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8年12月31日,在氣溫低至零下41度的東北漠河,我找到了北……2024年8月8日,我站到了黑龍江撫遠烏蘇鎮(zhèn)的東極廣場……2025年3月20日,我終于抵達了位于帕米爾高原的中國西極,看著界碑矗立在天地間,感受著這里的蒼涼與壯美。</p> <p class="ql-block">2018年12月31日的北極。</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8日的東極。</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0日的西極。</p> <p class="ql-block">從東到西,從北到南,追尋極點的旅程不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心靈的成長與洗禮。如今,東極、西極、北極已成為我記憶中璀璨的星辰,而南極,將是我下一個征程的起點。我期待著與它相遇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陸止于此,海始于斯?!痹谧鎳箨懙淖钅隙?,有一個如夢幻般的地方——湛江南極村。這個隱匿于喧囂之外的角落,猶如一顆遺世獨立的明珠,散發(fā)著獨特而迷人的魅力,吸引著無數(shù)向往遠方的游人前來探尋。</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9日,我終于找到南啦……圓滿完成尋覓四極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踏入南極村,映入眼簾便是那赫赫有名的燈樓角。它宛如一位堅毅的守望者,靜靜矗立在海岸邊,見證著歲月的滄桑變遷。這座燈塔有著不平凡的歷史,1884年,法國殖民政府為掠奪我國資源和財富而建,1942年為避免日本侵略者利用而曾被拆毀,1953年廣東省人民政府重建,1994年又重建了如今這座雄偉高聳的新燈塔。新燈塔有10層36米高,塔身上“中國大陸最南端”七個大字蒼勁有力,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日里,它似擎天巨柱,直插云霄……</p> <p class="ql-block">夜晚,它綻放出明亮的光芒,為遠航的船只指引著方向。</p> <p class="ql-block">站在燈塔之下,海風(fēng)拂面,帶來大海獨有的咸濕氣息,極目遠眺,海天一色,無邊無際,讓人的內(nèi)心也隨之變得開闊而寧靜。</p> <p class="ql-block">沿著海岸線漫步,便來到了充滿浪漫色彩的合水線。這里是北部灣和瓊州海峽的交匯處,也是北緯20°13′14″穿過的地方。漲潮時分,兩片海域的海水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一條壯觀的“十字浪”,仿佛是大海在激情相擁……</p> <p class="ql-block">合水線一一地處徐聞縣角尾鄉(xiāng)南極村燈樓角,是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地理極點(北緯20°13′14″),西側(cè)為北部灣,東側(cè)為瓊州海峽。由于兩片海域的潮汐周期差異(北部灣為全日潮、瓊州海峽為半日潮)和海水理化性質(zhì)不同(鹽度差約0.5‰,溫度差異最大達3℃),在退潮時形成長達數(shù)公里的狹長沙灘分界線,漲潮時則呈現(xiàn)十字浪交錯現(xiàn)象。??</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站在大陸最南端,望著被海浪打磨的礁石,望著海天相接處。這趟續(xù)寫屬于我的極地傳奇的四極旅程,讓我讀懂了“祖國”二字的分量。山河遠闊,歲月靜好,我將帶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繼續(xù)在華夏大地上書寫屬于自己的足跡。</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邂逅一場浪漫的海濱之約……</p> <p class="ql-block">中國大陸南極村一一位于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角尾鄉(xiāng),被瓊州海峽和北部灣所擁環(huán),地形似伸向大海的牛角,面積37平方公里,人口3.2萬人。南極村燈樓角和中國臺灣的鵝鑾鼻、海南臨高角并稱中國南三端。</p><p class="ql-block">南極村位于東經(jīng)109°55′,北緯20°13′。古有“極南”、“盡南”之稱,擁有壯美的濱海景觀、密集的人文史跡、濃郁的漁家風(fēng)情、奇特的珊瑚建筑。中國大陸最南端端點燈樓角、瓊州海峽與北部灣的合水線、中國大陸架最大最美的珊瑚礁群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旅游資源。</p> <p class="ql-block">解放海南,功在徐聞。</p><p class="ql-block">有力支前,勝利保證。