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品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莢蝶擾花影,斜陽穿秋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冷不熱天,淡濃桂花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園深陷幽徑,綠冠覓香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牽枝審木葉,稀疏幾粒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雁蕩山人丙申桂花繁盛不再時節(jié)於楊子東岸萬景園羅馬別墅門前園中小道邊桂花樹下休閒連椅上欣賞桂花。</span></p> <p class="ql-block"><b> 莢蝶擾花影</b>——小時候認為,蛺蝶不是蝴蝶。在山人眼裡,常規(guī)的蝴蝶就是那中規(guī)中矩的圓潤可愛的那種。粉白的,或者帶點花的蝴蝶??才叫蝴蝶,其他形狀山人都覺得是野蝴蝶。</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季節(jié)問題,園中看到的蝴蝶已不再美麗,是那種樸素瘦小飛起來賊快的那種,捉摸不定,很難抓住,不是習慣印象中翩翩起舞的那種,有個畫家朋友一畫蝴蝶,就畫那種瘦小近似黑白那種,山人數(shù)落他,畫個蝴蝶你也不會畫那種漂亮的,一畫你就畫那種乾瘦的野蝴蝶。畫家說,我認為我這種漂亮,苗條,婀娜多姿。山人認為,他這是先天不足,一定是他小時候學畫畫學的就是這種。</p><p class="ql-block"> 蝴蝶就是蝴蝶世界,各種昆蟲羽化登仙的外部形象,打回原形都是讓人厭惡的蟲子。</p><p class="ql-block"> 大千世界,千姿百態(tài),物各有主,適者生存,存在都有存在的道理,何必山人勞心費神。悠閒是太忙時的一種寄託,真的要是沒事,那就是沒意思,那就是無聊,那就是很難受的活著。</p><p class="ql-block"> 歐陽修說的沒錯,“……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於世者,多喜自放於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雲(yún)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nèi)心憂思感憤之鬱積,其興於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鄙饺撕撌菬o事生非呀,借蝴蝶有是說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斜陽穿秋叢</b>——萬景園就是綠化太茂盛,各種植物密集種植。陽光西斜,光線透過綠植縫隙形成影影綽綽的斑駁光點。樹除了桂花樹,還有很像桂花樹的,穿插在其中。是桂花樹種貴還是什麼的。這種樹就是一個四季常綠的喬木,樹葉帶蠟質,不好的一點就是魚目混珠,傍晚常常誤導山人把它當成桂花樹,讓山人無辜靠近,浪費欣賞資源。</p><p class="ql-block"> 桂花盛開期已經(jīng)過去,天黑已看不到浮在桂花樹上煜煜生輝的桂花,幸虧山人不全憑視覺,憑嗅覺就知道哪是桂花樹,晚上欣賞桂花都是靠鼻子,經(jīng)過時,靠近一點,多吸幾口桂花香氣。由於外形都差不多,黃昏時間,漆黑的夜,山人走的路會因這些相似的樹彎彎曲曲,非桂花樹多,上當?shù)囊捕?,有如山人喜歡桂花如斯者罕矣。</p> <p class="ql-block"><b> 不冷不熱天</b>——濃郁的桂花香時段已過去,但天氣卻是到了最好時段,不冷不熱的。坐在連椅上欣賞風景,享受休閒時光還是蠻愜意的,這時才明白什麼是“人閒桂花落”。謝卻了繁盛,香還在,濃郁不再,那種清香不為世俗所累的香,是不是也是一種美?</p><p class="ql-block"> 山人工作不僅是勞動付出,也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那種工作中不斷的應對措施及挑戰(zhàn)自我過程,甚至不時的小發(fā)明發(fā)現(xiàn),都能不斷的抬升自己,很多事情都是逼出來的,很多不可能經(jīng)過努力變成了可能,很多很難的事情也是經(jīng)過努力,拼命的努力竟然找到了另一條又快又好的捷徑。在勞動中發(fā)現(xiàn),在工作中進步,自己逼自己一把,逼出來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如果按部就班,這些提升自己的能力都做不到。</p><p class="ql-block"> 原始社會也是一種自由自在的社會,奴隸社會為什麼是進步呢,是人類文明的巨大抬升呢?金字塔,萬里長城如果沒有奴隸社會,這個人間奇蹟怎麼可能出現(xiàn)呢?</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澳門回歸的第一個節(jié)目,中顧委老幹部的百米長卷,時間太緊,都認為不可能完成包括山人自己也認為,山人竟然帶領大家在不可能的時間內(nèi)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p><p class="ql-block"> 這個方法就是山人這個“總指揮”發(fā)誓,半個月不睡覺完成!