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鹽城市,古稱“鹽瀆”,是江蘇省轄地級市,鹽城位于中國東部沿海地區(qū),東臨黃海;全境為平原地貌,大部分地區(qū)海拔不足5米,最大相對高度不足8米,鹽城是看不到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鹽城是革命老區(qū),皖南事變后,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1947年10月,鹽城獲得解放。</p> <p class="ql-block">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位于鹽城市建軍西路118號泰山廟,占地面積約9600平方米。1941年3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新四軍軍部遷入泰山廟。5月,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軍分會在此成立。1945年8月,古建筑遭到嚴重破壞,僅存斷壁殘垣。1984年4月,經中宣部批準,鹽城市政府將泰山廟照原樣修復。泰山廟為四進三殿兩廂。山門前有一對大石獅雄踞左右,大門上方有趙樸初題寫的“泰山廟”三個隸體大字。</p> <p class="ql-block">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旁是鹽城市博物館。它是一座研究和反映鹽城地方歷史和城市發(fā)展的綜合性博物館,承載著鹽城歷史文化記憶,講述著鹽城千年風華故事。</p> <p class="ql-block">鹽城可追溯到漢初,當年劉邦感念項伯在鴻門宴上的解救之恩,封其為射陽侯,賜劉姓。射陽侯的封地包含今鹽城境。后來項伯的嗣子雎獲罪,侯國被廢除,封地被收回,改設為射陽縣。射陽之名為鹽城境內設置縣治之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串場河碼頭。串場河位于江蘇省中北部,是一條人工運河,北起阜寧縣射陽河,南至海安市通揚運河,全長170多公里。其名稱源于宋代串聯(lián)沿海十大鹽場(如富安、安豐、東臺等)的功能,故稱“串場河”。古代承擔淮鹽運輸,鹽稅曾占全國半數(shù)以上,現(xiàn)代兼具灌溉、排澇、航運功能。如今沿岸的海鹽文化遺址,衍生出“串場河景觀帶”等文旅項目。近年來,鹽城市以串場河為核心打造串場河景觀帶,全長18公里,融合“親水休閑”“鹽政文化”等主題,成為城市文化名片,其功能與價值隨時代變遷不斷豐富,串場河堪稱鹽城的“母親河”。</p> <p class="ql-block">鹽鎮(zhèn)水街 ?,F(xiàn)代仿古建筑群,鹽鎮(zhèn)水街緊鄰串場河,位于東進路和世紀大道之間,是海鹽歷史文化風貌區(qū)的主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水街城樓。</p> <p class="ql-block">水上戲臺。</p> <p class="ql-block">鹽商會館。</p> <p class="ql-block">鹽鎮(zhèn)水街是以夜市經營為主的景區(qū)。夜晚可觀賞民間絕活,品嘗地方小吃,購買地方名特優(yōu)小商品。白天攤鋪多沒開張。</p> <p class="ql-block">南昌米粉也有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水街永興寺。</p> <p class="ql-block">射陽縣,江蘇省鹽城市轄縣,位于江蘇省沿海中部,東臨黃海,</p> <p class="ql-block">泊心黃沙港景區(qū),位于射陽縣漁港小鎮(zhèn)核心區(qū) ,緊鄰海王禪寺 ,依托國家級中心漁港優(yōu)勢 ,以道港深度體驗為特色 , 感受漁港小鎮(zhèn)的海河風情 。</p> <p class="ql-block">黃沙港,名為港,實為河,又名十丈河、野潮洋。</p> <p class="ql-block">河兩岸建設國家級中心港口,可同時滿足1000艘海洋漁船日常停靠、3000艘以上漁船進港避風,是江蘇省構建的首個國家級漁港經濟區(qū),全國首座全自動漁業(yè)碼頭、華東地區(qū)重要漁船停泊港及漁獲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海王寺。</p> <p class="ql-block">鹽城境內有國道驛站20多個,各鹽路驛家設施齊全,管理規(guī)范,為卡車司機和小車司機提供了良好服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