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上海國際花展啟幕(4月18日至5月11日),以“花開新天地”為主題,在黃浦新天地和上海植物園設立雙主會場,同時設立5個分會場:“花薈品徐匯”(徐匯區(qū))、“卉聚前灘里”(浦東新區(qū))、“花開南上?!保ǚ钯t區(qū))、“花漾年輕城”(臨港新片區(qū))、“浪漫濱江岸”(濱江森林公園),此外還有15個城市主題節(jié)點。機會難得,不容錯過。</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將前往花展“城市主會場”黃浦新天地。新天地是上海具有濃厚海派風格的都市旅游景點,由上海近代標志性建筑“石庫門”經(jīng)過改造之后,被創(chuàng)新注入了諸多時尚的商業(yè)元素,變成了一個集餐飲、購物、娛樂等功能于一身的休閑、文化、娛樂中心,一個具有國際知名度的聚會場所,不僅被納入了上海旅游景點的清單中,還成為了中國房地產(chǎn)區(qū)域改造的經(jīng)典案例,2004年榮獲“國家文化產(chǎn)業(yè)示范基地”獎。2025上海國際花展的舉行,讓作為主會場的新天地再次火熱起來。</p> <p class="ql-block"> 因為我乘坐公交在八仙橋下的車,所以順便先去上海音樂廳所在的廣場公園音樂廣場轉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 然后前往淮海中路177號淮海公園。原為清同治年間的1868年建成的英美租界新公墓(后稱八仙橋公墓,俗稱外國墳山),1958年辟建為淮海公園(原起名嵩山公園)和邑廟區(qū)體育場(后為南市區(qū)體育館,今嵩山路77、79號上?;蕦m商務樓等)?;春9珗@栽種了大量植物,目前開花喬木都花謝了,一株屬于灌木類的繡球莢蒾已是最大的開花樹木了。</p> <p class="ql-block"> 太倉路56號淮海公園南門出來,左轉向東前往東臺路。東臺路旁的瀏河口路在1985年被辟為綜合市場經(jīng)營服裝、小百貨,東臺路受其影響形成花鳥市場,后逐漸冷落又轉變成了古玩市場。目前該段東臺路兩側正在建造太平洋新天地商業(yè)中心尚未完全竣工,作為花展內容一部分的“東臺好市·花語集”在此進行,6500平方米的上海最大天幕穹頂下超2000平方米的戶外花園生活空間首次亮相,不過只在4月18~20日、5月1~5日11:00~18:00花市設攤搞活動時開放。</p> <p class="ql-block"> 接著前往自忠路170號太平橋公園,此次上海國際花展八大展示板塊?,其中二大核心板塊“世界花園”與“主題花園”(又分療愈主題和設計師主題)均位于新天地太平橋公園內。過安吉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世界花園“植物色環(huán)”,德國團隊依據(jù)歌德色彩理論,在不同區(qū)域種植相應色調的植物,游客漫步其中能感受色調組合帶來的視覺沖擊,以奇幻的想象觸發(fā)心流體驗。</p> <p class="ql-block"> 設計師主題花園“時光之境”,是一片敘述生命成長的花園,花園中矗立的一排花型結構裝置,35朵花代表了建筑藝術家作者夏慕蓉的35歲年齡,每一朵花都是成長記憶的痕跡。成長就是“破繭成蝶”,只有突破自身局限才能獲得蛻變。園藝設計師謝璕的昆蟲友好花園以豐富的蜜源植物,讓這片花園成為了昆蟲與植物共同成長的樂園。于是,藝術裝置與花園共同構建起一片關于生命成長與時間流動的自然主義花境,在虛實的花影中綻放生命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設計師主題花園“花園速遞”,該主題將環(huán)保理念融入花園展示,引導公眾在欣賞花園景觀的同時思考環(huán)境問題,激發(fā)公眾內心的環(huán)保意識,促使其主動關注環(huán)境問題,進而為環(huán)保行動提供思想基礎。</p> <p class="ql-block"> “耐克舊鞋新生”,這是耐克(Nike)開展的一項公益活動,也是耐克為體育運動的未來打造的以“零碳排”和“零廢棄”為宗旨的長期計劃。