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湛山講寺 <p class="ql-block">攝影:詩中畫(手機隨拍)。</p><p class="ql-block">制作/編輯:詩中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湛山寺,又稱湛山講寺。位于中國青島市太平山南麓,芝泉路12號,為市區(qū)唯一的佛寺。湛山寺1934年開動工,并在1945年落成,1986年正式對外開放。占地面積53776.5平方米,建筑面積11053平方米。是中國佛教天臺宗最年輕的道場。<span style="color:rgb(51, 102, 204);"> </span></p><p class="ql-block"> 湛山寺建筑群為中國古典廟宇軸線式布局,坐北朝南,南面面向黃海。寺院建筑為五進院落,并設(shè)有東西跨院、配房。第一進為青磚石山門。中門為石拱券門,上架石額枋、雀替,單磚歇山頂。第二進為天王殿,正房三間供奉彌勒菩薩,左右為四大天王,鐘樓、鼓樓位于前廳東西兩側(cè)。第三進為主殿——大雄寶殿,面闊5間,進深4間,共有殿堂144間。中間供奉釋迦牟尼,左右為文殊、普賢菩薩。第四進為三圣殿,殿門匾額“海印遺風(fēng)”由趙樸初題寫,殿內(nèi)供奉阿彌陀佛,左右為觀世音和大勢至二菩薩。第五進為藏經(jīng)樓,內(nèi)藏數(shù)千卷佛家經(jīng)典。<span style="color:rgb(51, 102, 204);"> </span></p><p class="ql-block"> 1983年湛山寺被國務(wù)院確定為全國重點開放的佛教寺廟。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優(yōu)秀建筑。</p> <p class="ql-block">走進湛山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青磚石山門。中門為石拱券門,上架石額枋、雀替,單磚歇山頂?shù)脑O(shè)計顯得格外古樸。穿過山門,便是天王殿,正房三間供奉彌勒菩薩,左右為四大天王,鐘樓、鼓樓分立兩側(cè),為整個寺廟增添了莊嚴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前行,來到主殿——大雄寶殿。面闊5間,進深4間,共有殿堂144間。中間供奉釋迦牟尼,左右為文殊、普賢菩薩。大殿內(nèi)香煙繚繞,信徒們虔誠地祈禱,仿佛時間在這里靜止。第四進為三圣殿,殿門匾額“海印遺風(fēng)”由趙樸初題寫,殿內(nèi)供奉阿彌陀佛,左右為觀世音和大勢至二菩薩。最后一進為藏經(jīng)樓,內(nèi)藏數(shù)千卷佛家經(jīng)典,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湛山寺的大門懸掛著“湛山寺”三個大字,兩側(cè)墻壁裝飾精美,掛有牌匾與標(biāo)語。門口左側(cè)立著告示牌,顯示相關(guān)信息。大門兩側(cè)各有一座石獅子雕像,紅色對聯(lián)與燈籠裝飾顯得節(jié)日氣氛濃厚。</p> <p class="ql-block">湖面上,金魚在陽光下閃爍光芒,小橋橫跨水面,連接兩岸綠植環(huán)繞的小島,島上立著一尊佛像雕塑。湖邊,有人撐傘行走,享受著這份寧靜與美好。</p> <p class="ql-block">一條小徑沿著湖邊延伸,欄桿上雕刻精美的圖案映襯出古樸典雅的氣息。遠處,塔樓與藍天相接,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湖面平靜無波紋,倒映藍天白云,景色優(yōu)美宜人。岸邊設(shè)有雕刻精細的傳統(tǒng)欄桿,圍繞整個水域邊緣形成一道亮麗風(fēng)景線。近景右側(cè),一個大型金色雕像矗立其中,吸引了不少行人駐足觀賞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石階通向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殿,兩側(cè)綠樹環(huán)繞。大殿前方擺放著一個銅制香爐,周圍懸掛紅色燈籠點綴其間。臺階兩側(cè)雕刻精美,通往一個紅墻黑瓦的大廳,大廳門口懸掛著兩個燈籠,門框上方也掛著一塊寫有“大雄寶殿”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湛山寺不僅是一座佛教圣地,更是一處讓人放松心靈、感受自然與文化交融的美好場所。在這里,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寧靜與和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