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 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 《綻放的綠花》(軍旅日記):是作者在廣西部隊從軍五年中,(即一九八O年十一月到一九八五年十月期間),閑情隨筆。其中一九八O年十一月至一九八三年二月十一日前,因在部隊衛(wèi)生學校學習時間緊張,沒有做多少日記。此《日記》是從一九八三年二月十二日,即除夕夜開始寫起至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五日復員回到家為止,差不多三年的部隊經(jīng)程。其中一九八三年是間續(xù)地寫的,到了一九八四年基本上每日跟進地寫,對發(fā)生的一些時事與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事與心情觀感。</p><p class="ql-block"> 日記中有散文,雜記,詩歌,評論與讀書體會等等多樣文式表達。有記錄部隊野練的,學習讀書的,承包開小賣店工作的,參加對越南靠茅山自衛(wèi)炮戰(zhàn)的,還有探家的歷程,在復員的那段日子……等等。</p><p class="ql-block">在《日記》中留下了軍旅的生活工作足跡與經(jīng)歷的基本概況。它記錄了軍人的喜怒傷愁哀樂——戰(zhàn)友情、思鄉(xiāng)情……等軍旅情懷。三年的軍行日記已是一部流水賬,也是一部戰(zhàn)斗史,更是一部青春史詩。</p><p class="ql-block">今離開部隊已近四十年了,回首那段軍旅的青春歲月尤感珍貴。曾出版過《靠茅山炮擊戰(zhàn)——我的日記》與《在復員的那段日子》二部日記的書。今將三年日記在網(wǎng)絡“美篇“全盤托出分享,不僅是讓人認知部隊的工作生活豐富多彩,而且還可以從中窺視到部隊里的一些奇聞異事,并更加了解一代在中越邊界守衛(wèi)邊疆的軍人生活環(huán)境與精神世界,在看似平凡的事中又可以品味出它不平凡的真實性。</p><p class="ql-block"> 《日記》基本保持原創(chuàng),內(nèi)容可能對一些人與事有不同的觀點與評說,因作者當時年輕氣盛,難免文筆有些輕狂,亦難免有涉及到戰(zhàn)友之間的事,如有得罪之處望予諒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軍旅日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13)</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九八四年八月十六日</span></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趕集回來,我覺得大累了就喝了有半斤的葡萄酒,今早起來卻覺得左胸有點痛,我一時也不介意。中午飯時我又喝了二兩的葡萄酒,等午休時卻感到頭昏腦痛,特別前額與兩太陽穴處就像有一服熱氣在內(nèi)沖出一樣悶痛、暈痛。痛感也比上午痛得較甚,我就洗了個臉,本想會好一點的,可是直到晚飯時還是如此,這時我才想到:一定是因為熱天喝酒而造成臟腑過熱所致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就作了個自我檢查,脈搏弦實,舌尖舌邊紅,舌苔稍黃,唇暗紅,身熱頭昏頭痛,自我診斷是:因喝酒引起肝臟陽亢,心肌熱,使之肝火上擾中樞,引起頭疼頭昏,心肌熱盛而致出現(xiàn)左胸痛的癥狀表現(xiàn)。因此,開始我想搞點草藥來煮水喝,但想到銀翹丸也可以,已方便又簡單。我就服了一丸銀翹丸。晚上七點左右服下,到了八點多就覺得頭清醒多了,到了九點多看電視時已沒有什么不適的感覺了。十點多接著看書,寫日記直到十二點多都沒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覺,病告痊愈。我為了鞏固療效,在睡覺前再服了一丸。</p><p class="ql-block"> 我的這個小病,用中醫(yī)論證來說,是因酒熱性使肝陽偏盛,上擾神府。肝乃造血統(tǒng)血,使血熱而犯心臟,出現(xiàn)心火過盛,造成胸脅悶痛。癥候為:肝火擾神,心火過盛。治法以清肝解熱,熄火涼血。服用銀翹丸恰到好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九八四年八月十七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七月秋風漸漸涼”這句古老的民間諺語,很有科學根據(jù)。像目前正是農(nóng)歷中旬,秋風已陣陣吹起了,使人在經(jīng)受難熬的酷暑后,迎來了涼爽舒適的秋風,給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工作的好氣候。</p><p class="ql-block"> 我今幾天,因天氣涼爽,學習效果都有所增進,學習時間也就比以先多一點了。不會像以前那樣坐不到幾分鐘就大汗淋漓,不想再坐下去了,這正是得天獨厚的學習良機。</p><p class="ql-block"> 我目前的時間安排是:早上跑步,上午學習,下午學習并練練筆墨書法,晚上學習,十一點睡覺。這是個最好的安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鄒炳新簡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鄒炳新:中國當代軍旅作家、詩人、中醫(yī)專家。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出生于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葉潭鎮(zhèn)璉石村南門閣</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O年十一月至一九八六年一月服役于廣西中國人民解放軍原41軍123師炮兵團。一九八二年畢業(yè)于41軍衛(wèi)生學校。曾在部隊師、團、營等醫(yī)療機構(gòu)工作。</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一年五月參加了廣西寧明縣中越邊界“法卡山自衛(wèi)保衛(wèi)戰(zhàn)”,一九八五年二月參加了廣西龍州邊界的對越南“靠茅山自衛(wèi)炮擊戰(zhàn)”。</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六年八月至二00五年十月在河源市東源縣葉潭鎮(zhèn)開辦醫(yī)療機構(gòu)。</p><p class="ql-block"> 二00五年十一月在惠州市從事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是河源市衛(wèi)生協(xié)會會員,惠州市衛(wèi)生藥學會會員。</p><p class="ql-block"> 在香港中華文化出版社,曾出版有詩集二部——邊塞詩篇《抒懷》、抒情詩集《悠悠情》,此二書被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廣州圖書館收藏?!妒銘选芬粫@國家圖書館“榮譽證書”。</p><p class="ql-block"> 在軍人網(wǎng)上發(fā)表的有《靠茅山炮擊戰(zhàn)——我的日記》,軍旅文學作品《探家漫記》,《戰(zhàn)火的回聲》,軍旅日記——《綻放的綠花》。</p><p class="ql-block"> 著有散文集:《情潮浪花》《閑情飛花》 ; 詩集《我的情懷》,《春秋怡情》,《愛的心聲》等在網(wǎng)上發(fā)表。</p><p class="ql-block"> 微小說集:《怡情散花》。</p><p class="ql-block"> 中醫(yī)中藥著作:《中藥歌訣~四百味性能概注》,《奇病診治》。</p><p class="ql-block"> 他的個人傳記被載入《中華鄒氏文化名人錄》《廣東發(fā)展新思路——建設“一帶一路”大戰(zhàn)略》《南粵楷?!?,被評為廣東新時代優(yōu)秀文化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