耐克堅持向循環(huán)利用廢料與減少全球環(huán)境足跡的目標奮進,并不斷激勵公眾參與到環(huán)境保護中來。</p> <p class="ql-block"> 北面的湖濱路150號湖濱道購物中心前,還有一座設計師主題花園“Farm To Table可食用”,這是一座原生藥用植物與果蔬構成的花境組合,通過種植框、花境、盆栽以及棕色礫石鋪地打造出獨特景觀。太平橋綠地現(xiàn)有的加上lulu農場自種的可食植物,通過“步入式”菜園讓大家近距離觀賞,并了解各類品種特性,兼具觀賞性與科普性。</p> <p class="ql-block"> 過濟南路,太平湖北岸迎面一座世界花園“間庭”,日本團隊運用鳶尾、茉莉、知風草等植物,結合日本傳統(tǒng)的并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和服、建筑裝飾中的“市松模樣”圖案布局,營造出寧靜、簡潔且富有禪意的空間,且借鑒了日本傳統(tǒng)緣側空間的生活方式,通過精心規(guī)劃植物景觀,讓游客運用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嗅覺感受植物與自然,以此展現(xiàn)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探討人與自然的聯(lián)系,以及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世界花園“感知城市”,美國團隊巧妙地借助了太平橋公園天然的蝴蝶造型,在蝴蝶眼睛、觸角和嘴等關鍵部位精心設置展示花園,通過栽植色彩豐富的本土蜜源植物吸引授粉昆蟲,打造了一處微型生態(tài)圈。</p> <p class="ql-block"> 湖濱路與順昌路相交形成的路口中央呈島狀三角綠地,現(xiàn)為一座設計師主題花園“花寶寶漫游記”,整體采用自然式大地藝術模紋花壇,結合花展吉祥物裝置,打造出一幅富有童話色彩的浪漫畫卷。</p> <p class="ql-block"> 世界花園“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由法國團隊設計,靈感源于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的文學作品《A ROOM WITH A VIEW》,將對風景的感悟融入設計,同時借鑒梵高等畫家作品的藝術氛圍以及中西方傳統(tǒng)造園經(jīng)典特色,打造法國印象派花園,整個花園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詮釋了法國印象派花園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世界花園“斐波那契立體花園”,新加坡團隊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斐波那契數(shù)列(0,1,1,2,3,5,8,13…)在自然界展現(xiàn)的美感,是數(shù)學與美學的完美交融。展園中的“風動雕塑”,以新加坡國花“胡姬花”與鼠尾草的形態(tài)為靈感,通過輕盈的動態(tài)結構,捕捉風的律動。仿佛花園中的花朵在永恒中盛開,為觀者帶來一場沉浸式的感官體驗。</p> <p class="ql-block"> 療愈主題花園“Brain Garden/腦迷宮”,靈感來源于影響人類情緒生成的大腦杏仁核,旨在建造一個多感官交互的療愈空間,表達對情緒焦慮群體的關注?;▓@引導游客在彎曲的花叢中穿梭,撫摸枝葉,嗅吸香氣,開啟一場喚醒五感的沉浸式療愈體驗。</p> <p class="ql-block"> 興業(yè)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坐落于太平湖旁,一座磚木結構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筑,是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的地方,1961年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一大會址紀念館旁的海派盆景展,以“翠魄丹沁”為主題,集中展出造型多樣且頗具海派特色的金葉五針松、羅漢松以及錳礦石山水盆景等展品共計20件,其中包括多次榮獲國家級大獎的盆景精品。