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王莽嶺景區(qū)位于山西省陵川縣城東30公里處的南太行之巔,是山西與河南兩省的界山,規(guī)劃總面積140平方公里。王莽嶺的地形比較特殊,<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面皆低,唯其獨尊,</span>北臨上黨盆地,西與晉城毗鄰,東南俯視冀豫平原,處于太行山脈與中州平原斷裂地質(zhì)帶,是山西、河南兩省地貌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觀和太行山風(fēng)光的典型代表。相傳西漢末年王莽趕劉秀曾在此安營扎寨,得名王莽嶺。</p> <p class="ql-block">導(dǎo)游為我們規(guī)劃了游覽線路,游玩景區(qū)3/4的線路,約定時間4小時左右,我們從觀景臺出發(fā),沿景觀道按逆時針方向王莽嶺深處走去。</p> <p class="ql-block">軍寨遺址 </p><p class="ql-block">傳說它歷經(jīng)了幾個朝代。七十年代初這里還住著解放軍雷達部隊。過去規(guī)模較大,現(xiàn)在只有幾間房子的殘垣斷壁了。王莽嶺和對面的劉秀城山、馬武寨村,確實是一個古戰(zhàn)場,不僅留有古軍寨的遭跡,而且地下曾出土大量的秦磚漢瓦、古代刀槍劍載弓弩箭簇等兵器,還有屯糧運水用的陶器等用品,還有一系列的地名如營盒、教場、箭草尖、太子窯……等等,都是當(dāng)年高規(guī)格戰(zhàn)爭留下的遭跡。</p> <p class="ql-block">古城寨遺址: 西漢末年,皇帝年幼,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公元8年,王莽稱帝,取代漢朝,國號“新”,并大力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公元23年,劉秀為了恢復(fù)漢室天下起兵反莽。相傳,王莽曾追趕劉秀到此,利用周圍懸崖絕壁安營扎寨與在對面屯兵的劉秀斗智斗勇。</p> <p class="ql-block"> 寒柳觀峰: 寒柳,學(xué)名中國黃花柳,為楊柳科,柳屬灌木或小喬木。多生長于山坡或林中,分布于華北、西北和內(nèi)蒙古等地區(qū),是一種花先葉開放的植物。這寒柳與其它柳樹不同之處在于,柳樹一般生長在河邊等土壤肥沃的地方,喜陽怕寒,而這棵寒柳卻生長在1600余米高的王莽嶺之巔。最為奇特的是數(shù)九寒天,早春二月它卻能開出黃里透綠毛茸茸的花。正所謂“花在雪中綻,冰裹花盛開;欲睹真芳容,請君踏雪來。</p> <p class="ql-block">小太行 : 這里展現(xiàn)的溶溝、峰叢,代表了王莽嶺巖溶地貌的發(fā)育過程。在十幾億年前整個太行山區(qū)域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地殼運動,有的部分變成高山,有的部分變?yōu)槠皆?。?jù)考證這里呈現(xiàn)的就是大海下面的巖石,它是一幅立體的山川美景圖。層巒疊嶂,奇峰怪石,懸崖峭壁,皆在其中;山川之氣勢,幽谷之深奧、巖石之紋理、盡含其里。形成于五億年前的古生界寒武系,地質(zhì)學(xué)上稱其為“石芽” 。</p> <p class="ql-block">觀日臺: 日出、云海是王莽嶺最具魅力、震撼力和吸引力的景觀,每天早晨、遠處皆是山嵐、霧幛,大雨或大雪過后,就會有云海出現(xiàn)。云海爬上山頭,在山峰峽谷間奔騰繚繞,如洪波涌起,山峰忽隱忽現(xiàn)、姿態(tài)萬千;運氣好時還能看到奇異罕見的佛光景觀。早晨觀日出,特別維奇壯麗,太陽從東方地平線噴薄而出,由月牙狀、燈籠狀、火球狀逐步演變,天上金線萬道、彩云飛舞、群山盡染、懸崖絕低通體錚亮,古松木間,朝霞映照、光柱閃爍、美不勝收。若有幸一睹云海中的日出,更是詭奇壯觀,恰似人間仙境。</p> <p class="ql-block">方知崖 : 原名攬勝崖。陵川縣棋子山是世界圍棋的起源地。2004年4月5日,晉城市舉辦了“圍棋圓家”活動,國內(nèi)外圍棋名家、九段高手云集陵川,來到王莽嶺。原中國棋院院長、九段國手陳祖德先生與世界圍棋冠軍、南韓圍棋大師曹薰鉉先生就在此對弈。當(dāng)天云海在奇峰中飄蕩,山上松濤陣陣,野花盛開,兩位大師心曠神怡,對此美景贊不絕口,只下了開局就無心戀戰(zhàn),專心致志欣賞起美景來。感于眼前勝景陳祖德先生欣然命筆題詞“到了王莽嶺,方知世上美”。為了紀(jì)念這一世界圍棋史上的盛事,景區(qū)把攬勝崖改名為“方知崖”。</p> <p class="ql-block">方知亭: 2004年4月,原中國棋院院長陳祖德與韓國圍棋大師曹薰鉉先生尋根。世界圍棋起源地—陵川棋子山,登臨王莽嶺時在此對弈留下了一段仙山論道之佳話。面對王莽嶺千峰攢聚,云海涌動陳祖德先生欣然題詞“到了王莽嶺,方知世上美”。遂建亭以記。</p> <p class="ql-block">偉人峰: 這是毛主席老人家與太行山融為一體的巨大身影,有人說是老人家懷念在太行山指揮三大戰(zhàn)役的難忘歲月,有人說是老人家遙望黃河兩岸,構(gòu)想著祖國美好未來的藍圖。</p> <p class="ql-block">“劉秀跳”指面前兩峰之間,劉秀凌空跨過深峽。傳說王莽追殺劉秀于此,劉秀孤身只影、窮途末路,情急之下,縱身躍馬跳過此峽出重圍。而王莽人多勢眾,卻無人能夠跳過。劉秀這一跳,擺脫困境,成就了東漢王朝光耀后世的漢光武帝。