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兒時的回憶,總是那么的優(yōu)雅逼真輕松愉快。兄弟倆雖然經(jīng)常遭受母親那一把竹尺的訓導,小小的屁股上總是留下幾道紅紅的尺印,但是吃一塹長一智,當步入了少年的時代,這把己經(jīng)變成紫色的竹尺,母親也只能用它量布裁衣了。 那是在家里也太簡單了,只有兩個大小床,兩個從上海帶來的大小不一的皮箱,一張白皮方桌,和幾條長凳、幾只小板凳。 61年我們家住在鹽工區(qū),每家都裝上了明亮的電燈,好稀奇啊,那一根五顏六色的塑料花線下面,掛著一只發(fā)出亮光圓圓的燈泡。我和弟弟都感覺到好奇,不時的去摸摸那五顏六色的電線和那會發(fā)光的燈泡,被母親看到了之后拉過了我和弟弟的小手,我們倆又享受到了竹尺的“美味”。</p> <p class="ql-block">從母親的嘴里我們才知道電是要觸死人的,那五顏六色的電線好看,但是那線一旦破了,里面的銅絲露出來,人摸到了就有生命危險了。我摸著那疼痛的小手,真切的記住了母親的教誨,這也是我人之初學到的安全用電知識第一課。 應(yīng)該是在61年6月剛過了兒童節(jié)的第一個星期天,我和一個叫小華的小朋友去鹽工區(qū)那幾間已經(jīng)搬空了的宿舍玩,那房子中間一根五顏六色的塑料電線垂在離地一米左右的空間,那電線上的燈頭和燈炮也不知被什么人摘掉了,小華看見了好奇,就上去拉那根漂亮的電線,哪知遭電擊一個跟頭摔到在地上,那根五顏六色的電線還緊握在小華的手中! 那時候小華渾身顫抖,嘴里吐出了白沫,我靈機一動,避開了小華的身體,從上方拉開那根電線,我拼命的叫著小華的名字,他還是無動于衷,我跑到外面大聲叫喊:“快來人呀,有人觸電了!”附近的叔叔阿姨們聽見了,趕快沖了過來,抱起了小華就往鹽工區(qū)的衛(wèi)生所趕,在衛(wèi)生員的搶救下小華得已還生。 星期一上課了,也不知道誰把這個件事傳到了老師的耳朵里,那時我們的班主任是沈老師,他特地找我問清了事情的經(jīng)過,還有當事人的述說,我得到了校長的表揚。那一年,我獲得了三好學生的獎狀,那獎狀上除了我的名字之外,還有兩個字“勇敢”。這是我讀書生涯中唯一的一張三好學生獎狀。 母親如獲至寶,把那張獎狀珍藏在我們家那只大皮箱的口袋里,誰知道文化大革命抄家,把這也抄走了。1962年底我們家搬到了慶豐分場,母親還是在分場門市部工作,我已經(jīng)在慶豐分場小學讀四年級了,我們的班主任就是我們最尊敬的馬老師,是他給我戴上了紅領(lǐng)巾。</p> <p class="ql-block">1965年的盛夏,學校已經(jīng)放暑假,那時候沒有電視機,如果有一臺收音機已經(jīng)很稀罕,暑期成群結(jié)隊的小朋友都在慶豐分場的中心河里嬉水,我是孩子的大王,有著很強的水性,那中心河我的一個猛子就能一個來回,蛙泳自由式我都會,每次游泳結(jié)束,我還能帶許多魚蝦螃蟹等回家,大人們都很羨慕我,說這孩子真能干啊。 那是被逼出來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四清運動開始,父親的工資就停發(fā)了,而且失去了自由,那時我們家窮困潦倒,小姐姐也輟學參加了勞動,幫助母親一起承擔撫養(yǎng)弟妹的責任。 那一天中午,炎炎烈日把大地烤得像只火爐,“夜烏子”在樹上不停地“知了、知了”的叫著,飯后我躺在小伙房東山頭涼棚下的長條凳上睡午覺,小伙房的東邊緊靠著慶豐中心河,那河中一陣接著一陣小朋友嬉水的笑聲,幾聲馬達的轟響我知道分場揚水站又開始打水了,等那二臺大水泵關(guān)機,我就會立馬沖過中心河,到揚水站水泵的出水口渠道去撿、抓那些被水泵打傷或打斷的大魚。 突然從河中傳來大聲的慘叫:“救命??!救命??!”我抬起頭來一看,揚水站那兩臺二十寸抽水機的水流把一個嬉水的小姑娘沖進了深水區(qū),啊太危險了!