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八一勛章”是中國軍隊的最高榮譽,授予在維護國家主權、推進國防現(xiàn)代化中作出卓越貢獻的軍人,截至2025年僅有13人獲此殊榮,而王忠心、杜富國兩位戰(zhàn)士是其中僅有的基層士兵代表。這兩位來自不同戰(zhàn)位、經(jīng)歷迥異的軍人,以超越常人的堅韌與忠誠,在強軍征程上鐫刻下永恒的坐標,向社會展示新時代革命軍人的精神內(nèi)核。</p> <p class="ql-block"> 王忠心1968年出生在安徽休寧的小山村,1986年冬,這個連縣城都未出過的青年踏入二炮部隊,面對導彈這一“國之重器”,僅初中文化的他猶如闖入知識迷宮,然而他卻將導彈電路圖拆解成小圖,用描摹與實操結合的“笨辦法”將數(shù)萬節(jié)點刻入腦海,最終練就“活電路圖”的絕技。1999年首次退伍后,一封“立即歸隊”的電報讓他重返軍營,開啟了“兵王”傳奇篇章。</p><p class="ql-block"> 王忠心在導彈測控崗位創(chuàng)造30年零差錯的奇跡,2004年某型導彈整修時突發(fā)跳閘故障,專家團隊三日未解原因,他憑借深刻記憶為國家避免上億元損失。他將實戰(zhàn)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十多本“劍譜”,培養(yǎng)出200余名技術骨干,其中有6人走上旅團崗位。2017年,這位肩扛一級軍士長銜的老兵戴上“八一勛章”時,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士兵,透過勛章看到他“把兵當?shù)綐O致”的職業(yè)信仰。與王忠心在科技戰(zhàn)場運籌帷幄不同,杜富國的戰(zhàn)場是死神逡巡的雷場,他每天與85萬枚遺留爆炸物博弈,2018年10月11日,他在麻栗坡壩子雷場發(fā)現(xiàn)67式手榴彈時說:“你退后,讓我來!”爆炸瞬間,他的撲擋動作讓戰(zhàn)友毫發(fā)無損,自己卻永遠失去了雙手和雙眼,這道用血肉之軀鑄就的盾牌,在和平年代續(xù)寫了“舍生取義”的軍人血性。</p> <p class="ql-block"> 與王忠心在科技戰(zhàn)場運籌帷幄不同,杜富國的戰(zhàn)場是死神逡巡的雷場,他每天與85萬枚遺留爆炸物博弈,2018年10月11日,他在麻栗坡壩子雷場發(fā)現(xiàn)67式手榴彈時說:“你退后,讓我來!”爆炸瞬間,他的撲擋動作讓戰(zhàn)友毫發(fā)無損,自己卻永遠失去了雙手和雙眼,這道用血肉之軀鑄就的盾牌,在和平年代續(xù)寫了“舍生取義”的軍人血性。</p><p class="ql-block"> 失去光明并未讓杜富國沉淪,康復病房成為他的第二戰(zhàn)場,從穿衣洗漱到疊“豆腐塊”被褥,從3公里跑到10公里越野,他讓殘缺軀體迸發(fā)驚人能量。更令人動容的是,他通過播音課程獲得大學文憑,用電子喉為軍營錄制起床號,在貴州大學講臺傳遞“我只看擁有的”生命哲學。2022年佩戴“八一勛章”時,他斷臂敬禮的姿勢震撼全場,墨鏡后的微笑照亮了千萬青年的精神世界。</p> <p class="ql-block"> 王忠心的堅守是靜水流深的史詩,面對三次提干未果的遺憾,他在深山陣地寫下“把兵當?shù)降住钡氖难?;延遲退休申請中“國家腰桿需要更硬”的筆跡,道出超越個人得失的格局。退休后仍隨時為裝備“體檢”提供技術支持,將34年經(jīng)驗濃縮成《測控專業(yè)操作指南》,他從農(nóng)家少年到“導彈兵王”的蛻變,印證了“技術就是士兵看家本領”的樸素真理。</p><p class="ql-block"> 杜富國的重生是鳳凰涅槃的壯歌,截肢手術后第45天,他在病床完成掃雷隊剩余雷場移交儀式;作為全軍首位殘疾人播音員,他錄制的《南陸之聲》成為西南邊陲的晨鐘。2023年受邀走進北大講堂,他用電子聲帶講述“黑暗中尋找光明”的故事,讓青年學子讀懂“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的軍人擔當。</p> <p class="ql-block"> 歷史的巧合總會形成耐人尋味的呼應,王忠心獲得“八一勛章”的2017年,杜富國正行走在云南邊境的57.6平方公里雷區(qū);而當杜富國2022年站上頒授臺時,王忠心正手把手指導年輕士官檢測裝備。這種跨越時空的精神接力,如同導彈與掃雷針的對話——王忠心守護著國家戰(zhàn)略安全的天際線,杜富國清理著戰(zhàn)爭遺留的歷史傷痕,他們以不同的方式捍衛(wèi)和平。</p><p class="ql-block"> 兩位英雄的精神在強軍夢中交匯,王忠心將導彈電路圖化為肌肉記憶的專注,與杜富國在雷場步步驚心的謹慎,共同詮釋了“萬無一失”的責任哲學;前者編寫的技術教材與后者錄制的勵志音頻,分別以理性與感性方式滋養(yǎng)著強軍血脈。他們一個在科技強軍的最前沿攀登,一個在生死考驗的臨界點駐守,共同構成了新時代軍人精神圖騰。</p> <p class="ql-block"> 兩位“八一勛章”戰(zhàn)士用行動勾勒出中國軍人精神海拔的等高線,他們的人生軌跡如同DNA雙鏈,螺旋上升中傳遞著忠誠與勇敢的遺傳密碼,在新時代土壤里生長出更多“王忠心式”的技術尖兵、“杜富國式”的血性勇士。這或許正是“八一勛章”最深遠的時代價值——不僅是褒獎英雄,更激活了全體軍人向戰(zhàn)而行的基因。</p> <p class="ql-block"> 身為參戰(zhàn)老兵向英模致敬,我是退役軍人視英模為偶像!心中惟系祖國,胸懷為了人民,有責任有擔當,有忠誠有信仰……</p> <p class="ql-block"> 放歌英雄抒懷理想美篇,贊美紅星閃耀往日時光征程!此生有了從軍的經(jīng)歷無尚榮光,人生有了參戰(zhàn)的有幸榮耀慶賀!衛(wèi)國我參與,軍旅存記憶。王忠心、杜富國的壯舉激勵我心,圖文雅興我很熟悉……</p> <p class="ql-block">本期美篇作者肖像寫真實拍照</p><p class="ql-block"> 2025年04月28日于太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