聽了這個“不睡覺”計劃,薄主任質問小王主任,三天不睡覺我信,半個月不睡覺可能嗎?小王主任說,有條件的,他要求允許他打個盹兒,我就同意了。薄主任說,小王好樣的,為了國家任務,一個戰(zhàn)士也不過如此,也只能難為小王了。</p><p class="ql-block"> 當然,這一“苦肉計”也不是山人發(fā)明的,這也是宋濂在《閱江樓記》中描寫的“欲上推宵旰圖治之功者,勒諸貞珉”句子中“宵旰”之法。何為“宵旰”之法,即“宵衣旰食”,也就是“廢寢忘食”工作的意思的翻譯?;仡^想想那種完成不可能的工作後的自豪感,山人自己都佩服山人自己一把,所以,不逼行嗎?抬升一個層次,才能脫離這個層次的庸俗。奮鬥既是付出的辛苦,也是一種洗滌洗濯心靈的昇華。</p><p class="ql-block"> 休息休閒時體會桂花謝卻繁盛後的美,也是一種享受。詩佛的厲害就在於把人和自然結合的美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精妙的語言就是自然社會最精美的概括和總結,就是直擊心靈?!而B鳴澗》有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與之相反的拍案叫絕的還有朱淑真的“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一個是繁華過後的清閒,一個是春花爛漫後困人天氣日初長的煩躁,其實王維寫的是春桂或者是四季桂,而山人是八月桂謝落後的清閒,都差不多吧!</p> <p class="ql-block"><b> 淡濃桂花風</b>——濃郁的桂花香,對於特愛桂花香的人來說是一種享受,但美中不足的是香不錯,就是天氣還有點熱,與梅花香雪裡吟香弄粉些不同,薰香熱香濕熱香與那種冷香相比,山人更欣賞那種冷香清香。</p><p class="ql-block"> 桂花盛開後過後的的一段時間,氣溫下降了,風涼了,花不多,香還在。當然,這是山人的感覺,別人不一定認為香還在。由於山人鼻子比常人敏感一些的優(yōu)勢,秋高氣爽時節(jié)聞到桂花香味還覺得依然挺香的。</p><p class="ql-block"> 所謂濃淡,意思是桂花外部已看不到花,遠觀路邊的綠植差不多都一樣,香味濃的知是桂花,香味淡說明是串過來的味,山人走路或開車,不用看,根據(jù)濃淡香味就知道哪是桂花樹。</p><p class="ql-block"> 觀感世界在山人這裡變成了嗅覺世界,眼睛分辨不出來嗅覺分辨出來。山人一直有個夢,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功能,通過聲音看這個世界,曾經(jīng)有一次秋夜,在黢黑的中山陵上,通過中山陵滿山草蟲轟鳴聲逐漸在黑夜中看到了起伏的山巒輪廓,這種看當然也要悟,要想,要加入超脫的理念,那一刻,山人頓時明白了觀音菩薩為什麼叫觀音。</p><p class="ql-block"> 閉上眼睛實際在黑夜的山谷上也是看不見的。但,一幅美麗的聲音描繪出來的山景呈現(xiàn)在山人的腦海裡。山人學習過繪畫,曾設想把草蟲鳴叫的山巒轉換成能看得見聲音畫,難度有一點,越是幹什麼都不行越是構想太多,課題太。很多在科技領域工作的同學抱怨自己所學頗豐,但領導不分給你好的課題,還是沒用。什麼叫好的課題?好的課題怎麼會等到領導分給你?有好的課題他自己不會做嗎?山人遺憾自己沒學譜曲不懂音符,否則把精美書法做成曲符然後彈奏出來。山人研究過一段神筆王鐸書法,好多王鐸書法研究學會研究者,試圖總結王鐸書法特點規(guī)律,哈哈哈哈哈,不讀書不研究歷史,不研究王鐸擔當?shù)臍v史責任所處的環(huán)境,你總結研究個屁書法?!王鐸書法就是王鐸所學所擔當?shù)氖姑鼞n國憂民責任,把這些化作曲符用用書寫表現(xiàn)出來,不研究這些含義研究書法那都是本末倒置都是停留在皮毛上,王鐸書法筆墨是古人的,內(nèi)容是自己的,王鐸書法就是王鐸才情感情的波動,沒有程式,一些臨寫王鐸書法比較有成就的書法家,在一片叫好聲中山人根本就沒看到他對王鐸內(nèi)心世界的一絲理解,也就是說臨仿與王鐸根本沒關係,不僅如此,臨寫所有大家都存在這種現(xiàn)象。</p> <p class="ql-block"><b>園深陷幽徑</b>——萬景園嘛,植被景色當然要布置多一點,所以就見縫插針種植滿滿的花木。草木際天,加上園區(qū)道路彎彎曲曲,常??吹降缆繁粯淠净ú菅谏w吞沒,幾百米的道路沒多遠,就是拐來拐去看不到頭。陷就是吞沒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b> 綠冠覓香蹤</b>——比起視覺,山人更喜歡用鼻子分辨尋找桂花樹。欣賞品味桂花還非要追根究底,找到了又證明什麼,能帶走嗎?</p> <p class="ql-block"><b> 牽枝審木葉</b>——香是聞到了,花看不到總有點心有不甘,花一定有,不然哪來的香。山人坐在連椅上,拉出樹枝,花太少了,有,但不多,而且花色也淡淡的,稀疏的。但還是拼命的盡力的釋放著動人心扉的香。</p> <p class="ql-block"><b>稀疏幾粒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