</p> <p class="ql-block">燈樓角旁,痕跡斑駁的碉樓遙望著海南,仿佛述說著解放海南島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zhàn)解放海南啟渡點</p><p class="ql-block">1950年3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軍一一八師三五二團加強營799名勇士,在師參謀長茍在松和營長陳承康的率領(lǐng)下,分乘13艘木帆船從燈樓角啟航,飛渡瓊州海峽,打響了解放海南第一槍。翌日下午2時,在海南島 儋縣白馬井登陸。3月16日,四十軍一一八師三五二團2937名指戰(zhàn)員,由瓊崖縱隊副司令員白山和一一八師政治部主任劉振華率領(lǐng),分乘81只木帆船,再次從燈樓角啟渡,在海南島澄邁縣玉苞港登陸。</p><p class="ql-block">徐聞人民為解放海南作出了巨大貢獻,十五兵團司令部贈送錦旗“解放海南,功在徐聞”。</p> <p class="ql-block">中國大陸最南端一一燈樓角</p><p class="ql-block">燈樓角,北緯20°13'26.1<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東經(jīng)109°55 10.3<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是中國大陸最南端。</p><p class="ql-block">據(jù)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海關(guān)燈塔資料記載:清朝海關(guān)于1894年同時興建關(guān)滘尾、臨高角、??跒橙鶡羲?,關(guān)滘尾燈塔于光緒二十年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六日(1895年1月1日)放光,射程13.8海里。</p><p class="ql-block">燈塔于日軍侵占雷州半島期間(1941~1943)拆毀。</p><p class="ql-block">1953年中南海軍在古燈塔遺址重建水泥墩白色鐵架燈塔,塔高15米,射程12海里。</p><p class="ql-block">1979年改建為石砌圓形燈塔。</p><p class="ql-block">1994年3月,廣東省海洋局新建一座十層高36米六角棱形燈塔,裝置太陽能航標燈,自動明天。</p> <p class="ql-block">?徐聞渡海作戰(zhàn)紀念碑?一一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徐聞縣燈樓角景區(qū),是紀念1950年解放軍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的重要歷史遺跡。紀念碑高18米,碑身上刻有碑文,詳細記錄了渡海作戰(zhàn)的歷史背景和英勇事跡。碑文提到,1950年3月5日,解放軍從燈樓角啟航,乘坐木帆船突破國民黨軍的封鎖線,成功登陸海南島,解放了海南全島?。</p> <p class="ql-block">渡海作戰(zhàn)紀念碑記</p><p class="ql-block">庚寅年春,蔣軍潰,遁于瓊,借天塹筑“伯陵防線”,謂有全湯之固,圖負隅頑抗。大軍南下追剿,臨我蓬薯,誓渡海伐之。境眾踴躍,捐漁舟百艘,更有艄公數(shù)十余請纓,在松、振華將軍率領(lǐng),無懼敵機轟炸,船艦阻隔,彈雨邪橫,護大軍強三度。瓊島之敵,遂土崩瓦解,灰飛煙滅。是役,不幸我十四舫公血灑碧海,舍生取義,其情可歌,其景可泣也。六十二載飛逝,物轉(zhuǎn)星移,萬象更新,蓬薯境眾更緬懷先人,感念其恩,無須發(fā)動,自捐資出力、樹碑立傳,無論幼老。籍此策后人,悼英烈之。</p><p class="ql-block">撰文張寶賢 壬辰孟冬</p> <p class="ql-block">渡海作戰(zhàn)紀念園一一1950年3月5日黃昏,第四野我第40軍113師的799名勇士,分乘當?shù)?0名船工駕駛的13條木帆船,從徐聞翌角尾鄉(xiāng)樓角啟渡,在國民黨軍空中、海上、陸地火力猛烈攔阻下英勇戰(zhàn)計,強渡瓊州海峽,吹響了解放海南島渡海作戰(zhàn)的號角。</p><p class="ql-block">為紀念渡海作戰(zhàn)犧牲的烈士,經(jīng)原第四野戰(zhàn)軍后代、中國人民解放軍,廣東粵能風(fēng)電有限公司、湛江供電局、各政府機關(guān)及社會各界人士耗時6年籌資修建,徐聞縣角尾鄉(xiāng)渡海作戰(zhàn)紀念園于2018年6月揭牌落成。如今每逢清明和解放海南島勝利紀念日,各政府機關(guān)、企業(yè)單位、中小學(xué)生前來祭奠,渡海作戰(zhàn)紀念園已成為當?shù)貍鞒屑t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掃二維碼了解更多關(guān)于渡海作戰(zhàn)紀念園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二O一九年三月十日</p> <p class="ql-block">旋風(fēng)亭。