我飛快的沖到河邊,一個猛子竄到了那個叫平平的小姑娘身邊,一把將她從急流中拉回了河邊。就這么一個輕松的動作,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救起了一個比我小五歲的小故娘的生命。 事后孩子的家長都來道謝,在分場一時傳為佳話,我也不以為然,又到揚水站去抓魚了。時過境遷,我早已把這事忘得九霄云外,但是她們沒有忘記,還是不停的提起那幾件事情。 2016年的一天,又是盛夏,我接到了大姐的電話,她激動地說:“那個多年前被你救的叫平平的小姑娘,問我要你的地址,一定要見到你,還她一個51年前的心愿……”我朦朦朧朧的又想起了這件事情。沒兩天,他們夫妻倆帶著品禮來到我家,充滿感激之情,熱淚盈眶! 我們都在慢慢的回憶,說起那件觸目驚心的往事,我說那年我也只有十四虛歲,水性好,那當然責無旁貸,是母親和老師的教誨,才熊有這種熱愛生命、見義勇為的行為,不管是誰,在這種緊急關(guān)頭都會鼎力相助,這就是中國人的美德。 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我們計算一下兩條人命,是幾級浮屠了?笑笑而已。人生總有低潮和高峰,路漫漫坎坷越多,道路愈艱難,更能夠鍛煉一個人的意志,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激流勇進。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也有幾次險遭不測,但都能化險為夷。第一次是在職工隊的時候,我為新來的知青在宿舍安裝電線,突然扶梯斷裂,我一個翻身掉下來,正好掉在那新知青放的被子上,化險為夷。第二次也是在知青隊,那是1976年3月20號下午3點,我跟幾個朋友和一位老師傅一起出去打獵,在海豐農(nóng)場的的荒野里,這位老師傅舉槍打野兔子,槍響時我正好跳溝身體離開了地面,散彈打在我的小腿上,那兔子中彈倒地蹬腿,我也倒地抱腿嚎叫,但沒傷及要害,又一次化險為夷。 第三次是1984年的10月,幾個朋友去打野鴨子,我打了一只野鴨子,下水溝去撿,由于長蘆葦擋住了對方朋友的視線,他只看到野鴨起飛卻沒有看到我,朝我撿野鴨子的方位又是一槍,那子彈嘩嘩的從我身邊齊腰的部位飛過,我感覺到腰間有那么一震。等我撿了野鴨子上岸之后,發(fā)現(xiàn)腰間寬寬的牛皮武裝帶嵌進兩顆很深的鐵蛋,太危險了!三次化險為夷,也可能是我造了七級浮屠,上帝在護佑我的生靈吧?說說笑笑。 小的時候經(jīng)常聽母親講這樣一個故事:一只鳥巢著火了,飛過一只燕子向鳥巢吐了一口唾沫,同時又飛過來一只烏鴉,把一根含在嘴里的樹枝丟進了著火的鳥巢。雖然他們的行為對于這場火災(zāi)并沒有多大的作用,但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基本的準則,落井下石,那是最丑惡的行為,當別人遇到最困難的時候,鼎力相助,那是做人最高尚的品格。 中國人有句俗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那是一種高風亮節(jié)的人際關(guān)系,更能體現(xiàn)一個和諧社會做人的準則,但是在現(xiàn)實的社會中,常常也會遇到那些反目成仇、以怨報德的事情,那都是小人之為啊。 中國一個泱泱大國,一個具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每一個中國人都應(yīng)該遵守一個公民的準則,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人民的幸福,貢獻自己的一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