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8日,白塔公園</p> <p class="ql-block">嘉陵江船工號子的具體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當時,行船由艄翁擊鼓為號,統(tǒng)一扳橈節(jié)奏,大約在清朝中期,逐漸興起了“號子”,并形成了專門的“號子頭”?。船工們在長期的風雨勞作中,根據(jù)水勢、水性的不同,以及搖櫓板槳的勞動節(jié)奏,編創(chuàng)出不同節(jié)奏、聲調和情緒的號子?。這些號子不僅幫助船工們協(xié)調勞動,還在勞動中起到了緩解疲勞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嘉陵江船工號子是沿著中國嘉陵江這條重要水道而生的獨特民間音樂,伴隨著船工們(纖夫和梢工)在水上辛勤勞作而誕生。它的出現(xiàn)不僅是勞動的需要,更是自然和人文交織的結晶。嘉陵江流域延綿遼闊,從廣元直到重慶,直至遠至上海,形成了一條古老的水上運輸路線,船隊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組建并流動,創(chuàng)造了這一智慧與汗水交織的音樂形式。</p> <p class="ql-block">南充白塔簡介</p><p class="ql-block">南充白塔,正式名稱為?無量寶塔?,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qū)鶴鳴山風景區(qū)嘉陵江畔,是北宋建隆年間(960~963年)建造的十三層仿木構樓閣式磚塔,通高37.1米,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征?</p><p class="ql-block">塔身為方形青磚結構,塔基為條石砌筑,塔檐采用疊澀技法挑出,保留唐代佛塔遺風。</p><p class="ql-block">第二至十層外壁設108個小龕(原供奉塑像),塔內(nèi)中空,一至四層有磚梯可環(huán)繞而上,五層以上需攀爬至頂。</p><p class="ql-block">塔頂為鐵鑄磨盤式構件,兼具防雷與登高觀景功能。</p> <p class="ql-block">名稱演變?</p><p class="ql-block">北宋初名“建隆萬壽之塔”,后因白堊粉刷外觀得名“白塔”,明代碑文記載稱“無量寶塔”,清代以來俗稱“白塔”。</p> <p class="ql-block">?建造背景?</p><p class="ql-block">建于北宋建隆年間(960~963年),是四川少數(shù)保留唐塔風格的宋塔,學界對其具體建造時期存在爭議(另有唐代或后蜀說,但“建隆說”證據(jù)最充分)。</p> <p class="ql-block">功能變遷?</p><p class="ql-block">最初可能為佛教建筑,后與道教東岳廟(供奉東岳大帝)共存,清代寶壽寺重修后形成佛道交融的宗教景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