</p> <p class="ql-block">旋風(fēng)亭記一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是一支有著紅軍、八路軍優(yōu)秀血統(tǒng)、驍勇善戰(zhàn)、英雄輩出的部隊。其作戰(zhàn)風(fēng)格如疾雷迅電、奔騰澎湃,國民黨軍高級將領(lǐng)懼稱其為“旋風(fēng)部隊”。</p><p class="ql-block">1949年末,40軍揮師南下追殲蔣軍來到角尾,做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之最后準備。118師政治部主任劉振華駐扎在蓬薯港譚娘廟,電臺設(shè)于知州廟。翌年3月5日,師參謀長茍在松率8百勇士由此地出發(fā),打響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第一槍。5月1日海南全境解放。此役奠定了我國解決南海主權(quán)紛爭的基礎(chǔ),意義重大,40軍功勛彪炳史冊。</p><p class="ql-block">2017年3月,40軍番號撤銷,這支有著悠久光榮傳統(tǒng)的部隊從此走入歷史。為了這支英雄的部隊,為了留住他們在角尾的光輝足跡,建此亭以資紀念。</p><p class="ql-block">張寶賢撰文、蓬薯境立</p><p class="ql-block">2017年5月</p> <p class="ql-block">《旋風(fēng)七駿圖》記</p><p class="ql-block">2016年6月、10月間,徐聞縣角尾鄉(xiāng)杜寨沖溝。南嶺村分別挖掘整理出1950年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時犧牲的7位烈士英骸及數(shù)十件遺物。隨后,7位烈士英骸移葬篷薯合墓。2017年7月,雕型家黃河根據(jù)發(fā)掘出土的旱煙桿,溫度計、搪瓷缸、報紙、鞋帶等烈士遺物,創(chuàng)你了這幅鑄徊浮雕、重現(xiàn)了烈士們生箭戰(zhàn)身座能間的休息場果,供后人瞻仰緬懷。</p><p class="ql-block">2018年5月1日</p> <p class="ql-block">知州廟。</p> <p class="ql-block">在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湛江市徐聞縣,有一片令人心醉神迷的地方——菠蘿的海。它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海洋,卻有著大海般的波瀾壯闊。</p> <p class="ql-block">廣東湛江市徐聞縣的“菠蘿的?!保莵喼拮畲蟮牟ぬ}種植基地,亦是全球最大單體菠蘿產(chǎn)區(qū),漫山遍野的菠蘿植株,一眼望不到邊的菠蘿田,在陽光在閃爍生機。</p> <p class="ql-block">這片“?!钡墓适?,要從近百年前說起。1926年,一名叫倪國良的華人,懷揣著200株菠蘿種苗,從新加坡回到家鄉(xiāng)徐聞。彼時,沒有人知道這種來自南洋的水果能否在這片紅土地上扎根生長。倪國良在質(zhì)疑聲中,將希望的種苗種下,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嘗試與努力,菠蘿終于在徐聞的土地上結(jié)出了果實,果肉深黃、酸甜多汁,口感恰到好處 ,深受人們喜愛。此后,菠蘿種植在徐聞逐漸興起,從最初的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那200株種苗,也繁衍成了如今浩瀚的“菠蘿的海”。</p> <p class="ql-block">徐聞菠蘿,俗名為番蔞子,又名麻子,是徐聞重要的農(nóng)作物。徐聞菠蘿果大、汁多、肉脆、味甜、香烈。</p> <p class="ql-block">走進菠蘿的海,就仿佛走進了一個夢幻的田園世界。</p> <p class="ql-block">徐聞獨特的自然條件,為菠蘿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一筐筐金黃的菠蘿被運往全國各地,徐聞菠蘿也憑借其優(yōu)良的品質(zhì),贏得了“全國每三個菠蘿就有一個來自徐聞”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區(qū)分鳳梨與菠蘿看果實頂部葉子,有刺的是菠蘿,無刺的是鳳梨。</p> <p class="ql-block">每年2~4月,是菠蘿的收獲季,也是菠蘿的海最熱鬧的時節(jié)。此時,整個徐聞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里。</p> <p class="ql-block">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菠蘿的海不僅是自然景觀的奇跡,更是徐聞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jié)晶,它見證了徐聞的發(fā)展變遷,承載著無數(shù)人的夢想與希望。無論時光如何流轉(zhuǎn),這片金色的“?!倍紝⒃跉q月的長河中,散發(fā)著迷人的光彩,成為人們心中永遠向往的甜蜜之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