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浙江高遷古村落</p><p class="ql-block">高遷古民居,始建于元代,現(xiàn)存13座明清時仿照太和殿建成的宅院,有著紡紗,結(jié)帶,編草鞋,搗年糕等傳統(tǒng)習(xí)俗,存在著吳芾,吳堅,吳時來,尹熟公等杰出人才。</p><p class="ql-block">置身其中后,但見整個高遷規(guī)模宏大,布局精巧,其中的建筑精華遞數(shù)百年而不衰,其外立面簡潔,構(gòu)架堅固,有著石、木雕刻,其內(nèi)裝飾十分講究,宅院各具風(fēng)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近高遷府邸 吳府大門</p><p class="ql-block">只見大門口有高桿矗立兩端,高桿上面分別有斗立頂端,導(dǎo)游介紹說,只有高中狀元的人家才允許高桿立斗,象征著才高八斗!</p><p class="ql-block">和村中的老人交流才得知,古村徒留了在傳承老宅、古建、工藝,以及習(xí)慣,讓大家了解老祖宗的工藝之美和精神,還向我們講述了古民居的來源。原來,村名高遷為南宋淳熙年間發(fā)生的事,當(dāng)年從事郎吳椿,定居現(xiàn)在的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白塔鎮(zhèn)境內(nèi),因村子旁邊就是溪流,經(jīng)常發(fā)洪水,他不得不搬遷到地勢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最終,選擇了村子南面1000多米遠的一個高地,因為周邊阡陌縱橫,于是將其命名為“高阡”。后來,人們將其改為高遷,并賦予其“遷徙高升”的寓意。</p><p class="ql-block">自遷居高遷以后,吳氏族人發(fā)展壯大,先后出現(xiàn)了很多達官顯貴。據(jù)歷史記載,仙居吳氏一族明清時期中進士者多達60余人,高遷一村獨中15人,舉人秀才多不勝數(shù)。</p> <p class="ql-block">走進高遷古村落,仿佛穿越了時空。一位身著素雅的女士站在古建筑前,微風(fēng)拂過她的白色帽子,她嘴角揚起的微笑,與身后雕花木窗的精致花紋相映成趣。那扇窗戶上的鏤空花紋,似乎在訴說著這里曾經(jīng)的繁華與匠心獨運。</p><p class="ql-block">悠久的歷史,為高遷村留下了大量的人文古跡,其中明清時期的歷史建筑有110多處,村子里古街、古井到處都是,木雕、石雕和磚雕等隨處可見,被業(yè)內(nèi)專家稱為江南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沿著青石板路向前,一座傳統(tǒng)中國建筑風(fēng)格的房子映入眼簾。門楣上“南屏秀挺”四個大字遒勁有力,仿佛在向每一位來訪者講述著這片土地的悠久歷史。門前,游客們或進或出,他們的腳步輕快,臉上洋溢著對這片古老村落的好奇與期待。</p><p class="ql-block">喜歡打卡的可以重點觀看斯美堂、友善堂、承祖堂、仁德堂、可繼堂、集善堂、余慶堂、端木堂、思慎堂和崇德堂等建筑,另外,還有幾口古井與巷子,喜歡的不要錯過了!</p><p class="ql-block">在承租堂 ,我看到燕子筑巢在房梁上,小燕子在窩里還沒露頭,看到有人來打擾,老燕子嘰嘰喳喳叫個不停。</p> <p class="ql-block">古村落里的每一扇窗都是一件藝術(shù)品,那些雕花的窗欞,將自然與人文巧妙融合。透過這些窗戶,可以看到歲月留下的痕跡,也能感受到匠人們用心雕琢的每一處細節(jié)。這些窗戶不僅為建筑增添了美感,更成為了連接過去與現(xiàn)在的橋梁。</p> <p class="ql-block">厚重的馬頭墻是高遷古村落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在這片土地上,墻壁上的紅色標(biāo)牌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寫滿了各種榮譽稱號與標(biāo)志,彰顯著這個村落的歷史文化和保護價值。這些榮譽不僅是對過去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期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