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人們都贊頌著勞動的光榮,向最美勞動者致敬!可是"五一節(jié)"一過,又難以提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里使我思考了諸多問題,干部深入群眾調(diào)查了解并且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參加體力勞動應不應該成為一種制度?勞動者值得尊重嗎?勞動應該作為一種精神值得永久發(fā)揚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國時代周刊封面刊登了美團外賣小哥高治曉。這是當年該雜志刊登的唯一的華人,一位普通勞動者。受疫情影響,數(shù)百萬乃至上億居民不得不居家隔離,而外賣騎手們則挺身而出,挑起了重擔。高治曉就是堅守崗位的百萬騎手中一員,外賣小哥是最普通的人,卻做著不平凡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我們黨的歷史中,干部深入到群眾中去參加體力勞動已經(jīng)成為一種制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縱觀黨的歷史,井岡山時期,從朱德總司令的扁擔,到延安時期的大生產(chǎn)運動。毛主席親手挖地種菜,周總理親手紡線,成為"紡織能手"。再到解放后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參加了十三陵水庫的勞動的經(jīng)歷都說明了勞動的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57年2月27日召開的最高國務(wù)會議上,毛澤東主席在《關(guān)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報告中,一再強調(diào):要精簡機構(gòu)、下放干部,從而使相當多的一批干部回到生產(chǎn)中去”。"干部參加勞動要成為制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據(jù)我父親說:"在他們工作的年代,干部定期到農(nóng)村去,與農(nóng)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我父親曾下放到四川省會理縣勞動,時間長達三年(1957一1960)。70年代中期,他曾隨省級機關(guān)干部到米易五七干校勞動四年。每月都到成都金牛壩招待所(現(xiàn)金牛賓館)羅家碾招待所參加勞動。我母親在60年代初期也參加工作團下到農(nóng)村,長達半年時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公公曾是海南農(nóng)墾局的老干部,他們每年長期下農(nóng)場,條件十分艱苦,沒有汽車,常步行于農(nóng)場膠林中,步行10多公里調(diào)研考察農(nóng)場生產(chǎn)情況,與農(nóng)場職工同住、同吃、同勞動。常是大半年在農(nóng)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而現(xiàn)在干部定期參加勞動,接觸群眾,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已少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干部參加體力勞動,與普通勞動者在一起,有助于防止干部特殊化,密切干群關(guān)系。這也對當前的一些干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脫離群眾,脫離勞動,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使我深有體會的是,今年4月,中央派出巡視組巡視十多個省市,懲治貪官,清除腐敗,深入到群眾中去,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深受群眾歡迎。不少老百姓都激動地說:"黨的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又回來了。希望我們的領(lǐng)導干部都能平易近人、謙和親切,不擺官架子,真心實意為民辦事,這樣才會和老百姓越走越近,贏得老百姓的信任和肯定。</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朱總司令的扁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周總理成為延安紡線能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毛主席參加十三陵水庫勞動</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學生參加勞動也應該成為一種制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育部印發(fā)《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指導綱要》提出要在大中小學設(shè)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指導綱要》指出,勞動教育是發(fā)揮勞動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要強化學生勞動觀念,弘揚勤儉、奮斗、創(chuàng)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強調(diào)全身心參與,手腦并用,親歷實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憶我們的學生時代,我們每年都要到農(nóng)村去,到工廠去,參加學農(nóng)、學工勞動。一去就是半個月。走出課堂參加社會實踐勞動是重要的一課。也是我們?nèi)松飞弦还P寶貴的精神財富。參加工作后,我們團支部又經(jīng)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帶學生參加義務(wù)勞動。為軍屬買米,打掃衛(wèi)生;清掃街道等??墒侨缃癫簧賹W校受"升學率"的影響,勞動課已經(jīng)讓位于要中高考的課,更不可能走出課堂參加勞動實踐活動。不少學生一輩子都沒有到農(nóng)村,到生產(chǎn)實踐第一線去,怎么能體驗到勞動的艱辛,怎么能體會到尊重平凡的勞動者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現(xiàn)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優(yōu)越,很多家長也舍不得讓孩子做家務(wù)勞動了,有各種理由來維護孩子,孩子年紀小不適合做家務(wù)勞動,孩子不會做家務(wù)會搞得亂七八糟。但其實讓孩子做家務(wù)勞動目的在于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懂得感恩,培養(yǎng)我是家庭一員就要有責任感。這些品質(zhì)對于孩子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嬌慣出來的孩子在今后的道路上一定會遇到各種解決不了的事情,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手足無措只能依賴家長,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不具有獨立意識。所以讓孩子做力所能及家務(wù)勞動是非常必要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勞動是一種精神培育"。因此,在五一勞動節(jié)之際,我們應該看到勞動應該作為一種精神,參加體力勞動應該作為一種制度,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的良好風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