通過展示融合紅色愛國種子與植物生態(tài)種子,以富含植物美學與文化底蘊的盆景為載體,展出中國非遺文化的匠心技藝和城市海派文化之韻的同時,賦予了革命精神更鮮活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療愈主題花園“愛不忘”,該方案聚焦阿爾茨海默病群體,以藝術、景觀和互動為手段,喚起公眾對這一群體的關注。從患者記憶與感知出發(fā),借“記憶的門”展現(xiàn)其時間感和記憶變化,引發(fā)公眾對患者內心世界的關注;運用藝術裝置,結合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參與者獲得藝術療愈,搭建與患者的溝通橋梁;漸變色花境搭配特定植物,營造溫暖氛圍,象征記憶變化,慰藉患者心靈。</p> <p class="ql-block"> 設計師主題花園“貓之秀場”,花園將貓咪的特性與公園景觀相結合,并將藝術元素巧妙融入自然景觀,以獨特的視覺效果,營造了一處展示貓咪個性、促進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空間,積極傳遞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理念。</p> <p class="ql-block"> 設計師主題花園“昆蟲酒店”,鑒于傳粉昆蟲對植物繁衍、農作物生長及人類食物供應的關鍵作用,且其面臨諸多生存威脅,項目旨在通過設計為傳粉昆蟲構建適宜的棲息環(huán)境,保障傳粉昆蟲種群的穩(wěn)定,維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并將設計美學與公眾教育相結合,以“昆蟲酒店”作為展示窗口,通過直觀的展示和標識標牌科普,讓公眾了解傳粉昆蟲的重要性,提升公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認知,促進公眾積極參與到保護行動中。</p> <p class="ql-block"> 療愈主題花園“鳶尾咖啡”,將瞳孔(Iris)與鳶尾花(Iris)的意象巧妙融合,寓意對視覺健康的關注與守護?;▓@內設有一座由鏡面不銹鋼打造的大型旋轉裝置,能隨風旋轉模擬瞳孔的縮放變化。裝置表面映射周圍的鳶尾花境,旋轉時形成流動的動態(tài)視覺效果。通過將創(chuàng)意裝置與花境相結合,以景觀形式傳遞護眼理念,呼吁人們關注眼睛健康。</p> <p class="ql-block"> “光之交響”,以人工照明復刻丁達爾效應,呈現(xiàn)晨曦薄霧、密林光柱、暮色斜陽、浪漫光幕四重光影劇場。</p> <p class="ql-block"> 療愈主題花園“見天地 愈身心”,以“負陰抱陽,天地之間”為靈感,圍繞中醫(yī)藥文化傳播、身心療愈體驗和公眾互動參與展開。結合色彩、季相和多覺感知,依據(jù)十二經(jīng)絡對應臟器的療愈植物形成種植片區(qū),讓游客能夠通過視覺、嗅覺、觸覺感受藥用植物的自然之美與療愈效用,旨在打造特色療愈空間。</p> <p class="ql-block"> 設計師主題花園“伊貝爾泰迪的城市漫游”,標題巧妙諧音泰迪熊,作品由法國藝術家布里斯·依貝爾創(chuàng)作于1996年東京一場展覽后,旨在期待污染嚴重的大都市中能呼吸到新鮮空氣,藝術家以仿若春日新芽一般的明亮酸綠色對這件作品進行了全新詮釋。</p> <p class="ql-block"> 設計師主題花園“與光同塵”,以女性為主題,圍繞“光而不耀,與光同塵”的理念展開。設計靈感源自《道德經(jīng)》“和其光,同其塵”,意在倡導人像柔和晨光,蘊藏光彩并與萬物共生,體現(xiàn)女性蓬勃堅韌、自由綻放的精神?;▓@在不同時段,呈現(xiàn)出不同視覺氛圍。</p> <p class="ql-block"> 療愈主題花園“茁茁相伴”,設計理念融合了綠色療愈、互動體驗和紅色文化內涵,旨在打造一個富有意義的公共藝術作品。