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14日上午,我們沿黃之旅自由行小團(tuán)隊走進(jìn)陜西佳縣香爐寺觀光,陜西佳縣是聞名遐邇的紅歌《東方紅》誕生的故鄉(xiāng)。香爐寺位于佳縣城東200米的香爐峰峰頂,東臨黃河,三面絕空,僅西北面以一狹徑與縣城古城門相通。峰前有直徑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與主峰間隔2米,形似高足香爐,故而得寺名。香爐寺地勢險峻,香爐石凌空而起,斷橋驚險異常,置身其上,如凌絕空際,低頭俯看,滔滔黃河激流而下,洶涌澎湃,佳臨黃河大橋橫貫東西,如龍臥波。據(jù)寺內(nèi)現(xiàn)存石碑記載,香爐寺建于明萬歷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山峰上的正殿是圣母祠,左右有配殿,南邊有山門、石碑等。“香爐晚照”是佳縣的八景之一。因為每當(dāng)夕陽西下時,太陽的余暉將孤亭的倒影投射在黃河水流中,如詩如畫,當(dāng)?shù)厝撕糁疄椤靶∨钊R”,譽為仙境。</p><p class="ql-block"> 1947年為了粉碎蔣介石反動集團(tuán)對延安的進(jìn)攻,毛主席率領(lǐng)黨中央開始了歷時一年之久的轉(zhuǎn)戰(zhàn)陜北偉大歷程,而在陜北佳縣就住了105天。當(dāng)年10月17日毛主席專門來到香爐寺參觀。在面對腳下奔騰不息一往無前的黃河時,毛主席感慨:“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p><p class="ql-block"> 我用華為手機隨拍一組香爐寺擷影,現(xiàn)呈送各位親朋好友分享。因拍攝水平不高,敬請海涵!</p> <p class="ql-block">這是佳縣城郊景觀。</p> <p class="ql-block">下面佳縣荷葉坪古渡口掠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