后人嘆曰:一個人的成敗得失往只有一步之遙,只要勇敢跨過去,便可獲得成功。</p> <p class="ql-block">臥云崗</p> <p class="ql-block">“不登王莽嶺,豈識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須五岳攀。”站在觀景臺不僅感嘆,王莽嶺這座集自然風(fēng)光、歷史文化、人文精神于一體的旅游勝地,無論是雄偉壯觀的山峰、還是如夢似幻的云海、無論是豐富多樣的植物、還是感人至深的歷史傳說,都讓我們陶醉其中,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錫崖溝村坐落在太行山南段的深谷之中,四周被險峻的懸崖峭壁環(huán)繞,<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種地形使其歷史上長期處于閉塞狀態(tài),從上世紀(jì)60年代開始,錫崖溝人歷經(jīng)3代人艱苦奮斗30年,用最原始的方法,最簡陋的工具,在懸崖絕壁上鑿?fù)艘粭l長7.5公里的“之”字形掛壁公路,</span>這條公路成為連通外界的重要通道。我們乘景交車沿掛壁公路下山,道路奇險,山勢巍峨,洪谷幽澗,峭壁環(huán)列,奇石崢嶸,這是國內(nèi)掛壁公路中最為險要的一條掛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團友有幸坐景交車副駕駛位置,拍攝并分享的幾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走進錫崖溝村,眼前的景色為之一亮,我們仿佛來到了世外桃源。這里是多么的安靜,山清水秀,村內(nèi)河流縱橫、池潭遍布,百年民居依山傍水,臨崖跨澗,石板房、石板路、石板橋、石板院……,構(gòu)成一個石板的世界。村民們保持著淳樸的生活方式,牛耕耬播,水打石磨,紡花織布,開石打柴,處處洋溢著濃郁的田園氣息。</p> <p class="ql-block">錫崖溝村內(nèi)溝壑縱橫,雖有眾多的溪流和深潭,我們游覽時正處于枯水期,大瀑布沒有看到,但紅色砂巖峽谷十分壯觀。</p> <p class="ql-block">龍王廟與大瀑布是錫崖溝村的二個重要景點,二個景點緊挨著,但是距離村口比較遠,大部分團友都累的走不動而半途而廢,我也是在最需要助力的時候遇村民安保人員騎電動車巡查,安保人員用電動車把我送到景點,并等我游完龍王廟和大瀑風(fēng)景點后再送我回到村口,真是“天旱迎來及時雨”,錫崖溝樸實的村民給我留下極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龍王廟規(guī)模不大,由當(dāng)?shù)卮迕窦Y構(gòu)建,因年代久遠和山區(qū)氣候影響,廟宇經(jīng)過多次修繕,現(xiàn)仍保留原始風(fēng)貌,部分構(gòu)件為近代修復(fù)。</p><p class="ql-block">村民在農(nóng)歷節(jié)日(如二月初二“龍?zhí)ь^”)或干旱時節(jié)舉行祭拜活動,獻供品、焚香祈福。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廟宇周邊有天然泉水或深潭,被村民視為“龍池”,雨季形成大瀑布景色壯觀,</span>現(xiàn)在枯水期“龍池”形成一個深潭,這個深潭宛如一個深不可測的幽谷,<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周圍崇山峻嶺緊緊包裹著,在這個深潭中,臺階層層疊疊,越往下走越深,</span>我是實在走不動了,下到深潭一半就從深潭上來了。</p> <p class="ql-block">結(jié)束語: 為期八天晉、冀、豫之旅,<span style="font-size:18px;">就像翻開了一本厚重的史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故事,每一幀都是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這一路,我邂逅了千年的歷史沉淀,領(lǐng)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span>不僅讓我欣賞到了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更讓我深入了解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每一處景點都承載著獨特的故事和記憶,每一次觸摸歷史的遺跡、感受自然的魅力,都像是與過去和現(xiàn)在進行了一場對話。我在旅行中收獲了知識、開闊了眼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既要扎根書本,更要走向世界,在行動中實現(xiàn)認(rèn)知的迭代與超越。旅游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結(jié)交了新朋友,我喜歡旅游,喜歡收集和整理資料,喜歡與朋友分享快樂,謝謝始終關(guān)注我的朋友!謝謝你們的鼓勵和支持!我期待著下一次的旅程,能有更多的收獲與感動 。</p><p class="ql-block">注: 七集游記文字編輯參考景點介紹,參考百度,參考史志晉城。</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