通過鮮花給人帶來快樂,體現(xiàn)自然元素對人們心靈的慰藉;以抽象的嬰兒推車與鮮花的構成吸引游人手扶留影,創(chuàng)造人與鮮花的互動關系,增加裝置的趣味性和參與度。嬰兒車中生命的茁壯成長,也象征著紅色力量在中共一大會址所在地孕育,賦予裝置特定的文化內涵,使其與場地歷史相融合。</p> <p class="ql-block"> 設計師主題花園“飛羽輕舟”,由裸筑更新為提升城市基建而開發(fā)設計的“nexus kit開發(fā)者工具包”系列,以及謝璕設計的可食用植物共同組成可持續(xù)可移動的生態(tài)花園。在以江鷗翅膀為原型的“戶外遮陽nexus kit-wings”周圍,生機盎然的植物演繹著申城浦江輕舟往來、魚米交通的歷史與未來,呼喚對城市文化與資源的傳承與珍視。</p> <p class="ql-block"> 春日歡迎會,這不是童話,而是生命的劇場。大樹藏著秘密,倔強生長的每個生命都在說:歡迎回到那個相信花朵能改變世界的年紀。小紅書設計周在新天地建造了一座鬧市中的迷你植物園,讓我們在這“春日歡迎會”中一起迎接春天。</p> <p class="ql-block"> 設計師主題花園“蜜蜂——地球衛(wèi)士”,展現(xiàn)的是:隨著春風的輕拂,大地萬物復蘇,勤勞的蜜蜂在花海間穿梭,帶著對春天無限的熱愛。景點以“春日蜜語”為設計理念,體現(xiàn)了蜜蜂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中每一次采蜜仿佛是對大自然饋贈的回應,從而引發(fā)人們對環(huán)境問題的關注,讓我們在共同感受生命的活力與自然的魅力中更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新天地時尚一期(北片)和新天地石庫門街區(qū)的花藝。</p> <p class="ql-block"> 新天地時尚一期(南片)西側馬當路的花箱。</p> <p class="ql-block"> 黃浦市民園藝中心所在的追夢園花鏡。</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沿著復興中路向西,前往思南公館。又名思南路歷史街區(qū),位于復興中路以南和重慶南路以西及思南路兩側,擁有51幢歷史保留保護建筑,匯聚了獨立式花園洋房、聯(lián)立式花園洋房、帶內院獨立式花園洋房、聯(lián)排式建筑、外廊式建筑、新式里弄、花園里弄、現(xiàn)代公寓等多種建筑樣式,是上海近代居住類建筑的集中地。以義品村為代表的思南路歷史建筑,用規(guī)整靈巧的體量、紅色的法式屋頂、卵石質感的墻面、飾尖券的拱廊、植草種樹的花園,述說著百年前上海的居住風貌。這里有不少名人故居,如抗戰(zhàn)勝利后的中國共產(chǎn)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舊址(思南路73號周公館)、京劇大師梅蘭芳舊居(思南路87號)、民國時期西北軍閥首領馮玉祥和著名民主人士柳亞子舊居(復興中路517號)等。</p> <p class="ql-block"> 重慶路廣場上的設計師主題花園“記憶八音盒”,這個由五彩繽紛的植物匯集成的屬于春天的八音盒,呈現(xiàn)在思南公館的復古公寓群中。仙人掌捧出毛茸茸的星,八音盒旋轉,芭蕾女孩輕舞。最天真的愿望,往往有最堅韌的根。月光圓舞曲,為你響起。其后是“新”的種草小屋,植蔓正把日光紡成半透明的繭,連鞋尖沾著的草籽都在發(fā)燙,像藏著春天未啟封的燙金請柬。不必在意龜背葉留下的謎題,請聽春天悄悄埋下的彩蛋:所有曾被命名為日常的瞬間,都會在某個清晨,涌出成千上萬顆打著卷兒、毛茸茸的新生。</p> <p class="ql-block"> 思南花墻廣場,再遇太平橋公園中的“伊貝爾泰迪的城市漫游”。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攜手舉辦的法國藝術家法布里斯·伊貝爾作品中國首展“從山谷中來”,從遙遠的法蘭西來到上海,又讓藝術家的化身作品“伊貝爾泰迪”(Ted Hyber)走出博物館的傳統(tǒng)空間漫步至春意盎然的城市各處,與鮮花綠植共舞。</p> <p class="ql-block"> 復興中路523弄梧桐里口上的小花屋,未見介紹,但是很美。