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研學旅行是以“研”為核心、以“學”為目標、以“旅”為載體、以“行”為實踐的活動,通過走出校園、親近自然、融入社會、體驗生活,讓學生在探究中增長知識,在實踐中培養(yǎng)能力,在行走中傳承文明。4月25日,襄陽市第二十五中學七年級學生在校領導的精心安排和老師們的帶領下開展了“游學桃花嶺,探究大自然”為主題的研學活動。本次研學旅行,同學們走進襄城區(qū)尹集鄉(xiāng)姚庵村桃花嶺研學基地,開啟了一場別樣的研學之旅!</p> <p class="ql-block">研學旅行出發(fā)啦!七年級全體師生乘坐豪華旅游大巴,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對新知的渴望,策馬揚蹄踏上征程!</p> 經(jīng)過30分鐘車程到達目的地尹集姚庵桃花嶺生態(tài)園,在教官的帶領下同學們非常有序的下車組隊,短暫休息后,在桃花嶺大廣場上進行了簡潔而又隆重的開營儀式。 桃花嶺位于襄城區(qū)尹集鄉(xiāng)姚庵村,與古隆中和黃家灣風景區(qū)毗鄰,這里千頃桃樹茂,四季花果香,成為遠近文明的花果山,襄陽人的后花園,2021年1月被評為襄陽市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 <p class="ql-block">開營儀式第一項:全體肅立,奏唱國歌。????</p> 開營儀式上,張主任活動前的動員講話,極大鼓舞了同學們的士氣,孩子們個個信心滿滿,躍躍欲試!他對孩子們說此次活動請牢記“安全、文明、研學”三個詞,希望孩子們游玩得開心的同時也要在活動中有所收獲。 授旗儀式。在教官們的帶領下,今天同學們將變身3個營的小營員,一切行動聽指揮! <p class="ql-block">營旗下的宣誓響徹云霄!</p> 分發(fā)研學手冊后,同學們仔細翻閱今日的課程安排。 營員們整齊有序的進園游學啦!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自己動手—豐衣足食</b></h1> <p class="ql-block"> 今天桃花嶺研學基地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一節(jié)有意義的生活勞動實踐課—徒手抓雞和廚藝大比拼,研學實踐旅行中的大灶臺課程,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能打開好多扇知識和成長的大門,對同學們來說意義可多啦!</p> <p class="ql-block">首先,導師帶領同學們在多功能會議室觀看本次課程的操作流程,從動手抓雞到洗菜、切菜,生火、炒菜,讓學生直觀的看到本次課的每個步驟。</p> <p class="ql-block">同學們聽的非常認真,都迫不及待要趕緊先去抓雞了!</p> <p class="ql-block">想要抓住“桃花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用手去追、去堵、去抓。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的手部肌肉能得到鍛煉,動作也會變得更加靈活,就像給自己的雙手裝上了“小馬達”,越來越能干。 </p> <p class="ql-block">看,同學們的戰(zhàn)利品!</p> <p class="ql-block">抓完了雞,同學們一起在大灶臺集合。我們桃花嶺的大廚師—褚?guī)煾担诮o同學們講解今天土豆燒桃花雞這道菜的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項。</p> <p class="ql-block">同學們認真的記下了每一個步驟。</p> <p class="ql-block">聽完課,同學們說干就干,分工合作。有生火的、又洗菜的、有切菜的,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p> <p class="ql-block">感受傳統(tǒng)烹飪方式,使用大灶臺做飯能讓同學們感受到老一輩人做飯的方式。這就像穿越回了過去,體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p> <p class="ql-block">在大灶臺課程里,同學們有機會自己動手做飯。從洗菜、切菜,到生火、炒菜,每一個步驟都是在學習新的生活技能。就像魔法一樣,把生的食材變成香噴噴的美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p> <p class="ql-block">高校長也加入了孩子們的隊伍,和同學們一起體驗做菜的快樂!</p> 我們的大廚--褚?guī)煾嫡J真負責的對每一組的同學都進行了指導,讓同學們在實操中學習到做菜的要領。 同學們正在向廚師請教該放多少調(diào)料 <p class="ql-block">在大灶臺前忙碌的過程中,同學們能感受到勞動的樂趣??粗巢脑谧约旱氖种凶兂擅朗?,那種快樂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就像在玩一場超級有趣的游戲,既好玩又能學到東西。 </p> <p class="ql-block">當同學們辛辛苦苦做出一頓美味的飯菜后,會特別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p> <p class="ql-block">香噴噴的土豆桃花雞已經(jīng)出爐啦!