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尹老</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 11881596</p> <p class="ql-block"> 我們小區(qū)里退休人員“夕陽紅”團隊去溫州樂清的雁蕩山旅行,也去了山腳下的“南閣古村”。</p> <p class="ql-block"> 這里被稱為“溫州市十大最美歷史文化村落”之一,村旁也就是秀美的雁蕩山脈和清澈見底的楠溪江江水,村里有多處古跡遺存和名人故居。給人滄桑感的老屋,是那時光的斑駁印記,歲月深處的無聲回響。</p> <p class="ql-block"> 最引人注目的是村上一段近二百米的“牌樓街”,依次矗立著八座高大牌樓。踏入這條老街,仿佛一腳邁進了歷史的悠悠長河。村口街頭,“世進士”的牌匾高懸,似在低語著往昔輝煌。那斑駁的木質(zhì)紋理,在歲月的輕撫下,記錄著章氏一門幾代人的奮進與追求,訴說著科舉之路的艱辛與榮耀。</p> <p class="ql-block"> 沿著“牌樓街”緩緩前行,“恩光”、“方伯”、“凌云”…等牌樓依次映入眼簾,每一座牌樓都像是一部無言的史書?!岸鞴狻敝?,我仿佛看到了先人們?yōu)楣僖蝗巍⒃旄R环降纳碛?,他們將恩澤播撒在這片土地,贏得百姓的愛戴與敬仰;“方伯”牌樓下,遙想當年,那是家族在朝堂上的顯赫印記,彰顯著曾經(jīng)的權力與威望 ;“尚書”牌樓莊重肅穆,見證著章綸在六部尚書任上的殫精竭慮,為國家社稷的操勞;“會魁”牌樓則是科舉高光時刻的見證,激勵著無數(shù)后學晚輩奮發(fā)圖強。</p> <p class="ql-block"> 南閣古村始于唐代,而現(xiàn)存的牌樓和一些民居系明代所建,章綸(又名為恭毅)是明代重臣,以剛直敢諫著稱,其子孫三代均出進士,故有了“世進士”和“世大夫”這樣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 當我的腳步停留在“忠節(jié)門”前,內(nèi)心涌起的是無盡的敬畏。那厚重的柱子,雖歷經(jīng)風雨侵蝕,卻依舊堅如磐石,守護著古村的歷史與文化。它讓我想起歷史長河中那些堅守忠義的仁人志士,他們在國家重任、民族大義面前,舍生取義,用生命詮釋著忠誠與氣節(jié)。這不僅是古村的一道建筑,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一種文化的傳承,它提醒著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不能忘卻先輩們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精神脊梁。</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這“天下牌樓第一街”,腳下的鵝卵石路被歲月打磨得光滑圓潤,每一塊石頭都仿佛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街邊的老房子,青瓦白墻,飛檐斗拱,雖有些破舊,但那份古樸與寧靜卻撲面而來。門窗上精美的木雕,花鳥魚蟲、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展現(xiàn)著古代工匠們的精湛技藝和對生活的美好期許。偶爾有幾位老人坐在門口,悠閑地曬著太陽,他們臉上的皺紋里藏著歲月的痕跡,也藏著古村的記憶。與他們交談,那些關于古村的傳說、先輩們的事跡如同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我感受到了歲月的溫柔與厚重。古街、牌樓、老房子,它們不僅僅是歷史的遺跡,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xù),一種情感的寄托。它們讓我明白,在現(xiàn)代社會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依然需要回首過去,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傳承先輩們的精神,讓古老的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p><p class="ql-block"> 這趟古街之行,是一次與歷史的對話,一場文化的盛宴。一座座牌樓,在我看來不是顯擺炫耀曾經(jīng)衣錦還鄉(xiāng)的那一份榮光,它只是為了證明,我們文化中的這些東西是不能被遺忘的:人生追求的目標,立德(樹立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立功(為社會作出實際功績)立言(具有深遠影響有教益的思想);處世的態(tài)度,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毋用解釋了);做人的準則,忠(熱愛祖國忠于職守)孝(孝敬父母尊老敬賢)仁(以人為本富有愛心)義(堅持正義保持節(jié)操)禮(注重禮儀尊重他人)智(提高素質(zhì)服務社會)信(誠信守法一諾千金)。與時俱進,現(xiàn)在叫做二十四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其實我們老祖宗就有了。這次旅行把美好和快樂留在了我們旅行者的心中,那是因為中華文明的種子早已深刻到每個人的基因里了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