</p> <p class="ql-block"> 近復興中路的思南街區(qū),展示的是櫥窗花藝。沿著這條路由東向西,會讓你深深感到沉浸在春天的氣息中和花的海洋里。</p> <p class="ql-block"> 支撐每一種幸福生活,見證每一刻花好月圓。顧家家居生活方式藝術展(思南路49號),聯(lián)合小紅書設計周,設計了“【花】式家居美學”作品,帶來一場花藝與家居美學的碰撞,邀你感受富有原創(chuàng)設計力的“花”式家居美學。二樓,還有“萬物在發(fā)光”生物多樣性主題展。</p> <p class="ql-block"> 思南小廣場中架起一臺“思南時光TV”,邀請游客走進充滿鮮花的復古電視機,打卡屬于在思南的美好時刻,定格浪漫瞬間,思南始終與你同頻。思南路口的“春日電話亭”,互動說明上寫:花展期間參與花展的消費者,“現(xiàn)場與湯達人春日電話亭合照,帶官方tag#元氣打call撥通春天,發(fā)布小紅書圖文視頻”,可兌獎湯達人主題傳聲筒。</p> <p class="ql-block"> 思南路西側沉思廣場,內無專門布置的花藝。</p> <p class="ql-block"> 與思南公館隔路相望的復興公園,則是上海唯一一座保留法國古典式風格的園林,也是近代上海中西園林文化交融的杰作。19世紀80年代,今雁蕩路、重慶南路、復興中路、思南路一帶還是一片肥沃的良田,有一小村名顧家宅,當時有個姓顧的人家擁有十多畝土地,在此建造了一個私人小花園,人們稱之為“顧家宅花園”,這便是復興公園最初的雛形。清光緒年間的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法公董局買下了顧家宅花園及其周圍的土地租給法軍建造兵營,1904年法軍逐漸撤去,法國俱樂部等租用部分土地建造網(wǎng)球場、停車場等。1909年建成公園,時稱顧家宅公園,俗稱法國公園,1918~1926年又進行了改建。1943年汪偽政權“接收”上海租界后于次年改園名為大興公園,抗戰(zhàn)勝利后的1946年元旦又改名為復興公園。文革期間的1967年,曾一度改名紅衛(wèi)公園,但不久即恢復原名。2022年拆除圍墻,實行24小時免費開放。</p> <p class="ql-block"> 公園的復興中路516號門前醒目擺放著2025上海國際花展“自然而然生活節(jié)”臨時花壇,入內即為花展設計的一個“圓周旅 跡”造型和一塊彩繪涂鴉板。門側穹頂涼亭和水池與鮮花為伴,但靜悄悄的。</p> <p class="ql-block"> 大草坪景區(qū)的園藝天地,被認為是打破幾十年來一貫的“番茄炒蛋”花壇色彩模式的創(chuàng)新之舉,由各區(qū)綠花管理單位和動、植物園推薦的18組嶄新花壇應用形式(春風拂暖候鳥歸、蝶舞春熙、夢幻花舞、香影漫芳叢、莫奈之春、春光作序、繁花似錦、鏡花水月、梵星薈翠、流光、繽紛繡春天 花漾織錦壇、辰山印象、山水樹石 煙云流潤、萬象皆春、野甸織金、玉雪霓裳、猗夢芳華、落英搖曳),為上海的花壇“復興”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沉床花壇,以綠茵茵的草坪為基底,隨著四季更替,不同時令的花卉在這里拼湊出變幻的幾何圖案或渦形紋樣,遠觀之下宛如精美的織錦,又似一塊絢麗的地毯,因此被贊譽為毛氈花壇。</p> <p class="ql-block"> 茶室前可以看到廣告:“以花相約 為愛而來”上海四季花港|郁金香花展3月8日至4月24日舉行,地點是浦東新區(qū)振東路2號東海農場。展示館墻上則見兩則醒目廣告,自然而然生活節(jié)、“萬物在發(fā)光”生活多樣性主題展分別于4月25日至28日、4月18日至5月11 日同時在思南公館和復興公園舉辦。</p> <p class="ql-block"> 玫瑰園和春廣場,與前面走過的沉床花壇共同構成了公園中的幾何平面構圖,展現(xiàn)了一種別樣的美感,鮮花拱門是拍照熱點。</p> <p class="ql-block"> 手提花籃的女神雕像,有人說是生命女神克莉斯多,腳下鋪滿了鮮花。