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內容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note.youdao.com/ynoteshare/mobile.html?id=f2de6e4f35476652a65b6051d98f4a2d&type=note&_time=1745027372812#/" target="_blank">2020-3-24 張俊教授幼兒園科學教育講座上午內容(尹集鎮(zhèn)中心幼兒園團隊整理)</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note.youdao.com/ynoteshare/mobile.html?id=2de4ec157c5dead2a55e324a23acef13&type=note&_time=1745027391599#/" target="_blank">2020-3-24 張俊教授幼兒園科學教育講座下午內容(趙寨子鎮(zhèn)中心幼兒園團隊整理)</a></p> 我的學習與收獲 <p class="ql-block">幼兒園所有的活動都要立足于兒童的生活,生活就是所有活動的根基。 科學活動不僅僅是把材料投給孩子,讓孩子單純的去玩,孩子也許只是本能的去觀察他是什么東西。表面上是他動手了,觀察了,但是他并沒有動腦,也沒有學習到什么東西,所以導致科學活動很難進行。教育家皮亞杰也說過,讓孩子動手操作,這里的動手操作并不僅僅限于只是讓幼兒動手操作,除了幼兒的外部動手操作,還要有幼兒的動腦思考。</p><p class="ql-block">正確把握“科學活動”的含義</p><p class="ql-block">1.活動的本質屬性是主體性,就是幼兒主動的、有目的的參與活動</p><p class="ql-block">2.科學活動有兩種類型:外部活動(操作)和內部活動(思考)</p><p class="ql-block">3.科學活動指向科學知識的獲得,更指向科學思維方式的獲得。</p><p class="ql-block">幼兒科學學習按方法維度劃分:</p><p class="ql-block">科學探究、科學討論、科學游戲、科學閱讀燈活動</p><p class="ql-block">總之,科學活動的方式是多樣化、形式的多樣化。</p><p class="ql-block">4-5歲的中班幼兒他們的科學發(fā)展(問題意識萌發(fā))感知與發(fā)現簡單的物理現象</p><p class="ql-block">1.運用想象幫助幼兒理解世界;而動手的探索活動幫助他們區(qū)分現實和幻想</p><p class="ql-block">2.能參與計劃和實施簡單的科學探究,來回答怎樣、為什么、如果等的問題</p><p class="ql-block">3.觀察、收集信息、比較信息、辨別信息、描述和交流、作出解釋和概括的能力逐步增長</p><p class="ql-block">科學游戲活動:</p><p class="ql-block">1.幼兒在游戲中通過反復地操作材料,不經意見觀察到科學現象,獲得科學發(fā)現</p><p class="ql-block">2.游戲與探究既是不同狀態(tài),也是難以分割和區(qū)分的的</p><p class="ql-block">總結一下:幼兒科學教育(生活、活動、經驗)三部分</p> 我的反思 <p class="ql-block">在今后的科學活動開展中,要重視幼兒的生活經驗,因為幼兒的一切活動都源于生活,重視引導幼兒自主自愿的參加科學活動,而不是教師刻意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去帶領孩子們進行科學活動,真正的能夠讓孩子們在自己對材料的探究和觀察中發(fā)現其中的奧秘,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科學思維與能力。</p> 本月對自己的評價 <p class="ql-block">本月我們班對科學區(qū)進行了觀察活動——?黃豆發(fā)芽了?,在活動前我與孩子們討論,征求了大家的意見,決定分為兩組(有無光照),在孩子們日常照顧黃豆時出現澆水(過多或過少)這一問題時,及時組織幼兒進行集體討論,請幼兒進行思考說出自己的解決方法。同時我作為觀察者,我觀察到班內所有的幼兒,在觀察豆子時,他所觀察的側重點是截然不同的,(例如:觀察顏色、形狀等等)。我覺得我在觀察時非常重視幼兒的繪畫表征和一對一傾聽工作,但活動在開展初期幼兒經驗準備做的不夠充分,導致在觀察豆子時有的幼兒并不感興趣,我認為,前期與幼兒的談話以及前期經驗準備是否充足豐富至關重要,這一方面我還需要多加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和真實案例分析。</p> <p class="ql-block">編輯:肖月</p><p class="ql-block">審核:李盼盼</p><p class="ql-block">終審:趙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