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胡主編:</p><p class="ql-block"> 我是《書法》的忠實讀者。訂閱己廿載有余。</p><p class="ql-block"> 看了貴刋讀者來信欄目,頗有同感,尤其所刋對曾來德、唐雙寧的書法批評一針見血,切中要害。然而書壇怪現(xiàn)象何止曾、唐而已?其病源出在那些強烈主張創(chuàng)新的評委。他們以顛覆傳統(tǒng)為己任,以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屆屆國展“流行書法”、“藝術書法”充斥展廳,除了少量的寫王書《圣教序》和一部分小楷作品外,其他東西均粗制濫造,面目雷同者居多。使中國傳統(tǒng)書法變了味。展廳里只有那些獲獎、入選作者自我陶醉罷了?,F(xiàn)在參加國展者,真正有實力者并不熱心,只是那些作夢也想加入中國書協(xié)者爭相投搞(投搞并非壞事)而且這些人大多習書時間不很長。他們?yōu)橛显u委胃口,煞費苦心,創(chuàng)作出評委們所謂滿意的作品。其實書法這東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她得經(jīng)過長期歷練,至少十五年,至多沒有??傊?,書壇急功近利,浮躁成風與評委們的審美單一是分不開的。有人說“國展是評委胃口展”不無道理。</p><p class="ql-block"> 我寫這些過激的話,甚至對評委們的大不敬之辭,為了書法的健康發(fā)展,也顧不得許多了。再者“創(chuàng)新”一詞已經(jīng)成為無處不在、無人不喊的口號。我一向不太主張無節(jié)制地大喊創(chuàng)新,尤其是書法。(新則新矣,結(jié)果垃圾居多)講“出新”較當些。不知然否?唐突之處,敬請諒解。</p><p class="ql-block"> 春節(jié)來臨之際,給《書法》全體工作人員拜年了!</p><p class="ql-block"> 順致</p><p class="ql-block">撰安!</p><p class="ql-block"> 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市 張嘉貞</p><p class="ql-block">此篇刊于上海《書法》2007年第三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