</p> <p class="ql-block"> 從公園的雁蕩路105號門出來,按照花展指引在雁蕩路兩邊的淮海中路上應布置了櫥窗花藝,但我只見到淮海中路453~461號培文公寓背后、雁蕩路興安路彎角處的地理學家咖啡廳門前有花藝布置,然后沿著淮海中路向西走,過思南路后才看到擺放著一排花箱。</p> <p class="ql-block"> 擇日,我又前往花展“專業(yè)主會場”上海植物園。上海植物園剛去過不久,并將踏春的所見所聞都寫進了我的上一美篇《<a href="http://www.zit.org.cn/5chnqavq" target="_blank">又到春花爛漫時(續(xù))</a>》。作為上海國際花展的“專業(yè)主會場”,園方在東、北區(qū)精心打造了珍奇天地、筑夢花園和新優(yōu)植物三大主題板塊供觀賞。</p> <p class="ql-block"> 龍川北路940號3號門的園藝主題景點,門外由“花中西施”杜鵑迎客。</p> <p class="ql-block"> 然后沿著園道往東一直走,在近龍吳路1111號1號門的黃石山前也有園藝主題景點,一派山花爛漫滿目春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展覽溫室,分一館(熱帶植物館)和二館(四季花卉溫室),現(xiàn)作為花展植物園板塊的“珍奇天地”地點之一。步入熱帶植物館,將開啟一場通往蘭花世界的旅程——來自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華南國家植物園以及上海植物園的珍貴蘭花齊聚于此?!吧现残抡隆卑鍓K則位于四季花卉溫室,是上海植物園自主培育新優(yōu)植物品種的舞臺,彰顯近20年來在植物雜交育種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展館前后,沿路亦種植了不少時令花卉。</p> <p class="ql-block"> 來到盆景園前路口。這里是海派盆景博物館,一花一葉一菩提,一盆一景一世界。即使不舉行花展,盆景園也是一個寶藏之地,今為國內最大的國家級盆景園。</p> <p class="ql-block"> 跨過張家塘港橋進入北區(qū),“花中貴妃”海棠已經(jīng)花謝,迎客的是滿地開花且久久不敗的石竹。</p> <p class="ql-block"> 迎面一座蔓藤園,載植古代非常有名的園林觀賞花卉“酴醾”。從宋代到明清,廣義的酴醾泛指雌蕊為紫紅色的木香花,而狹義的酴醾專指大花白木香,后者實際上是由金櫻子和木香花雜交出來的后代,面前的廊架上即種有這幾種植物,你能分辨出它們嗎?還有“八月瓜”,成熟于9~10月形似香蕉的果實,它3~4月開花,一串串綴滿藤蔓,散發(fā)出巧克力般的芬芳,其實就是或粉或紫或白花朵的木通,你發(fā)現(xiàn)了嗎?</p> <p class="ql-block"> 花展三大核心板塊之一“筑夢花園”,實景展示“未來花園設計師大賽”中的5組獲獎作品:《蓋亞花園》——基于NbS理念的土壤修復花園;《蟲鳴歸舊里》——基于聲景觀營造的鳴蟲友好型未來低維護花園;《啾啾好食光》——營造一片人鳥共生的自然之地;《城市留聲 弄堂回響》——在弄堂文化中尋共鳴;《味·園》——記憶中的“食光”。</p> <p class="ql-block"> 觀賞草園,自然有不少值得觀賞并使人身心愉悅的花花草草。</p> <p class="ql-block"> 巖生植物園,呈現(xiàn)了豐富的神奇高山巖生植物景觀。</p> <p class="ql-block"> 山地植物館、亞高山植物館兩座巨大貝殼建筑,現(xiàn)作為花展植物園板塊的“珍奇天地”地點之二,都是“中國珍萃”。山地植物館集合了來自深圳市仙湖植物園、桂林植物園與廈門市園林植物園的展品,為苦苣苔科植物構建了一處神奇天地,展現(xiàn)其生存智慧與綽約風姿。而在亞高山植物館里,一幅中國西南亞高山地區(qū)的生態(tài)畫卷徐徐展開,來自成都市植物園、昆明植物園、麗江高山植物園的特色植物爭奇斗艷,盡顯植物多樣性的美妙。</p> <p class="ql-block"> 棧道區(qū)域,應該也是球宿根植物園位置,遍布花草,環(huán)境優(yōu)美。</p> <p class="ql-block"> 羅城路151號4號門內園藝主題景點。側面一塊牌子上寫得好:“當你走近自然時,自然也在走近著你。