廣于落雁峰,王弘稱其為“南峰之主”,因《峰麓名勝》中描述“上盡青松檜柏,常有異云覆之”,故得其名松檜峰,主要建筑物為“白帝祠”,又名“金天宮”,祠中供奉著華山之神——白帝少吳;而落雁峰因歸雁常憩于此得名,主要景觀有仰天池、黑龍?zhí)丁⒂退桑ò莨桑?,在西南還有安育真人等。</p> <p class="ql-block"> 華山南峰的主要宮殿是?金天宮?(又稱白帝祠),專門供奉華山神少昊(白帝),唐代被封為“金天王”,元代加封為“金天大利順圣帝”??,始建于明代,清代康熙、乾隆年間曾修繕???!拔母铩睍r期毀于大火,近年完成重建,現(xiàn)為華山上最宏偉的傳統(tǒng)宮殿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南天門</p> <p class="ql-block"> 到達長空棧道,長空棧道地處險峻的懸崖峭壁之上,仿佛懸掛在空中,因此得名“長空棧道”。全長110米,海拔2160.5米,是世界十大險之一,上下皆為懸崖絕壁,形如凌空懸梯。</p> <p class="ql-block"> 相傳長空棧道是華山派第一代宗師元代高道賀志真為遠離塵世靜修成仙,在萬仞絕壁上鑲嵌石釘搭木椽而筑,棧道上下皆是懸崖絕壁,只有鐵索橫懸,此路由條石搭成尺許路面,下由石柱固定,游人至此,只能面壁貼腹,屏氣挪步,因此也被譽為“華山第一天險”。</p><p class="ql-block"> 長空棧道上有大朝元洞、全真崖、賀老石室等景點。</p> <p class="ql-block"> 金鎖關又名“通天門”,是一座建在三峰口的城樓般石拱門,為通往中、東、南、西四峰的咽喉要道,北接五云峰、南控華山主峰、東西兩側(cè)壑深千丈,關前僅有一米寬的臺階石徑,原門樓建筑為明末道士胡真海所造,后來被毀,現(xiàn)門為一九八五所重建。</p> <p class="ql-block"> 東峰是華山主峰之一,海拔2090.9米,因位置居東得名。其峰頂有朝陽臺,視野開闊,是觀日出最佳處,故又名“朝陽峰”。</p> <p class="ql-block"> 中峰居東、西、南三峰中央,因此得名中峰,海拔2042.5米,在舊時是東峰的附屬峰,屬東峰之一部分,相傳春秋時秦穆公女弄玉與情郎蕭史吹笙品簫、聲如風鳴,乘龍跨風于此修煉成仙,故此峰又名“玉女峰”。</p>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北峰途中,有通往東峰和中峰的岔路,,考慮體力不支,沒有前去。</p> <p class="ql-block"> 蒼龍嶺是指救苦臺南、五云峰下的一條刃形山脊,屬華山著名險道之一,其西臨青柯坪深澗、東臨飛魚嶺峽谷,長約百余米,寬不足三尺,中間突出,因蒼黑色的外部和似懸龍般的地勢而得名。韓愈曾在此大哭投書求助,而該處也因此留下了“韓退之投書處”的文化遺產(chǎn)。到了明清時期,隨著朝廷對華山神祭祀次數(shù)增多,整修華山道路有了大的舉動,蒼龍嶺有了250級石階,因此民間有著清乾隆年間陜西巡撫畢沅開鑿蒼龍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遠眺蒼龍嶺</p> <p class="ql-block"> 爬天梯</p> <p class="ql-block"> 北峰為華山主峰之一,海拔1614.7米,是華山五峰最低的一座,因位置居北而得名,又因三面都是懸崖,形似云臺,故名“云臺峰”。此峰北依白云峰、東臨梁張山、上通東西南三峰、下接溝嶂峽危道,峰頭由幾組巨石拼接、峰腰樹木蔥郁,有著景觀真武殿、長春石室、仙油、神土崖、倚云亭、老君掛型處、鐵牛臺、白云仙境石牌坊等,各景點均有許多神話傳說,主要建筑為真武宮,曾有解放軍創(chuàng)造了“智取華山"的奇跡,并在真武宮前北峰埡口建有“智取華山"紀念亭。</p><p class="ql-block">8</p> <p class="ql-block"> 真武殿為北峰主要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為供奉鎮(zhèn)守九州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而筑,</span>千百年間旋興旋廢,民國看著曾有過大的修葺?!度A岳志續(xù)編》載:"近年于建筑毀于殿基,納黃河中條于一樓,寧非大觀乎!""文革"中北峰建筑毀于火焚,僅存斷壁殘垣。今建筑為1988年重建。其依崖就勢,古樸典雅,保存了原建筑的風格,成為北峰主要人文景觀之一。</p> <p class="ql-block"> 北峰索道下山</p> <p class="ql-block"> 已到華山腳下,再看一眼華山。</p> <p class="ql-block"> 因第二天開始五一假期,于是我們決定結(jié)束此次旅行,晚上趕到漯河,次日快馬加鞭往回飛馳,于晚上到家。外出了一個多月,回家的感覺,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