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份就安排了與先生跟團游武當山,卻在臨行前三天被告知不成團,就改了短途游,去浙江最南的蒼南,隨緣。</p><p class="ql-block">跟著大巴,坐在最后一排,漫漫長路,看景睡覺。</p><p class="ql-block">住在蒼南漁寮海藍酒店,陽臺直對大海,住三晚,喜歡。</p><p class="ql-block">4天時間,去了霞關老街、蒲壯所城、玉蒼山、碗窯和福德灣(礬礦遺址),品嘗了最好吃的肉燕 。偶爾跟跟團,省心省力省錢,也不錯。</p><p class="ql-block">蒼南現(xiàn)在所有的景點都不收門票,對旅游愛好者很友好。</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下午,先去了霞關老街。</p> <p class="ql-block">蒼南霞關老街位于浙江蒼南縣霞關鎮(zhèn),東臨東海,西接福建福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有著600多年的歷史變遷,見證了霞關的商貿(mào)發(fā)展。街道依山而建,縱橫交錯,隨意走走總能找到出口。</p> <p class="ql-block">然后去了位于168公里海岸線一端的無盡藍咖啡館。</p> <p class="ql-block">傍晚入住位于漁寮灣的海藍酒店。</p> <p class="ql-block">3樓陽臺</p> <p class="ql-block">酒店直面大海,我們的陽臺外就是海景,位置非常好。</p><p class="ql-block">每天早上都可看日出,每天晚飯后就去沙灘上散步。</p> <p class="ql-block">漁寮沙灘長2000米,寬800米,是我國東南部沿海大陸架上最大、最平的沙灘之一。坡度小、沙質(zhì)純凈細柔,松實適宜,有點像岱山的鐵板沙。</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蒲壯所城</p> <p class="ql-block">蒲壯所城位于蒼南縣馬站鎮(zhèn)蒲城片區(qū),是我國古代海防城堡建筑。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倭寇而建。北宋元祐五年置蒲門寨,明洪武二十年設蒲門千戶所,正統(tǒng)八年壯士所指揮千戶移駐蒲門所,隆慶二年,廢棄壯士所,并入蒲門所,合稱蒲壯所。這是有城墻和護城河的古城。</p><p class="ql-block">城墻周長2400米,高3-7米,底寬6-8米,頂寬4-7米,城墻內(nèi)外兩壁均用條石和塊石分內(nèi)外各三層包砌,中間為三合土夾碎石夯打而成,剖面呈梯形。</p><p class="ql-block"> 城門設置東(威遠門)、南(正陽門)、西(挹仙門)三座陸門,城門之外各有甕城。</p><p class="ql-block">城內(nèi)街巷至今全無變動,依“田”字形設計,排列整齊,街街相貫,巷巷相通,狹窄而又幽深的道路用塊石和卵石鋪面。</p><p class="ql-block">古謠:一亭二閣三牌坊,三門四巷七庵堂,東西南北十字街,二十四井八臺戲。</p><p class="ql-block">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東門進去,登上城墻,繞一圈,看城里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護城河。</p> <p class="ql-block">一路過的人說有600多年的歷史,我近前看了一下,還有水,能用。</p> <p class="ql-block">張琴故居</p><p class="ql-block">原系葉姓房屋,售于蔡姓,后轉(zhuǎn)售張姓。民國初年,又售于陳合盛。故居整體保存完整。</p><p class="ql-block">張琴(1786—1835年),字奏南,號韻齋。道光十二年(1832年),調(diào)任臺灣鎮(zhèn)總兵,卒于任,追封振威大將軍。出身于以軍人世家而著稱的蒲門張家,次子張啟煊,平定金錢會,與孫鏘鳴深交契合,結(jié)為親家。孫張蔚,</p><p class="ql-block">光緒乙酉(1885年)科浙江選拔貢生考試第一名,中日甲午戰(zhàn)爭,張蔚從軍作戰(zhàn)。</p><p class="ql-block">據(jù)一婦人說,張家后入已遠嫁。</p> <p class="ql-block">文字提取:</p><p class="ql-block">張琴(1778年1835年);乳名欽字奏南,號韻齋,蒼南南坪人,后移居蒲城。清嘉慶間,張琴隨父玉珍組織的民團,多次追剿東海義軍蔡牽部,以勇名被副將徐錕所器重,并招為部下,受左營馬糧。嘉慶十年(1805年),跟隨徐錕入閩鎮(zhèn)守福寧府,屢敗蔡牽義軍于三沙口,以戰(zhàn)功升任大荊營外委。華六年春,升任督標左營守備。是年秋,于閩縣虎門???,追剿義軍黃浮部升任都司道光元年(1821年),張琴升任四川城守營參將,千年(1830年)兼任署車標中營副將。是年夏,特授云南臨元鎮(zhèn)總兵。十一年秋,臺灣嘉義等地作亂;遂授任臺灣鎮(zhèn)總兵。十二年二月率領清軍一萬四千入到臺赴任,兼任臺灣總理軍署翼長,經(jīng)征剿和治理一境以安。十五年(1835年),張母陶氏病故,張琴痛苦成疾;不久病卒,清廷加謚為振威將軍。道光、光緒兩帝前后頒布八道圣旨給予嘉獎和追封。</p> <p class="ql-block">路上看到的簡易版的阿婆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