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親愛的朋友們:今天是國際 <五 . 一 > 勞動節(jié),祝各位節(jié)日快樂!</p> <p class="ql-block"> 坳上,是我們生產(chǎn)隊對半山腰的田、地統(tǒng)稱,共有幾十畝。水田用來插中稻,收割完中稻點蕎麥;而旱地只有用來插種紅薯。那個年代的農(nóng)村是“寸土寸金”!</p> <p class="ql-block"> 1972年臨近端午。早稻田已薅完頭道,中稻也已插完。生產(chǎn)隊分配女社員上坳去插紅薯,大家吃過早飯先后去到“棕樹園”剪紅薯秧苗。</p><p class="ql-block"> 早春時節(jié)我們女社員們在“棕樹園”挖土開溝墊上腐熟過的豬欄淤,排上紅薯種再蓋上一層豬欄淤。近一個月過去,紅薯秧藤已經(jīng)長滿了土。</p><p class="ql-block"> “三個女人 一臺戲”,“棕樹園”里歡聲笑語,好不熱鬧!大家割的割紅薯藤,剪的剪紅薯秧(每四片紅薯葉剪一段,留頂上的一片葉,下面的葉子全剪去)</p><p class="ql-block"> 女社員出工都養(yǎng)成了習(xí)慣,每人都會挎一個竹籃子,里面放有一把鎌刀、或做針線的鞋底、或襪墊、或要補的衣服,方便工間休息時做針線或割豬草,但多半是帶的空籃子要扯豬草。那幾年我與小立家也養(yǎng)了豬,因此我倆也養(yǎng)成了習(xí)慣天天挎?zhèn)€籃子。其中只有婦女隊長彭鳳妹和王桂梅挑了兩擔(dān)奮箕,還有幾個帶了鋤頭。</p><p class="ql-block"> 紅薯秧子剪的差不多了,我提議,我們每個人把紅薯秧裝在籃子里挎上坳去,大家都講好。這時彭鳳妹不同意:“咯像個什么樣子”!好了,你不同意,我們就把各人籃子里的紅薯秧拿出來裝到她的奮箕里,一扎一扎放進(jìn)奮箕,因擔(dān)心放篷松了會掉下來并給壓實了,兩擔(dān)奮箕剛好裝滿。她們挑上紅薯秧走在前面,我們挎?zhèn)€空籃子有講有笑的跟在后面上坳去…</p><p class="ql-block"> … …</p> <p class="ql-block"> 以上圖片均取自網(wǎng)絡(luò)。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