</p> 吃著自己做的菜,會覺得格外香,也能明白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 <p class="ql-block">徒手抓雞、廚藝大比拼,在歡樂的氛圍里圓滿完成,時間是最好的教育,相信通過這節(jié)課孩子們不僅收獲新知和快樂,更是一次成長之旅!</p> 不知不覺到午餐時間了,小營員們?nèi)珕T集合,在總教官的餐前訓導后,孩子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飯菜。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非遺民間藝術瑰寶—手工扎染工藝</b></h1> 扎染有著悠久歷史,起源于黃河流域?,F(xiàn)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新疆地區(qū)。扎染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而獨特的染色工藝。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扎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中國傳統(tǒng)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它有一百多種變化技法,變化自然,各有特色。扎結每種花,即使有成千上萬朵,染出后卻不會有相同的出現(xiàn)。這種獨特的藝術效果,是機械印染工藝難以達到的。 導師講解了三種簡單易操作的扎染方法,配合導師精心準備的桃花、桃樹、板藍根等植物提取的染料,當場給大家做出了一副作品,營員們驚嘆不已,躍躍欲試! 準備動手體驗啦! 看看孩子們的作品吧,是不是很美呀!孩子們心里可,都已經(jīng)想好要送給你誰了! 此次古法扎染的課程旨在讓孩子通過親身經(jīng)歷去感受令人自豪的民俗文化遠勝白紙黑字的紙上談兵,讓孩子能自發(fā)地認同、熱愛祖國的民俗文化,樹立起強大的文化自信,情真意切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自己祖國的民俗文化。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非遺文化——體驗千年石磨</b></h1> <p class="ql-block"> 豆?jié){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tǒng)豆制品。制漿是豆制品生產(chǎn)過程中提取大豆內(nèi)蛋白質(zhì)的頭道工序。制漿工藝共分選料、浸泡、碾磨、過濾、煮漿和濾熟漿等六道工序。1968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滿城漢墓中,出土了一架距今約2100年的石磨,是一個石磨和銅漏斗組成的銅、石復合磨。這是我國迄今所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石磨實物。</p> 導師講的細致,孩子們聽的認真。 親手研磨豆?jié){,讓營員們知道了”豆?jié){必須煮熟了才能喝“的生活常識,體會到了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更明白了做事情掌握方法很關鍵。相信這些感悟?qū)λ麄兘窈蟮膶W習生活有很大的幫助??矗⒆觽兏傻亩嗥饎?!不一會功夫,都成了小工匠! 體驗完,小營員們不忘導師的叮囑,迅速清理好了工具和桌面,為你們點贊!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生命安全教育實踐</b></h1> <p class="ql-block"> 營員們來到桃花嶺拓展基地大草坪上,導師講解了生命的珍貴和脆弱,為小營員們實操外傷止血包扎技能,擔架制作,以及常見意外傷害的正確處理方法,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小營員們明白了,珍愛生活,珍惜生命!</p> 生命教育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同理心和關愛他人的意識,引導學生實現(xiàn)自我和他人的共融,從而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在社會中形成一個和諧、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 <p class="ql-block">通過今天的研學旅行活動,讓同學們從中學會了知識、技能、技巧,提升學生的自理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活動雖然結束了,但伙伴之間的友情仍在延續(xù)著......</p> <p class="ql-block">時間過得真快,歡樂的研學活動結束了,研學旅行,“學”字是靈魂,“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研學旅行在路上,期待我們下次再見!</p><p class="ql-block">再會,和藹而又認真的導師!</p><p class="ql-block">再會,嚴厲而又可親的教官!</p><p class="ql-block">再會,美麗而又好玩的桃花嶺!</p>