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在閱讀魏勇老師所著的《怎么上課,學生才喜歡》,讀完了一部分以后,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深深的共鳴和反思。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時常困擾于如何使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和吸引力,讓學生在享受學習的樂趣的同時,也能獲得知識的滋養(yǎng)。</p> <p class="ql-block"> 書中有幾點讓我感觸頗深。第一是“自己也曾是學生”。這句話提醒我,在每一次授課時,我都應把自己置于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回想自己當年作為學生時對老師的期待和對知識的熱情。這能幫助我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要,設計出更符合他們興趣和需求的課程。</p> <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一堂好課的標準,魏老師的觀點也給了我極大的啟發(fā)。他認為好課應以學生為中心,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同時又不失邊界性。這使我意識到,課堂應是一個既有序又自由的學習空間,既要引導學生遵循一定的學習規(guī)律,又要給予他們充分的探索和表達自我的空間。魏勇老師提倡教師應不局限于單一學科,而應進行跨界教學,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和視角引入課堂。這種跨學科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更全面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此外,善于提出好問題的重要性也是我深受啟發(fā)的一點。好的問題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還能引導他們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未來我希望能將書中的理論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實踐、積累和反思,最終實現(xiàn)讓學生喜歡的課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