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7人我們一行15人自駕3輛車前往平定瓦嶺古村落游覽。司機是75歲以上的三位老哥哦,他們是不是很棒!</p> <p class="ql-block"> 77歲</p> <p class="ql-block"> 77歲 </p> <p class="ql-block"> 最小75歲</p> <p class="ql-block">瓦嶺村隸屬于山西省平定縣東回鎮(zhèn),地處縣城東南31公里處,四面環(huán)山,地形呈凹形封閉地帶,整體布局形似展翅鳳凰(西側(cè)柏嶺山為鳳頭,延伸的嶺脊為鳳身,南北溝壑為雙翼)。因村莊地貌如歇山式屋頂而得名“瓦嶺”。 </p><p class="ql-block">瓦嶺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明朝洪武年間,瓦嶺村的先民們?yōu)榱硕惚軕?zhàn)亂,從河南遷徙至此,開始了他們的定居生活。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瓦嶺村逐漸發(fā)展壯大,成為了當?shù)氐囊粋€重要村落?。</p><p class="ql-block">2019年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并獲評“中國傳統(tǒng)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柏?:柏嶺山上的“三晉第一名柏”樹齡達2600年,主干分枝處共生三株對節(jié)白蠟樹,形成“樹中有樹”奇觀。</p> <p class="ql-block">村西最高點柏嶺設有廟、壇、寺、祠,周邊長有10多棵古柏。遺憾的是我們?nèi)サ漠斎漳切R門都由“將軍”把著。據(jù)說是5月11日趕廟才開。</p> <p class="ql-block">聽老農(nóng)講故事。據(jù)他說,全國各地游客都有,都是驅(qū)車而來。還真是,我們出村時就碰到了天津牌照的好幾輛車。</p> <p class="ql-block">真不巧,展門緊閉,看不到哦</p> <p class="ql-block">瓦嶺村,英雄輩出。</p><p class="ql-block">秦基偉抗戰(zhàn)生活紀念館、區(qū)公所舊址、平定東抗日民主縣政府大院等紅色遺址(沒開門)次第呈現(xiàn)。這些歷經(jīng)歲月洗禮的建筑,承載著瓦嶺村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光輝歷史,每一塊磚石都仿佛在訴說著先烈們英勇無畏的斗爭故事。</p><p class="ql-block">在抗戰(zhàn)期間,瓦嶺村作為重要的抗日根據(jù)地,為抗擊日寇作出了巨大貢獻。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當時僅有數(shù)百人的瓦嶺村,就有近三分之一的青壯年投身抗日隊伍,他們浴血奮戰(zhàn),用生命捍衛(wèi)家園。這些遺址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我們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我們必須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銘記先烈們的犧牲與奉獻。</p> <p class="ql-block">門外拍的,除了模糊還是模糊,沮喪!</p> <p class="ql-block">曾經(jīng)的瓦嶺村經(jīng)濟相當繁榮,村里有四大家族,被老百姓傳為金門楊家、銀門寇家、萬羊侯家、趕不上牛家,說的是這四家的光景一個比一個富裕。如今,村里的四大家族早已敗落,僅剩下侯家后人。</p> <p class="ql-block">瓦嶺村古有金門樓楊家、銀門樓寇家的傳說,構(gòu)成了三晉文化獨特的樓院文化。村中院落石屋古樸,現(xiàn)有保存完好的寺廟17處之多,有眾水鎖歸的聚氣閣,有布局精巧的古戲樓,有嚴肅規(guī)整的四合院香煙寺、槐蔭祠,有炳煥文人的文昌奎星閣,還有“巍寨生風”“蒼松獨秀”“曲水環(huán)村”“清潭映月”“雙龍拓印”“高峰曉日”“翠柏成蔭”“古寺夜鐘”等瓦嶺獨特資源。瓦嶺村有著“三晉第一名柏”之稱的春秋柏,經(jīng)鑒定已有兩千六百余歲。</p> <p class="ql-block">漫步古村,仿佛踩在時光的褶皺里,你會突然意識到,這里曾有過怎樣的人生?怎樣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