當你觀察自然時,自然也在觀察著你。當你描繪自然時,自然也在塑造著你?!?lt;/p> <p class="ql-block"> 4號門口,由1號樓游客中心、2號樓藝術中心、3號樓園藝中心、4號樓體驗中心、5號樓自然中心組成,被稱為“通往植物園的生命庭院”,其中,1、2號樓現(xiàn)作為花展植物園板塊的“珍奇天地”地點之三。“世界華彩”位于1號樓游客服務中心,游客可以在此看到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和新加坡植物園的風采,通過圖文并茂的展示及閱讀區(qū)里與植物、自然、藝術、人文相關的書籍來延展對植物與環(huán)境科學的了解。2號樓植物藝術中心正在舉行的是“柔之勝剛——法國藝術家笨篤(魏明德)繪畫展”,你將看到藝術家與植物園擦出的火花。另外,花展期間的4月18日至5月5日,花漾生活市集在這里的室外場地上舉辦。</p> <p class="ql-block"> 可食花園附近。顧名思義,“可食花園”是指那些可以食用的植物為主營造的花園空間,在這座小花園里有著豐富的芳香花卉、香料植物和觀賞蔬菜,讓人們看到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面,原來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不只是美麗。東北角清雍正六年(1728)初建的黃母祠(先棉祠),后屢經(jīng)毀壞和重建,1981年祠址被劃入植物園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是紀念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黃道婆的,但好像閉門謝客多年了(下照最后一張照片深處)。</p> <p class="ql-block"> 鳶尾園、地中海花園、錦葵園一帶,現(xiàn)為花展的“新優(yōu)植物”區(qū),呈現(xiàn)鼠尾草嘉年華、繁花園、向陽花木易為春、與蜂同行、斑海拾貝、花語森林、美人蕉卡諾娃盆栽花園、若水芳華、四時春、花卉馬賽克、浣沙溪等造景,成為全球園藝創(chuàng)新成果的“微縮展廳”。</p> <p class="ql-block"> 位于新優(yōu)植物展區(qū)與北區(qū)中心湖泊之間大草坪上的園藝主題景點,仿若一幅詩意畫卷,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 最后是隨拍的湖邊花景。</p> <p class="ql-block"> 上海植物園比較大,又到處是植物景觀,建議游覽前先通過導覽圖了解公園布局,因為面面俱到恐怕一天也走不完,走馬觀花又難免遺漏想去的景點。1號門受地鐵23號線建設影響愈加冷清,2號門則關閉不開了,現(xiàn)3號門為主出入口(公交線路最多),而4號門離地鐵(3號線石龍路站)最近。1號門內東區(qū)有兩大展覽溫室(需單獨另購門票),3號門內西南區(qū)集中了薔薇園、月季園、木蘭園、牡丹園、杜鵑園等春花植物,4號門內北區(qū)即本次花展的主展區(qū)。</p> <p class="ql-block"> 光去兩個主會場還不夠盡興,之后我會選擇性地再走兩個分會場,屆時與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上一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caybh97" target="_blank">又到春花爛漫時</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chnqavq" target="_blank">又到春花爛漫時(續(xù))</a></p><p class="ql-block">本篇下:</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d2619j4" target="_blank">滿城春色關不?。ɡm(xù))</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