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浙江省衢州市,有一座人口僅約三十六萬的小城——龍游縣。這座看似普通的小城,卻藏著一座令人驚嘆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其占地面積達2.5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1.8萬平方米,展廳面積也有4450平方米。這樣規(guī)模的博物館矗立在這樣一座小城之中,足見當?shù)卣畬ξ幕瘋鞒薪逃闹匾暎@不僅是對歷史文化的珍視,更是對未來文化發(fā)展的深謀遠慮。</p> <p class="ql-block">這座承載著千年歷史文化的殿堂,在這片并不算廣袤的土地上,綻放著耀眼的光芒。它不僅是當?shù)匚幕瘋鞒信c教育的重要陣地,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p><p class="ql-block">在這里,歷史不再遙遠,文化不再抽象,每一位參觀者都能在與文物的對話中,感受到龍游深厚的歷史底蘊,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走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它別具一格的建筑。建筑設計巧妙融合了合院、內(nèi)庭、石窟、木構(gòu)件、磚墻、墨頂?shù)仍?,整體風格古典樸素,散發(fā)著濃厚的歷史感和江南韻味。白墻黛瓦,飛檐翹角,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江南水鄉(xiāng)。合院的布局讓人感受到傳統(tǒng)建筑的對稱之美,內(nèi)庭的設計則增添了幾分幽靜與雅致,石窟元素的融入更賦予了建筑獨特的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你能看到遠古人類的智慧結(jié)晶,觸摸到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藝,感受歷史長河的波瀾壯闊。其品類之豐富,年代序列之完整,仿佛一幅徐徐展開的歷史長卷,讓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龍游縣,這片被金衢盆地環(huán)抱的土地,如同一塊鑲嵌在華夏版圖上的地質(zhì)與歷史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龍游的地質(zhì)構(gòu)造與歷史演變,本質(zhì)上是一部“大地與人類的協(xié)作史”。從紅砂頁巖的層理中,我們讀到板塊碰撞的磅礴力量。</p> <p class="ql-block">這小小一方石頭的密度極高,猶如一塊鐵塊,重量令人咋舌,一般人舉不起來。古人是用怎樣的工具和技術來開采這些石料,至今依然還是個迷。</p> <p class="ql-block">龍游所在的鳳凰山,地處江山—紹興拼合帶邊緣,歷經(jīng)億萬年地質(zhì)運動,沉積巖層層堆疊形成獨特的紅砂頁巖地層。</p> <p class="ql-block">這種巖石由細砂巖與黏土礦物交替沉積而成,質(zhì)地疏松卻具有良好的整體性,為人工開鑿提供了天然條件。</p> <p class="ql-block">考古發(fā)現(xiàn),龍游洞窟開鑿時充分利用了巖層走向,洞頂呈穹窿狀結(jié)構(gòu),與現(xiàn)代地下工程的力學原理高度吻合。</p> <p class="ql-block">當紅砂頁巖的層理間封存著億萬年的海陸變遷,當商周印紋陶與西漢銅印在土層中靜靜訴說文明演進,龍游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講述著地球與人類共同書寫的壯麗史詩。</p> <p class="ql-block">在眾多珍貴的藏品中,西漢龜鈕銅套印無疑是璀璨的明星之一。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它雖然只有大指甲蓋這么大,卻有著獨特的構(gòu)造——側(cè)向抽屜式兩層套印。外印印文為“魯伯之印”,內(nèi)印印文為“魯尊”,小小的套印上,文字鐫刻工整,龜鈕造型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會靈動起來。