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的‘改’與‘為’,說到底就是讓老百姓的日子更紅火!” <p class="ql-block"> 4月27日上午,未央宮街道組織轄區(qū)社區(qū)(村)和非公企業(yè)黨支部委員齊聚一堂,一場既有“黨味”又有“鮮味”的精神盛宴在這里火熱開講。中共西安市委黨校許成科副教授用接地氣的語言、生動的故事,為基層黨務(wù)工作者們“解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密碼,現(xiàn)場掌聲笑聲不斷,互動問答更是掀起了“搶麥”熱潮。</p> “三中全會的‘三件套’,件件關(guān)乎你我他” <p class="ql-block"> 提到三中全會,大家可能覺得“高大上”,其實它就像咱西安的“三秦套餐”,這次全會端出的“三件套”——一篇報告、一個決定、一份說明,從“為什么改”到“怎么改”,句句都是干貨。講到改革目標(biāo)時,許教授打了個比方:“就像咱社區(qū)平日的工作一樣,既要有計劃、又要有目標(biāo),對居民的服務(wù)也是既要‘面子’靚,更要‘里子’實,讓群眾打心眼里覺得‘嫽扎咧’!”</p> “從‘小巷總理’到‘社區(qū)智囊’,咱們都是改革主角”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志可能會想,三中全會定的都是國家大事,和咱們社區(qū)工作有啥關(guān)系?”許教授笑著拋出問題,隨即話鋒一轉(zhuǎn),“其實啊,社區(qū)就是國家治理的‘毛細血管’,咱們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改革的‘一線施工隊’!”</p><p class="ql-block"> 許教授接著說:“比如‘宮小鳳’志愿服務(wù),不就是把黨的溫暖送到了群眾心坎上?這就是最實在的改革!”他特別強調(diào),“當(dāng)然,改革不是蠻干,得講究方法。咱們既要當(dāng)好政策的‘翻譯官’,把文件語言變成大媽能聽懂的大白話;也要做好群眾的‘收音機’,把大家的急難愁盼反饋上去?!?lt;/p> “理論落地有聲色,服務(wù)為民有溫度” <p class="ql-block"> 活動結(jié)束時,街道黨建科工作人員抱著一沓筆記感慨:“許教授這堂課,把‘文件話’變成了‘家常話’,連‘共同富?!贾v成了‘讓咱社區(qū)的油潑面香遍每條街’!”下一步,未央宮街道將把全會精神融入“宮小鳳”品牌,推出更多黨建工作新玩法,讓黨建服務(wù)像西安的春風(fēng)一樣,吹開千家萬戶的門,暖進老百姓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