</p> <p class="ql-block">它不僅工藝精湛,更極具地域特色及學術價值,為研究古代的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讓我們得以窺見千年前的歷史風貌。</p> <p class="ql-block">明代金杯同樣光彩奪目,四只金杯均為國家一級文物。金杯內(nèi)底分別鏨刻雙鉤正書“元”“亨”“行”“文”,字體工整秀麗;足底鐫天啟、崇禎紀年,清晰地記錄著它們誕生的年代。金杯造型精美,工藝復雜,在燈光的照射下,散發(fā)著迷人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明代的繁華與昌盛,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代工匠們的高超技藝和無窮智慧。</p> <p class="ql-block">除了這些聲名遠揚的一級文物,龍游縣博物館還收藏了大量未定級的精美藏品。瓷器上的精美紋飾,陶器的古樸厚重,銅器的莊嚴肅穆,石器的粗獷原始,書法繪畫的筆墨神韻,金銀器的奢華精美,鐵器的堅韌實用,玉器的溫潤細膩,雕塑的生動傳神,還有玻璃珠子的晶瑩剔透、磚瓦的歲月痕跡、文具的文雅氣息、貨幣的歷史價值、織繡的細膩精美……每一件藏品都獨一無二,都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的心血與智慧,它們共同構(gòu)成了龍游縣博物館豐富多彩的文化世界。</p> <p class="ql-block">龍游有許多歷史名人,以下是一些代表人物,如徐伯珍,字文楚,太末(今龍游)人。有記載稱:他精通經(jīng)史,好釋氏老莊之學,兼明道術,受業(yè)門生千余人。南齊永明二年,刺史豫章王欲任以議曹從事,不就。著有《周易問答》,因其對鄉(xiāng)邦文獻影響巨大,后人將他和龍丘萇、徐安貞立三賢祠祭祀。</p> <p class="ql-block">徐安貞:初名楚璧,字子珍,信安龍丘(今浙江龍游)人。唐朝進士,官至太中大夫、檢校工部尚書、中書侍郎(中書令缺,同宰相職)。尤善五言詩,有詩文多卷,明童佩輯其遺文編為《徐侍郎集》,《全唐詩》收其詩作11篇。</p> <p class="ql-block">龍游縣博物館宛如一座時光寶庫,館藏文物豐富得令人咋舌,完整地涵蓋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民國各個歷史時期。每一件文物都是時光的使者,承載著歲月的故事。在這里,你能看到遠古人類的智慧結(jié)晶,觸摸到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藝,感受歷史長河的波瀾壯闊。其品類之豐富,年代序列之完整,仿佛一幅徐徐展開的歷史長卷,讓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p> <p class="ql-block">龍游地處南方,所以歷史上有許多獨特的橋,而且還有不少獨特的建造技藝。</p><p class="ql-block">如坊門橋,采用石栱出挑承托橋面的技藝。</p><p class="ql-block">東津橋,作為一座三孔二墩石拱橋,全部用方形石塊壘筑而成。</p><p class="ql-block">善建橋,作為全紅木建造的單拱橋,僅憑榫卯結(jié)構(gòu)拼接而成。</p><p class="ql-block">神仙橋:由六塊條石凌空搭建,拼成“八”字型,依靠互相壓力擠緊,兩兩相依而立。</p><p class="ql-block">等等等等!</p> <p class="ql-block">站在衢江岸邊,江風拂過鳳凰山的紅砂巖壁,那些深淺不一的鑿痕既是地質(zhì)作用的印記,也是文明鐫刻的符號。龍游的故事告訴我們:最好的歷史教科書,從來都寫在大地上。</p> <p class="ql-block">在石窟的鑿痕里,我們看見先民與巖石對話的智慧;于博物館的文物間,我們觸摸到地質(zhì)資源轉(zhuǎn)化為文明成果的軌跡。這種跨越時空的關聯(lián),揭示了一個樸素真理:人類文明從來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深深植根于腳下的土地——當我們讀懂巖層的褶皺,便能聽見歷史的回聲。</p> <p class="ql-block">相信在當?shù)卣闹匾暸c呵護下,龍游縣博物館將繼續(xù)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讓更多人了解龍游,愛上龍游,讓文化的薪火在這座小城永遠傳承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